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2:08:41
專利名稱: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屬於水處理工藝領域。
技術背景
混凝沉澱環節加藥量的準確把握直接關係到整個礦井水處理工藝的效果;僅靠人工判斷混凝沉澱裝置內絮凝效果的方式無法得到一個準確的結果。雖然出現了溶氧檢測儀等設備輔助人工判斷,但不同煤化階段礦井原水的煤分子結構不同,煤粒表面所帶電荷數量也不同,因此表現出不同的親水度。對煤化程度高的煤礦礦井水處理裝置,目前國內主要以手動操作為主,這阻礙了礦井水處理的自動化進程,給該行業內的水處理系統自動化運行帶來巨大障礙。而國外出現的一些水處理裝置採用不鏽鋼為罐體,這類半自動水處理加藥裝置,成本高、價格貴,自動化程度低,易形成誤操作。雖然也有一些全自動的水處理設備問世,但這些一體化設備僅能處理較小的水量,難以適應煤礦礦井水處理的出水規模。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通過傳感器實現自動控制加藥過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 具體工藝步驟如下(1)礦井原水進入預沉調節池,將原水中的部分顆粒物進行沉澱去除;(2)預沉調節池中安裝的傳感探頭,通過傳感裝置反饋射頻識別讀取濁度等相關數據;(3)預沉調節池池底沉澱的顆粒物雜質排入汙泥池,便於集中處理;(4)工控系統接收到傳感器中的反饋的數據,將信號轉換為模塊輸出反饋到自動控制系統來從而控制加藥裝置的加藥量和加藥時間;(5)經加藥的礦井水進入混凝沉澱裝置進行一系列的碰撞和沉澱,形成礬花,在沉澱的過程中去除原水中的絕大部分懸浮物雜質;(6)混凝沉澱裝置內沉澱的懸浮物雜質排入汙泥池;(7)經過混凝沉澱的礦井水進入過濾裝置去除礦井水中的粒徑相對小的懸浮雜質;(8)經過過濾的礦井水進入膜處理系統主要去除礦井水中的鹽分;(9)汙泥池中安裝的傳感器探頭,將讀取到的濁度等信息反饋到傳感裝置;(10)工控系統從傳感器中讀取數據,通過上位機編程,將信號轉換為模塊輸出,反饋至自動控制系統來從而控制加藥裝置的加藥量和加藥時間;(11)汙泥池中的泥水混合物經加藥裝置加藥混凝;(12)泥水混合物進入汙泥濃縮設備進行汙泥壓縮並排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傳感器感知預沉調節池與汙泥池的濁度等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加藥,避免藥劑的浪費,通過有限的控制加藥量與加藥時間,能節約運行成本;達到節能減排的作用;尤其是該套設備用於井下控制時,能減少井下控制的人員數量。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礦井原水進入預沉調節池,將原水中的部分顆粒物進行沉澱去除,同時可緩和湧水量不穩定的問題;
(2)預沉調節池中安裝的傳感探頭,通過傳感裝置反饋射頻識別讀取濁度等相關數
據;
(3)預沉調節池池底沉澱的顆粒物雜質排入汙泥池,便於集中處理;
(4)工控系統接收到傳感器中的反饋的數據,將信號轉換為模塊輸出反饋到自動控制系統來從而控制加藥裝置的加藥量和加藥時間;
(5)經加藥的礦井水進入混凝沉澱裝置進行一系列的碰撞和沉澱,形成礬花,在沉澱的過程中去除原水中的絕大部分懸浮物雜質;
(6)混凝沉澱裝置內沉澱的懸浮物雜質排入汙泥池;
(7)經過混凝沉澱的礦井水進入過濾裝置去除礦井水中的粒徑相對小的懸浮雜質,保證後續工藝的正常運行;
(8)經過過濾的礦井水進入膜處理系統主要去除礦井水中的鹽分,從而達到可回用水的各種標準;
(9)汙泥池中安裝的傳感器探頭,將讀取到的濁度等信息反饋到傳感裝置;
(10)工控系統從傳感器中讀取數據,通過上位機編程,將信號轉換為模塊輸出,反饋至自動控制系統來從而控制加藥裝置的加藥量和加藥時間;
(11)汙泥池中的泥水混合物經加藥裝置加藥混凝,便於排除;
(12)泥水混合物進入汙泥濃縮設備進行汙泥壓縮並排除。
權利要求
1. 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具體工藝步驟如下(1)礦井原水進入預沉調節池,將原水中的部分顆粒物進行沉澱去除;(2)預沉調節池中安裝的傳感探頭,通過傳感裝置反饋射頻識別讀取濁度等相關數據;(3)預沉調節池池底沉澱的顆粒物雜質排入汙泥池,便於集中處理;(4)工控系統接收到傳感器中的反饋的數據,將信號轉換為模塊輸出反饋到自動控制系統來從而控制加藥裝置的加藥量和加藥時間;(5)經加藥的礦井水進入混凝沉澱裝置進行一系列的碰撞和沉澱,形成礬花,在沉澱的過程中去除原水中的絕大部分懸浮物雜質;(6)混凝沉澱裝置內沉澱的懸浮物雜質排入汙泥池;(7)經過混凝沉澱的礦井水進入過濾裝置去除礦井水中的粒徑相對小的懸浮雜質;(8)經過過濾的礦井水進入膜處理系統主要去除礦井水中的鹽分;(9)汙泥池中安裝的傳感器探頭,將讀取到的濁度等信息反饋到傳感裝置;(10)工控系統從傳感器中讀取數據,通過上位機編程,將信號轉換為模塊輸出,反饋至自動控制系統來從而控制加藥裝置的加藥量和加藥時間;(11)汙泥池中的泥水混合物經加藥裝置加藥混凝;(12)泥水混合物進入汙泥濃縮設備進行汙泥壓縮並排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礦井水自動處理工藝,屬於水處理工藝領域,包括預沉調節,顆粒物雜質排入汙泥池,管道混合,混凝沉澱,過濾,膜處理,汙泥凝縮,預沉調節池與汙泥池的濁度等情況通過傳感器感知,傳感器中的反饋的數據被工控系統接收到,將信號轉換為模塊輸出反饋到自動控制系統來,從而控制加藥裝置的加藥量和加藥時間。有益效果是通過傳感器感知預沉調節池與汙泥池的濁度等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加藥,避免藥劑的浪費,通過有限的控制加藥量與加藥時間,能節約運行成本;達到節能減排的作用;尤其是該套設備用於井下控制時,能減少井下控制的人員數量。
文檔編號C02F9/04GK102515386SQ20111039291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日
發明者何文潔, 李庭, 李明光 申請人:徐州明光環境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