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助眠中成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7:34:16 1
專利名稱:安神助眠中成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神助眠的中成藥,包括安神助眠口服液、片劑、衝劑、膠囊劑。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秦的加快,人們精神上承受的壓力也隨之加重,多半處於興奮狀態,長時間的興奮便導致興奮一、抑制偶聯失調,許多人常常失眠、多夢、體倦乏力,精神恍惚,心悸怔忡。這些症狀現代醫學診為「神經衰弱」「竇性心律不齊」或統稱為「神經官能症」。治療上施予鎮靜,催眠,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首先安定,谷維素,維生素B1,重者使用氯丙嗪、顱痛定等對症處理,旨在調整興奮抑制偶聯,可是效果卻不盡人意,患者服用這些藥物以後,產生極大的依賴性,即成癮性,甚至還得加重用量,否則不但改善不了症狀,反而失眠更厲害,因為此療法只能治其標,而不能治其本,長時間服用還會導致粒細胞減少,損害腎功能,醒後有嗜睡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神助眠中成藥,標本兼治、療效顯著、成本低,無毒副作用。
本發明的中成藥含如下君藥、臣藥、佐藥和使藥君藥以烏梅、大棗、鮮豆豉;臣藥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佐藥浮小麥、甘草;使藥生鐵落。
以上各味中藥的用量以如下重量份為宜烏梅10~40,鮮豆豉10~40,酸棗仁3~40,柏子仁8~40,益智仁8~40,浮小麥10~50,大棗6~50,甘草3~20,生鐵落10~30。
應用此方製成口服液,製備方法為先將生鐵落用水煎15~30分鐘,再加入烏梅、鮮豆豉、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浮小麥、大棗、甘草、微火煎煮1~1.5小時,過濾,濾渣加水繼續煎煮1~1.5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加入調味劑和防腐劑,攪勻,滅菌,分裝,即得口服液。
本發明中成藥也可做成衝劑,方法為烏梅、鮮豆豉、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浮小麥、大棗、甘草、生鐵落水煎提兩次,合併濾液,微火濃縮或真空濃縮成浸膏,加入糖粉或其他稀釋劑,拌勻,造粒,滅菌,分裝,即得衝劑。
本發明中成藥還可做成片劑,製備方法為取烏梅、鮮豆豉、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浮小麥、大棗、甘草、生鐵落經水提,酒沉,濃縮後,加輔料,制粒,烘乾,裝囊,即得硬膠囊劑。
本發明中成藥還可做成其他劑型,也不限於上述製備方法。
本發明中成藥取酸甘性平的烏梅,走陰分斂陽,制以辛溫鮮豆豉,一則輕微發散,以防陰味過重而致陰盛格陽,二則引浮陽歸於陰,作為引經藥,二藥合用,一斂一散,不溫不燥,平治於陰陽,共為君藥,本發明之關鍵。輔以棗仁、柏子仁、益智仁共為臣藥,佐以甘麥大棗湯。
本發明中成藥廣泛應用於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眩暈症、心悸(竇性心律不齊)等症,其主要優點在於無毒副作用,醒後無睡感,療效顯著,總有效率達80%,對患病例多年未愈者同樣有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烏梅15克、鮮豆豉12克、酸棗仁15克、柏子仁15克、益智仁15克、浮小麥30克、大棗6克、甘草5克、生鐵落30克,先將生鐵落加入60毫升水,微火煎沸20分鐘,再加入其餘8味,水800毫升,微火煎煮1小時,過濾,藥渣加400毫升水,微火沸騰1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至300毫升,加入天冬甜味素和山梨酸防腐劑,裝瓶,即得安神助眠口服液。
權利要求
1.一種安神助眠中成藥,其特徵在於以烏梅、大棗、鮮豆豉為君藥;以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為臣藥;以浮小麥、甘草為佐藥;以生鐵落為使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神助眠中成藥,其特徵在於各味藥的用量以如下重量份為宜烏梅10~40,鮮豆豉10~40,酸棗仁3~40,柏子仁8~40,益智仁8~40,浮小麥10~50,大棗6~50,甘草3~20,生鐵落10~3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神助眠中成藥,其特徵在所述中成藥包括口服液、衝劑、片劑、膠囊劑。
4.一種安神助眠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取生鐵落加水煎煮15~30分鐘,再加入烏梅、鮮豆豉、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浮小麥、大棗、甘草、微火煎煮1~1.5小時,過濾,濾渣加水繼續煎煮1~1.5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加入調味劑和防腐劑,進一步製成口服液、衝劑、片劑、膠囊。
全文摘要
一種安神助眠中成藥,其成分及配比為烏梅10~40,鮮豆豉10~40,酸棗仁3~40,柏子仁8~40,益智仁8~40,浮小麥10~50,大棗6~50,甘草3~20,生鐵落10~30。本發明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取生鐵落加水煎煮15~30分鐘,再加入烏梅、鮮豆豉、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浮小麥、大棗、甘草、微火煎煮,濾渣加水繼續煎煮,過濾,合併濾液,濃縮,加入調味劑和防腐劑,進一步製成口服液、衝劑、片劑、膠囊。本發明中成藥廣泛應用於治療失眠、眩暈症、心悸等症,其主要優點在於無毒副作用,醒後無睡感,療效顯著,總有效率達80%,對患病例多年未愈者同樣有效。
文檔編號A61P25/20GK1504220SQ02153359
公開日2004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29日
發明者朱元群 申請人:朱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