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康復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54:46
專利名稱:動態康復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康復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動態康復架。
背景技術:
針對老年人、中風或偏癱等患者、肢體損傷等存在運動障礙的人員,通過康復架支撐技術,可以使病人能夠實現起坐、站立、行走等活動,刺激肌肉收縮,增加肌肉力量,回復患者運動能力,從而達到康複目的。主動康復狀態下,人需要有一定運動能力,由人施力驅動機構前進達到行走目的, 起坐由電機提供輔助助力,但這種狀態下提供的助力不一定符合康復實際需求。被動康復階段,通過肌電信號和足底壓力信號,理解使用者的主觀動作意圖,通過對肢體正常運動特徵和異常運動特徵之間差異的對比分析,採用電機驅動方式提供輔助動力,實現對時刻變化的人體運動功能的匹配。在保證安全情況下提升康復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過肌電信號和足底壓力信號,採用電機驅動方式提供輔助動力,實現對時刻變化的人體運動功能的匹配,提升康復效率的動態康復架。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動態康復架,包括底座、上支架、下支架、扶手,底座上通過螺栓活動連接有連接管底座,連接管底座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上支架通過連接件與下支架活動連接,扶手通過扶手固定架與上支架活動連接,上支架上設置有座椅支撐架、腰部支撐架、臀部支撐架以及護胸支撐架,腰部支撐架上設置有腰部支撐板,臀部支撐架上設置有臀部支撐板,護胸支撐架上設置有護胸支撐板,所述下支架上設置有護膝固定板,護膝固定板上設置有護膝,底座上設置有踏腳板,踏腳板上設置有足底壓力感應器,踏腳板底部設置有電機,足底壓力感應器與電機電連接。作為優選,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間設置有步伐大小調節杆。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可幫助老年人、中風或偏癱等患者、肢體損傷等存在運動障礙的人員進行步行訓練,可幫助病人輕鬆站立,不必消耗過多的體力,通過肌電信號和足底壓力信號,理解使用者的主觀動作意圖,通過對肢體正常運動特徵和異常運動特徵之間差異的對比分析,採用電機驅動方式提供輔助動力,實現對時刻變化的人體運動功能的匹配,在保證安全情況下提升康復效率,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動態康復架,如圖1所示,包括底座、上支架1、下支架2、扶手3,底座上通過螺栓活動連接有連接管底座4,連接管底座4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41,上支架1通過連接件5 與下支架2活動連接,扶手3通過扶手固定架31與上支架1活動連接,上支架1上設置有座椅支撐架6、腰部支撐架7、臀部支撐架8以及護胸支撐架9,腰部支撐架7上設置有腰部支撐板71,臀部支撐架8上設置有臀部支撐板81,護胸支撐架9上設置有護胸支撐板91,所述下支架2上設置有護膝固定板10,護膝固定板10上設置有護膝11,底座上設置有踏腳板 12,踏腳板12上設置有足底壓力感應器13,踏腳板12底部設置有電機,足底壓力感應器13 與電機電連接。通過肌電信號和足底壓力信號,理解使用者的主觀動作意圖,通過對肢體正常運動特徵和異常運動特徵之間差異的對比分析,採用電機驅動提供輔助動力,實現對時刻變化的人體運動功能的匹配,提升康復效率。底座包括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之間設置有步伐大小調節杆16。不同的患者可以調節步伐大小調節杆16來調節步伐大小,提高了肌肉的協調性,強化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控制能力,增強了病人的康覆信心。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1.動態康復架,包括底座、上支架(1)、下支架(2)、扶手(3),底座上通過螺栓活動連接有連接管底座(4),連接管底座(4)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41),上支架(1)通過連接件(5) 與下支架(2)活動連接,扶手(3)通過扶手固定架(31)與上支架(1)活動連接,上支架(1) 上設置有座椅支撐架(6)、腰部支撐架(7)、臀部支撐架(8)以及護胸支撐架(9),腰部支撐架(7)上設置有腰部支撐板(71),臀部支撐架(8)上設置有臀部支撐板(81),護胸支撐架 (9)上設置有護胸支撐板(91),所述下支架(2)上設置有護膝固定板(10),護膝固定板(10) 上設置有護膝(11 ),底座上設置有踏腳板(1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踏腳板(12)上設置有足底壓力感應器(13),踏腳板(12)底部設置有電機,足底壓力感應器(1 與電機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康復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之間設置有步伐大小調節杆(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康復器材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動態康復架,包括底座、上支架、下支架、扶手,底座上通過螺栓活動連接有連接管底座,連接管底座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上支架通過連接件與下支架活動連接,扶手通過扶手固定架與上支架活動連接,上支架上設置有座椅支撐架、腰部支撐架、臀部支撐架以及護胸支撐架,所述下支架上設置有護膝固定板,護膝固定板上設置有護膝,底座上設置有踏腳板,踏腳板上設置有足底壓力感應器,踏腳板底部設置有電機,足底壓力感應器與電機電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肌電信號和足底壓力信號,實現對時刻變化的人體運動功能的匹配,有效提升了康復效率。
文檔編號A61B5/22GK202113293SQ20112011113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5日
發明者況宇翔, 吳劍鋒, 吳群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