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處理方法
2023-05-27 07:01:46 1
專利名稱:夏布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麻織品的處理方法,特別是採用化學漂染前處理和生物酶製劑後處理工藝,漂染整理夏布胚布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夏布是一種麻織平紋布,是手工或半手工製作的薴麻布,也有使用大麻製作的夏布。織夏布時經紗、緯紗或採用全手工製作紗線或經紗採用機械製作紗線,緯紗採用全手工製作紗線。織夏布前還必須對原麻進行浸濯漂洗,才能進行紡織,目前仍使用的浸濯漂洗方法有清水漂白、日光漂洗、露漂、石灰水漂、炭燻、牛糞浸漬等。用上述浸濯漂洗方法生產的夏布是未經脫膠的原麻製品,布上存在膠質、紅根、斑疵等雜物,因此剛性硬,毛羽多,刺癢感強,不柔軟,色澤不光潔,只能用作胚布,必須要經過漂染整理後才能做服裝、床單、桌布等高檔次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薴麻脫膠已形成工業化生產,企業開始使用薴麻脫膠紗作經紗,緯紗仍採用手工製作的方法生產夏布,夏布質量檔次大大提高,但成本顯著增加。韓國利用進口我國的夏布胚布進行加工,集漂白、烘乾、整形於一體可印染成多種顏色夏布。江西分宜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夏布漂染廠。但不管是韓國,還是目前我國國內的夏布漂染,基本上採用化學漂染法,加入H2O2,同時還加入了薴麻脫膠助劑、乳化油等化學類物質,環境汙染嚴重,成本高,每匹夏布處理成本達5美元,還存在質量不穩定,難上色等諸多弊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夏布漂染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對夏布胚布進行化學漂染前處理和生物酶製劑後處理的綜合處理工藝方法,本發明方法的處理時間短,處理均勻,成本低;使經處理的夏布無刺癢感,色澤光潔,柔軟性好,易著色;而且化學劑無殘留,無汙染。
實現本發明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採用H2O2進行化學漂染前處理和酸性纖維素酶進行酶製劑後處理的綜合處理工藝方法對夏布胚布進行漂染整理。
本發明方法在化學漂染前處理時加入的H2O2濃度為30%,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20~30%,還加入穩定劑Na2SiO3·9H2O,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3~5%,控制浴比1∶25~30,溫度95~100℃,連續進行二次化學漂染,總漂染時間為35~45分鐘;化學漂染前處理完成後用水清洗布料至無H2O2殘餘;酶製劑後處理時酸性纖維素酶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1.0~2%,控制浴比1∶15~20,pH值4.5~4.8,溫度48~52℃,處理時間10~20分鐘;隨後調整pH值至9.0進行滅活,控制溫度80℃,時間15~20分鐘,最後用清水衝洗布料。
本發明方法在化學漂染前處理完成後直接用過氧化氫酶去除布料的H2O2殘餘,代替用水清洗去除布料的H2O2殘餘。
本發明方法在酶製劑後處理時加入的酸性纖維素酶為活性大於2500U/ml(CMCase)的纖維素酶。
本發明方法的優點是化學漂染前處理使用的H2O2為目前世界公認的無汙染的漂白劑,經過二次漂染後,用清水衝洗3~4次,夏布上的膠質、紅根、斑疵等雜物基本清除;如用過氧化氫酶處理,還可節省水、時間和能耗。用H2O2進行化學漂染前處理,處理時間短、均勻,處理過的夏布易著色;酶製劑後處理採用的酸性纖維素酶是一種有特殊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它能使纖維結晶度、聚合度下降,使纖維大分子鏈細化,纖維毛羽和微纖從表面脫離,從而使夏布表面色澤光潔,柔軟性好,能有效解決夏布剛性硬、有刺癢感等問題,大大提升夏布的檔次和附加值,銷售價格可大幅提高。而且,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成本約為人民幣25元/匹夏布。由於本發明工藝不添加薴麻脫膠助劑、乳化油等汙染環境的化學類物質,所以基本無汙染,無化學劑殘留。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化學漂染前處理第一次漂染,在容器中按布料與水重量比(浴比)為1∶30加入自來水或河水,並加熱至95℃,將重量濃度為30%的H2O2按布料重量的30%加入水中,然後將作穩定劑用的Na2SiO3·9H2O,按布料重量的5%加入水中,將布料放入容器中,保持溫度95℃進行漂白,時間控制在20分鐘,漂染完後的布料放置清水中;第二次漂染,布料與水重量比(浴比)為1∶30,加入重量為布料重量20%、重量濃度為30%的H2O2,加入佔布料重量5%的Na2SiO3·9H2O作穩定劑,保持溫度在98~100℃,時間控制在15分鐘,二次漂染後,用清水衝洗布料3-4次,清除過氧化氫物殘留;或者用過氧化氫酶直接對布料進行過氧化氫殘留清除,從而節省水、時間和能量。
酶製劑後處理按處理布料與水的重量比(浴比)為1∶15將水加入處理容器中,用醋酸調節pH值為4.5,並加溫至50℃,然後加入酶活性大於2500U/ml(CMCase)的酸性纖維素酶(品牌號為AE202),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1%,待纖維素酶活化後,將布料放入處理設備中,控制溫度為50℃,處理20分鐘。酶製劑處理完後進行滅活,用Na2CO3調整溶液pH值至9.0,同時升溫至80℃,保溫15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布料1~2次。
