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散熱風扇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5:51:01 2
專利名稱:除塵散熱風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風扇,尤其是指用於發動機的散熱風扇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輛發動機大部分採用風冷冷卻發動機的水箱,它們所採用的風扇 都是一次注塑成型或衝壓成型,除了尺寸有差別,結構上大同小異,而且只能 向一個方向吹風。當這種風扇用於收割機、收穫機、工程機械和礦山機械等車 輛時,由於這類車輛的工作環境顆粒物、粉塵特別大,長時間的工作會在防塵 濾網上附著很多灰塵,造成通風不暢、散熱不良。如果操作人員不停機就清掃 濾網上的灰塵,由於風扇的吸風效應,使大量的灰塵又被吸入附著到裡面的水 箱散熱器上,造成水箱散熱器的柵格堵塞,外部冷空氣無法進入降溫,導致發 動機溫度迅速升高,長此下去會加速發動機的磨損、縮短髮動機壽命,嚴重的 甚至會因為高溫引起粘缸、拉缸,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所以這類車輛的操 作人員不得不經常性的停車對顆粒物、粉塵進行清掃,勞動效率大打折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新的散熱風扇結構, 能在不改變風扇旋轉方向的情況下,通過扇葉切風角度的改變,實現反吹。從 而能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自動將背景技術中所述的吸附在罩殼外的顆粒物、粉 塵吹走,保證冷空氣的順利流動,增強風扇的散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由皮帶輪轂(1)、可移動外套(2)、扇葉(3)、回位彈簧(4)、 彈簧壓蓋(5)、撥叉(6)組成。皮帶輪轂(1)為中空圓柱形, 一端是普通的 傳動皮帶槽,另一端的頂面設置回位彈簧(4),在圓柱體柱身上等距離開有通 孔(la)。可移動外套(2)套裝在皮帶輪轂(1)夕卜,靠近皮帶槽的一端有擋沿, 另一端安裝彈簧壓蓋(5),套身上與皮帶輪轂(1)的通孔(la)對應處設置有 齒孔(2a),齒孔(2a)為長圓形,其長邊處設有齒。扇葉(3)由圓柱形葉柄 (3a)、葉柄上的齒(3b)、切風片(3d)組成,葉柄上的齒(3b)設置至葉柄 (3a)三分之一周;在切風片(3d)的反吹時的切風面設置有切風弧面(3e),
切風弧面設置至整個反吹切風面的一半。
扇葉(3)的葉柄(3a)穿過可移動外套(2)的齒孔(2a)、皮帶輪轂(1) 上的通孔(la),在皮帶輪轂(1)內壁卡住,葉柄上的齒(3b)與可移動外套 (2)的齒孔(2a)嚙合。此時,扇葉(3)軸向被固定住,但能夠沿葉柄(3a)
3作圓周方向旋轉。撥叉(6)設置在可移動外套(2)的外圍,呈包圍狀,位置 在可移動外套(2)的擋沿與扇葉之間。
施力撥動撥叉(6)就能帶動可移動外套(2)沿軸向朝皮帶輪方向產生一 定的位移,由於可移動外套的齒孔(2a)嚙合有扇葉(3)的葉柄上的齒(3b), 所以在可移動外套位移的同時,帶動葉柄沿著齒孔(2a)滾動,從而使扇葉(3) 改變切風角度,實現轉動方向不變情況下的反向吹風。由於皮帶輪轂(1)上設 有回位彈簧(4),所以一旦撥叉(6)上不施力,可移動外套就被自動彈回原位, 扇葉(3)恢復原來的正吹風工作角度。
本實用新型能廣泛運用於收割機、礦山機械等工作環境粉塵、顆粒物多的 發動機散熱,增加發動機工作時間,不需要頻繁停車人工清理堵塞物,只需要 通過撥叉(6)的操作就能實現反吹,將堵塞物吹走,恢復通風。從而提高了工 作效率、減輕了操作的勞動負荷。
圖1、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皮帶輪轂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皮帶輪轂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外套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5、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外套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6、本實用新型的扇葉結構示意圖
圖7、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俯視圖。
圖8、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正常吹風散熱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9、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反向吹風除塵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7,選用最常用的6扇葉結構,皮帶輪轂(1)、可移動外套(2)都 可以採用鋁、鋼等金屬材料鑄造而成,有一定的強度。皮帶輪轂柱體上等距離 開6個通孔(la)。
