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前模隧道抽芯功能的液態矽膠射出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0:57:5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液態矽膠射出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前模隧道抽芯功能的液態矽膠射出模具。
背景技術:
在電子產品的製造過程中,有一些產品需要液態矽膠成型,當前此類液態矽膠類產品都是通過傳統矽膠油壓成型機對應配套矽膠模具,或者通過液態矽膠射出成型機對應配套液態矽膠射出模來成型,其產品的生產成型必需依靠於相應的成型機臺及周邊設備。此種生產方式生產效率低,成本高,不易大規模推廣使用。
目前市場上的液態矽膠射出模具不僅結構複雜,而且功能單一,沒有設置電加熱棒和隔熱板,不能使模具內部的液態矽膠射出的很順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前模隧道抽芯功能的液態矽膠射出模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沒有設置電加熱棒和隔熱板,不能使模具內部的液態矽膠射出的很順暢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前模隧道抽芯功能的液態矽膠射出模具,包括下模板和抽芯油缸,下模板的上端設置有上模板,且下模板的下端設置有底支撐腿,下模板的內部一側設置有射料裝置,另一側內部設置有第二高壓微型油缸,上模板的內部設置有成型腔,且上模板內部靠近成型腔的一側位置處設置有電加熱棒,上模板的上表面設置有上模板提手,射料裝置的一端設置有吸液管,且射料裝置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高壓微型油缸,成型腔一側靠近上模板內部位置處設置有隔熱板,第一高壓微型油缸的一端設置有射液口,成型腔的內部上端設置有抽芯柱,抽芯柱的一端設置有抽芯軌道,抽芯油缸安裝在抽芯軌道一端靠近下模板的一側位置處,絕緣手柄安裝在電加熱棒的一端靠近上模板的一側位置處,射料裝置與第一高壓微型油缸電性連接,抽芯柱與抽芯油缸電性連接,電加熱棒、第一高壓微型油缸、抽芯油缸和第二高壓微型油缸均與外部控制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電加熱棒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電加熱棒均勻安裝在成型腔的兩側。
優選的,吸液管頂端設置有頂針,且頂針插在成型腔內部。
優選的,下模板與射料裝置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優選的,抽芯油缸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抽芯油缸均勻安裝在下模板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了電加熱棒和隔熱板,能夠使模具內部的液態矽膠射出的很順暢,避免了矽膠遇冷部分凝固成塊,而導致射出不順暢的問題,通過在模具內部置入射料裝置機構,使模具與射膠機構合二為一,以此替代機臺的射膠功能,在後期模具的生產成型過程中,只需藉助於簡易衝床,使模具能上下開合模,即可實現液態矽膠產品的射出生產,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中:1-下模板、2-上模板、3-絕緣手柄、4-電加熱棒、5-射料裝置、 6-第一高壓微型油缸、7-射液口、8-吸液管、9-抽芯柱、10-抽芯油缸、11- 抽芯軌道、12-成型腔、13-上模板提手、14-第二高壓微型油缸、15-底支撐腿、16-隔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前模隧道抽芯功能的液態矽膠射出模具,包括下模板1和抽芯油缸10,下模板1的上端設置有上模板2,且下模板1的下端設置有底支撐腿15,下模板1的內部一側設置有射料裝置5,另一側內部設置有第二高壓微型油缸14,上模板2的內部設置有成型腔12,且上模板2內部靠近成型腔12的一側位置處設置有電加熱棒4,上模板2的上表面設置有上模板提手13,射料裝置5的一端設置有吸液管8,且射料裝置5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高壓微型油缸6,成型腔12 一側靠近上模板2內部位置處設置有隔熱板16,第一高壓微型油缸6的一端設置有射液口7,成型腔12的內部上端設置有抽芯柱9,抽芯柱9的一端設置有抽芯軌道11,抽芯油缸10安裝在抽芯軌道11一端靠近下模板1的一側位置處,絕緣手柄3安裝在電加熱棒4的一端靠近上模板2的一側位置處,射料裝置5與第一高壓微型油缸6電性連接,抽芯柱9與抽芯油缸10電性連接,電加熱棒4、第一高壓微型油缸6、抽芯油缸10和第二高壓微型油缸14 均與外部控制器電性連接。
為了更好的將成型腔12附近的液體矽膠抽走,使多餘的矽膠變為液體,電加熱棒4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電加熱棒4均勻安裝在成型腔12的兩側。
為了更好的保證液態矽膠射出的通暢,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吸液管8 頂端設置有頂針,且頂針插在成型腔12內部。
為了將射料裝置5固定在下模板1的內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下模板1與射料裝置5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為了達到隧道抽芯功能的目的,且使抽芯均勻,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抽芯油缸10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抽芯油缸10均勻安裝在下模板1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實用新型是前模隧道抽芯功能的液態矽膠射出模具,將本實用新型上的用電設備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通過在模具內部置入射料裝置5機構,使模具與射膠機構合二為一,以此替代機臺的射膠功能,在後期模具的生產成型過程中,只需藉助於簡易衝床,使模具能上下開合模,即可實現液態矽膠產品的射出生產,生產效率高、成本低,設置了電加熱棒4和隔熱板16,能夠使模具內部的液態矽膠射出的很順暢,避免了矽膠遇冷部分凝固成塊,而導致射出不順暢的問題,通過抽芯油缸10 將成型腔12內部的壓強高於抽芯柱9內部的壓強,即可將成型腔12內芯的液體抽到抽芯柱9內部,通過第一高壓微型油缸6使吸液管8內部壓強低於射液口7內的壓強,即可利將模具內部的液態矽膠射出。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