用以上工藝方法處理過的夏布胚布,經農業部麻類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測試其抗拉強度經向為290N,緯向為322N,白度63%以上。
實施例2化學漂染前處理第一次漂染,在容器中按布料與水重量比(浴比)為1∶28加入自來水或河水,並加熱至95℃,將濃度為30%的H2O2按布料重量的25%加入水中,然後將作穩定劑用的Na2SiO3·9H2O,按布料重量的4%加入水中,將布料放入容器中,保持溫度95℃進行漂白,時間控制在25分鐘,漂白完後的布料放置清水中;第二次漂染,布料與水重量比(浴比)為1∶28,加入重量為布料重量25%、濃度為30%的H2O2,加入佔布料重量4%的Na2SiO3·9H2O作穩定劑,保持溫度在98~100℃,時間控制在15分鐘,二次漂染後,用清水衝洗布料3-4次,清除過氧化氫物殘留;或者用過氧化氫酶直接對布料進行過氧化氫殘留清除。
酶製劑後處理按處理布料與水的重量比(浴比)為1∶18將水加入處理容器中,用醋酸調節pH值為4.8,並加溫至48℃,然後加入酶活性大於2500U/ml的酸性纖維素酶(品牌號為AE202),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1.2%,待纖維素酶活化後,將布料放入處理設備中,控制溫度為48℃,處理15分鐘。酶製劑處理完後進行滅活,用Na2CO3調整溶液pH值至9.0,同時升溫至80℃,保溫15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布料1~2次。
用以上工藝方法處理過的夏布胚布,經農業部麻類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測試其抗拉強度經向為250N,緯向為330N,白度56%以上。
實施例3化學漂染前處理第一次漂染,在容器中按布料與水重量比(浴比)為1∶25加入自來水或河水,並加熱至95℃,將濃度為30%的H2O2按布料重量的25%加入水中,然後將作穩定劑用的Na2SiO3·9H2O,按布料重量的3%加入水中,將布料放入容器中,保持溫度95℃進行漂白,時間控制在30分鐘,漂白完後的布料放置清水中;第二次漂染,布料與水重量比(浴比)為1∶25,加入重量為布料重量25%、濃度為30%的H2O2,加入佔布料重量5%的Na2SiO3·9H2O作穩定劑,保持溫度在98~100℃,時間控制在15分鐘,二次漂染後,用清水衝洗布料3-4次,清除過氧化氫物殘留;或者用過氧化氫酶直接對布料進行過氧化氫殘留清除。
酶製劑後處理按處理布料與水的重量比(浴比)為1∶20將水加入處理容器中,用醋酸調節pH值為4.5,並加溫至52℃,然後加入酶活性大於2500U/ml的酸性纖維素酶(品牌號為AE202),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2%,待纖維素酶活化後,將布料放入處理設備中,控制溫度為52℃,處理10分鐘。酶製劑處理完後進行滅活,用Na2CO3調整溶液pH值至9.0,同時升溫至80℃,保溫20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布料1~2次。
用以上工藝方法處理過的夏布胚布,經農業部麻類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測試其抗拉強度經向為235N,緯向為335N,白度66%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夏布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H2O2進行化學漂染前處理和酸性纖維素酶進行酶製劑後處理工藝漂染整理夏布胚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夏布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化學漂染前處理時加入的H2O2濃度為30%,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20~30%,還加入穩定劑Na2SiO3·9H2O,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3~5%,控制浴比1∶25~30,溫度95~100℃,連續進行二次化學漂染,總漂染時間為35~45分鐘,化學漂染前處理完成後用水清洗布料至無H2O2殘餘;酶製劑後處理時酸性纖維素酶加入量為處理布料重量的1.0~2%,控制浴比1∶15~20,pH值4.5~4.8,溫度48~52℃,處理時間10~20分鐘;隨後調整pH值至9.0進行滅活,控制溫度80℃,時間15~20分鐘,最後用清水衝洗布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夏布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化學漂染前處理完成後直接使用過氧化氫酶代替用水清洗,去除布料的H2O2殘餘。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夏布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加入的酸性纖維素酶為活性大於2500U/ml的纖維素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夏布處理方法。它是採用H
文檔編號D06M11/32GK1570260SQ20041002316
公開日2005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30日
發明者熊和平, 劉恩平, 楊喜愛, 沈建新, 呂江南, 唐守偉, 喻春明, 郭運玲, 朱愛國, 王延周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 湖南尤特爾生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