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6:21:26 2
專利名稱: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裝技術,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92217326提供了一種食用檳榔新包裝,該包裝解決了傳統無包裝檳榔在運輸、攜帶和食用中的衛生和方便問題。但這種包裝的產品為了提供食用檳榔所必需的調料,是通過將成品調料罐裝在一個專門的調料管,並將該調料管與檳榔一起封裝實現的。其缺點是食用每一個檳榔時,都要用到該調料管,調料管丟失會影響食用,且每一次都要擠管加料,十分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這種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點,在每一個檳榔包裝容器中都裝有調料,使得在食用檳榔時,只需打開封裝,即可食用,而無須找調料管再對該調料進行擠壓的過程,從而大大方便食用,提高產品品位,減少被汙染的可能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構造一種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包括底板5、熱封密閉在底板5上並形成有用於放置經加工檳榔塊3的上凸空間的透明上蓋4,所述經加工檳榔塊3是檳榔去核後的1/2或1/3橄欖形,其特徵還在於,在所述經加工檳榔塊3的下凹處置有調味單元封閉體2。
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其特徵還在於,所述調味單元封閉體2是由如澱粉、糊精、糖類的多糖物質材料製成的膠囊,該膠囊由插入連接的兩部分組成,其截面可以是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其特徵還在於,所述調味單元封閉體2是由可食用材料製成的膠囊,該膠囊由插入連接的兩部分組成,其截面可以是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其特徵還在於,所述上蓋4是用透明的食品級高分子材料製成,所述底板5是用鋁箔或透明的食品級高分子材料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其特徵還在於,所述調味封閉體2內充填有加工成粉末或顆粒的調味料1。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改變了檳榔的傳統作仿加工工藝,提高了檳榔產品的擋次,便於實現食用檳榔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更具體地說,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由於將調料和檳榔有機地結合於一體,食用更方便。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中用到的調味單元的兩個實施例的主視和俯視圖;圖2是在
圖1所示調味單元中充滿調味品後的主視和俯視圖;圖3是將味料單元填入檳榔後的主視和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主視圖和俯視圖。
結合上述各圖,說明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的過程。
首先炮製檳榔,破瓜,除去檳榔核,殺菌待用;將味料加工製成粉末或顆粒,裝入用多糖物質或蛋白物質製成的不同形狀的膠囊之中,殺菌待用;將食品級的成卷高分子材料熱吹塑成有類似檳榔外形的凹模,形成陣列,將殺菌後的檳榔塊放入凹模中,同時放膠囊2於檳榔去核後的凹陷處,用已印製好的成卷鋁箔(尺寸與上述高分子材料卷相同)與填入檳榔及味料膠囊凹模陣列熱壓密封,經衝模剪切成單一的獨立的檳榔產品,最後按數量將獨立檳榔產品裝入產品盒中,檢驗後出廠。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檳榔包裝容器基礎上增加了和每一個檳榔塊結合的味料膠囊,食用時,該膠囊可與檳榔一同嚼食,對食用者極為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包括底板5、熱封密閉在底板5上並形成有用於放置經加工檳榔塊3的上凸空間的透明上蓋4,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經加工檳榔塊3的下凹處置有調味單元封閉體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其特徵還在於,所述調味單元封閉體2是由多糖物質製成的膠囊,該膠囊由插入連接的兩部分組成,其截面可以是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其特徵還在於,所述調味單元封閉體2是由可食用材料製成的膠囊,該膠囊由插入連接的兩部分組成,其截面可以是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其特徵還在於,所述調味單元封閉體2內填充有加工成粉末或顆粒狀的味料的調味料1。
專利摘要一種帶味料的食用檳榔包裝容器,包括底板5,熱封密閉在底板5上的透明上蓋4,置於透明上蓋4與底板5之間的檳榔3及置於該檳榔下凹處的調味單元封閉體2,該調味單元封閉體2是由如澱粉、糊精、糖類的多糖物質、如酪蛋白、酯蛋白、蛋白膠等蛋白物質等食用材料製成的膠囊,膠囊內裝有調味料1。實施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檳榔產品檔次,有利於食用檳榔的大規模生產,更具體地說,由於將調料和檳榔有機地結合於包裝內,運輸、攜帶和食用更方便。
文檔編號B65D85/00GK2241125SQ95204988
公開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請日期1995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1995年4月15日
發明者陳勇 申請人: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