參看圖6,扇葉(3)的葉柄(3a)也是金屬的,切風片(3d)可以選用工 程塑料,也可以選用金屬,葉柄上的齒(3b)設置在葉柄圓周上,僅設置三分 之一圓周,只要能夠與移動外套(2)上的齒孔(2a)的齒嚙合轉動,使扇葉旋 轉至反吹角度即可。葉柄(3a)的根部設置有卡簧槽(3f),用於裝入皮帶輪轂 (1)的通孔後固定。葉柄(3a)和切風片(3d)之間通過加強筋(3c)過渡連 接。為了加強反向吹風除塵的效果,在切風片的反吹時的切風面設置切風弧面(3e),同時為了不明顯增加正吹散熱時的阻力、減弱正吹效果,該切風弧面設 置至整個反吹切風面的一半。
皮帶輪轂(1)的一端是皮帶槽,另一端頂面設置回位彈簧(4),回位彈簧
(4) 可以在圓周方向等距離設置若干個,增加回位的可靠性。在正常正吹狀態 下,彈簧處於鬆弛狀態。
可移動外套(2)上設置6個齒孔(2a),齒孔(2a)為長圓形,用於葉柄 (3a)沿著齒孔內側上下滾動,齒孔圓徑與扇葉(3)的葉柄(3a)的直徑吻合, 齒孔的齒與葉柄上的齒(3b)保證嚙合。可移動外套(2)套裝至皮帶輪轂上後, 齒孔和通孔(la)是一一對應重合的。在可移動外套無擋沿一端安裝彈簧壓蓋
(5) ,彈簧壓蓋採用螺栓固定,彈簧壓蓋與皮帶輪轂(1)頂端的回位彈簧(4) 接觸,給彈簧彈力提供支撐。
6片扇葉的葉柄(3a)分別穿入對應的6個齒孔(2a)和通孔(la),插入 皮帶輪轂內壁後,在內部使用卡簧卡住。撥叉(6)包圍在可移動外套(2)圓 柱體外圍,在移動外套(2)擋沿和安裝好後的扇葉之間的位置,撥叉(6)與 皮帶輪轂(1)不是固定連接,否則皮帶輪轂不能旋轉。撥叉(6)可以通過一 個支架拉線或者拉杆機構連接到收割機等工程機械的操作室,人工操作,也可 以通過一定的電控機構實現電控。
參看圖8、圖9,通過在操作室操作拉線或者拉杆,施力於撥叉(6),使可 移動外套位移,扇葉(3)角度旋轉,實現圖9所示反向吹風除塵工作狀態,把 堵塞在發動機罩殼上的顆粒物吹走。由於此時彈簧被壓縮,所以一旦撥叉(6) 上不施力,可移動外套隨即被彈回原位,散熱風扇恢復圖8所示正常正吹工作 狀態。
權利要求1、除塵散熱風扇,其特徵為由皮帶輪轂(1)、可移動外套(2)、扇葉(3)、回位彈簧(4)、壓蓋(5)、撥叉(6)組成;皮帶輪轂(1)為中空圓柱形,一側是普通的皮帶槽,另一端設置回位彈簧(4),在圓柱體上等距離開設通孔(1a);可移動外套(2)套裝在皮帶輪轂(1)外,另一端安裝彈簧壓蓋(5),壓蓋頂住皮帶輪轂(1)上的回位彈簧(4),近輪轂端有擋沿,套身上與通孔(1a)對應位置處設置有齒孔(2a),齒孔(2a)為長圓形,其長邊處設有齒;扇葉(3)由葉柄(3a)、葉柄上的齒(3b)、切風片(3d)組成;扇葉(3)的葉柄(3a)穿過可移動外套(2)的齒孔(2a)、皮帶輪轂(1)上的通孔(1a),在皮帶輪轂內壁卡住,葉柄上的齒(3b)與可移動外套(2)的齒孔(2a)嚙合;撥叉(6)包圍安裝在可移動外套(2)柱體外圍,位置在可移動外套(2)擋沿與扇葉之間。
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散熱風扇,其特徵為皮帶輪轂(1)頂端的回 位彈簧(4)等距離的設置多個。
3、 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塵散熱風扇,其特徵為扇葉(3)的葉柄上 的齒(3b)設置至葉柄三分之一周。
4、 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塵散熱風扇,其特徵為扇葉(3)的葉柄(3a) 和切風片(3d)之間連接是通過一個加強筋(3c)過渡連接的。
5、 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塵散熱風扇,其特徵為扇葉(3)上的切風 片(3d)上兩面都設有切風弧面(3e)。
6、 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除塵散熱風扇,其特徵為反吹切風弧面設置至切風 片(3d)反吹工作時切風面的中間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除塵散熱風扇的結構,它主要由皮帶輪轂、可移動外套、扇葉、回位彈簧、壓蓋、撥叉組成。通過套裝在皮帶輪轂外的可移動外套的位移,可移動外套上的齒孔帶動與之嚙合的扇葉柄上的齒,使扇葉沿著葉柄圓周方向產生一定角度的旋轉,從而使整個風扇在旋轉方向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反向吹風。本實用新型應用於收割機、礦山用車等車輛發動機,能在工作環境顆粒物、灰塵多的情況下,實現不停車自動清理發動機罩殼上吸附的堵塞物,保證發動機通風散熱,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提高勞動效率。
文檔編號F04D25/10GK201273295SQ20082011939
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4日
發明者李玉成 申請人:李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