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維護航標燈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14: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標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易維護航標燈。
背景技術:
船舶在航行時依靠航標燈來指引航行,很多航標燈上都安裝有無線信號傳輸裝置用以監測航標燈的位置和運行狀態等,但是傳統的航標燈存在有很多缺陷,例如,無線通信距離和通信天線設置的高度有很大關聯,為了獲得較好的通信質量往往需要增加航標燈的高度,但是較高的航標燈在設立及後期維護時存在極大的作業難度,並且,航標燈很容易成為鳥類棲息的場所,鳥類在航標上留下的排洩物會影響航標的視覺效果從而影響船舶的正常航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帶有驅鳥裝置的易維護航標燈。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易維護航標燈,其特徵在於,包括振動柱、振動杆、避雷針、燈罩、燈芯、無線電通信電線、儀器艙、伸縮杆、浮體艙、重錘和錨連結頭,所述儀器艙為空心艙體,所述儀器艙的上方安裝有燈座,所述儀器艙的側面設置有電池蓋,所述燈芯安裝於所述燈座上,所述燈罩外罩於所述燈芯且所述燈罩密封固定於所述燈座上,所述振動柱、所述無線電通信電線和所述避雷針都安裝於所述燈罩的頂面上,所述振動杆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振動杆分散環繞安裝於所述振動柱上,所述儀器艙中安裝有蓄電池、振動控制裝置和無線信號控制裝置,所述儀器艙中還填充有發泡材料,所述蓄電池為所述燈芯、所述振動控制裝置和所述無線信號控制裝置提供電力,所述振動杆通過導線受控於所述儀器艙中的振動控制裝置,所述無線電通信電線通過導線受控於所述儀器艙中的無線信號控制裝置,所述浮體艙位於所述儀器艙的下方,所述浮體艙為上部大、底部小的鬥形艙體,所述浮體艙內填充有發泡材料,所述伸縮杆連接所述浮體艙和所述儀器艙,所述伸縮杆至少為五節,每節所述伸縮杆的上部都安裝有隔塊,所述重錘安裝於所述浮體艙的底部下方,所述錨連結頭安裝於所述重錘的底部下方。
特別的,所述儀器艙的底部安裝有小錨鏈環。
特別的,所述電池蓋與所述儀器艙的連接處安裝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可以調節長度的伸縮杆,無需採用梯架就可將航標燈安裝於較高的位置,在保證航標燈高度的同時又具有易於維護的特點,且設置有振動驅鳥裝置,減少了由於鳥類排洩物給航標帶來的視覺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重錘;2-浮體艙;3-隔塊;4-伸縮杆;5-儀器艙;6-電池蓋;7-燈罩板;8-燈芯;9-振動杆;10-振動柱;11-避雷針;12-無線電通信電線;13-錨連結頭;14-燈座;15-小錨鏈環;
以下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易維護航標燈,其特徵在於,包括振動柱10、振動杆9、避雷針11、燈罩7、燈芯8、無線電通信電線12、儀器艙5,、伸縮杆4、浮體艙2、重錘1和錨連結頭13,所述儀器艙5為空心艙體,所述儀器艙5的上方安裝有燈座14,所述儀器艙5的側面設置有電池蓋6,所述燈芯8安裝於所述燈座14上,所述燈罩7外罩於所述燈芯8且所述燈罩7密封固定於所述燈座14上,所述振動柱10、所述無線電通信電線12和所述避雷針11都安裝於所述燈罩7的頂面上,所述振動杆9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振動杆9分散環繞安裝於所述振動柱10上,所述儀器艙5中安裝有蓄電池、振動控制裝置和無線信號控制裝置,所述儀器艙5中還填充有發泡材料,所述蓄電池為所述燈芯8、所述振動控制裝置和所述無線信號控制裝置提供電力,所述振動杆9通過導線受控於所述儀器艙5中的振動控制裝置,所述無線電通信電線12通過導線受控於所述儀器艙5中的無線信號控制裝置,所述浮體艙2位於所述儀器艙5的下方,所述浮體艙2為上部大、底部小的鬥形艙體,所述浮體艙2內填充有發泡材料,所述伸縮杆4連接所述浮體艙2和所述儀器艙5,所述伸縮杆4至少為五節,每節所述伸縮杆4的上部都安裝有隔塊3,所述重錘1安裝於所述浮體艙2的底部下方,所述錨連結頭13安裝於所述重錘1的底部下方。
特別的,所述儀器艙5的底部安裝有小錨鏈環15。
特別的,所述電池蓋6與所述儀器艙5的連接處安裝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可以調節長度的伸縮杆4,在投放航標燈時,先將伸縮杆4的長度調至最短,待安裝完成後,依次將伸縮杆4的各節拉出,直至伸縮杆4長度伸至最長,在這一過程中,操作人員只需要在伸縮杆4的底部進行調節,無需採用梯架就可將航標燈安裝於較高的位置;在振動杆9受振動控制裝置的控制,間歇性的發生振動,從而將落在其上、或在航標燈周圍的鳥類嚇走,避免了鳥類靠近;在儀器艙5的底端設置有小錨鏈孔,將航標燈的儀器艙5和其上的燈體部分直接與錨鏈固定,在航標燈遭受損害時,航標燈的儀器艙5和燈體部分不會因失去限制而發生較大的位移,便於工作人員打撈回收。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