一種電池熔接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23:07: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熔接模具,具體為一種電池熔接模具,屬於電池熔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池是一種能量轉化與儲存的裝置它通過反應將化學能或物理能轉化為電能。電池即一種化學電源,它由兩種不同成分的電化學活性電極分別組成正負極,兩電極浸泡在能提供媒體傳導作用的電解質中,當連接在某一外部載體上時,通過轉換其內部的化學能來提供能。科技的發展、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石油資源面臨危機、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形成了新型二次電池及相關材料領域的科技和產業快速發展的雙重社會背景。市場的迫切需求,使新型二次電池應運而生。其中,高能鎳鎘電池、鎳金屬氫化物電池、鎳鋅電池、免維護鉛酸電池、鉛布電池、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新型二次電池備受青睞,在中國得到廣泛應用,形成產業並迅猛發展。
電動車做為綠色環保交通工具,在現代人們生活中使用越來越頻繁。蓄電池做為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對電動車的性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蓄電池包括電池芯及電池外殼,電池外殼一般採用塑料材料,電池外殼包括電池殼體及電池蓋體,生產時需要將電池芯置於電池殼體內部,並通過熔接將電池蓋體與電池殼體連接固定,目前使用的熔接方法工作效率低,熔接精度不高,實用性不強。
為解決上述問題,現在提出一種電池熔接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電池熔接模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池熔接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中部設有下夾具,所述下模板上方設有熱板機構,所述熱板機構上方設有上模板,該上模板下端面連接有上夾具,所述熱板機構包括第一熱板及第二熱板,所述第一熱板及第二熱板分布於同一平面且左右對稱,所述上模板上表面設有第一行程氣缸,所述第一行程氣缸兩側設有第一定位氣缸組,所述第一行程氣缸的活塞柱端面連接上夾具,所述下模板下表面設有第二行程氣缸,所述第二形成氣缸兩側設有第二定位氣缸組,所述第二行程氣缸的活塞杆端面連接下夾具。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板上設有紅外線發射器,所述下模板上設有紅外線接收器。
進一步的,所述上夾具通過螺栓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下夾具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模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熔接的位置準確,不易產生偏差,熔接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模具易於拆裝,適用於不同型號的電池的熔接,大大提高了實用性。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池熔接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池熔接模具熱板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行程氣缸;2、熱板機構;3、紅外線發射器;4、上夾具;5、上模板;6、下夾具;7、下模板;8、第二行程氣缸;9、第二行程氣缸;10、第一定位氣缸組;11、紅外線接收器;21、第一熱板;22、第二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設計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電池熔接模具,包括上模板5和下模板7,所述下模板7中部設有下夾具6,所述下模板7上方設有熱板機構2,所述熱板機構2上方設有上模板5,該上模板5下端面連接有上夾具4,所述熱板機構2包括第一熱板21及第二熱板22,所述第一熱板21及第二熱板22分布於同一平面且左右對稱,所述上模板5上表面設有第一行程氣缸1,所述第一行程氣缸1兩側設有第一定位氣缸組10,所述第一行程氣缸1的活塞柱端面連接上夾具4,所述下模板7下表面設有第二行程氣缸9,所述第二形成氣缸9兩側設有第二定位氣缸組8,所述第二行程氣缸9的活塞杆端面連接下夾具6。
所述上模板5上設有紅外線發射器3,所述下模板7上設有紅外線接收器11,所述上夾具4通過螺栓固定在上模板5上,所述下夾具6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模板7上。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池熔接模具工作步驟為,手動將上模板5、下模板7、發熱板機構2置於初始位置,對發熱板機構2進行升溫,升溫時間為20min,升溫溫度為240-260°C,將電池外殼置於下夾具6中,一次合模:上模板5與下模板7合模,上模板5與下模板7分開,上夾具4夾取電池蓋體向上移動,移動距離為10-20mm,二次合模:兩側發熱板2合併,上模板5與下模板7合模,融化時間為7-10s,上模板5與下模板7分開,發熱板退到初始位置,三次合模:上模板5與下模板7合模,電池殼體與蓋體熔接,熔接時間為5-7s,上夾具4鬆開,上模板5與下模板7分開,下夾具6鬆開,人工取走成品。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