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2:03:56 2
專利名稱:一種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屬於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的改造技術。
2、背景技術現有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大多採用在殼體內設置冷水罐及熱水罐的結構形式,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00237951.1(公告號為CN2431815Y)中公開了一種「半導體快速冰熱飲水機」,其存在的缺點就是結構複雜,體積大,且其製冷過程所產生的熱量由散熱器及風機帶走,其熱量白白浪費,不能有效利用熱能,其節能的效果欠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且可有效地利用製冷過程所產生熱能,達到最佳節能效果的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有聯動開關(1)、水龍頭操作機構(2)、冷水出水管(3)、熱水出水管(4)、冷水進水管(5)、熱水進水管(6)、聚熱器(8)、制熱晶片(9)、製冷晶片(10)、單向導熱膜(11)、聚冷器(12)、殼體(15)及其控制器(16),其中聚熱器(8)、聚冷器(12)固裝在殼體(15)下部的中空腔體內,冷水進水管(5)的一端與置於殼體(15)頂部的儲水罐相通,另一端與聚冷器(12)的進水口連接,冷水出水管(3)的一端與聚冷器(12)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操作機構(2)連接,熱水進水管(6)的一端與置於殼體(15)頂部的儲水罐相通,另一端與聚熱器(8)的進水口連接,熱水出水管(4)的一端與聚熱器(8)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操作機構(2)連接,製冷晶片(10)的冷麵與聚冷器(12)觸接,制熱晶片(9)與聚熱器(8)觸接,單向導熱膜(11)置於製冷晶片(10)的熱面與聚熱器(8)之間,聯動開關(1)通過控制器(16)與制熱晶片(9)及製冷晶片(10)連接。製冷晶片(10)聚冷器(9),單向導熱膜(11)散熱器(12)之間,聯動開關(1)通過控制器(16)與製冷晶片(10)連接。
上述聚熱器(8)包括有四個聚熱器(8A、8B、8C、8D),制熱晶片(9)包括有若干個,製冷晶片(10)包括有若干個,單向導熱膜(11)包括有若干個,聚熱器(8A、8B、8C、8D)通過中間連接管(7)並排串接或並接,聚冷器(12)置於聚熱器(8B、8C)之間,若干個制熱晶片(9)分別置於聚熱器(8A、8B)之間及聚熱器(8C、8D)之間,若干個製冷晶片(10)分別置於聚冷器(12)的兩側,且其冷麵與聚冷器(12)觸接,若干個單向導熱膜(11)分別置於製冷晶片(10)的熱面與聚熱器(8B)之間及置於製冷晶片(10)與聚熱器(8C)之間上述聚熱器(8)包括有四個聚熱器(8A、8B、8C、8D),制熱晶片(9)包括有兩個制熱晶片(9A、9B),製冷晶片(10)包括有兩個製冷晶片(10A、10B),單向導熱膜(11)包括有兩個單向導熱膜(11A、11B),聚熱器(8A、8B、8C、8D)通過中間連接管(7)並排串接,聚冷器(12)置於聚熱器(8B、8C)之間,制熱晶片(9A)置於聚熱器(8A、8B)之間,制熱晶片(9B)置於聚熱器(8C、8D)之間,製冷晶片(10A、10B)置於聚冷器(12)的兩側,單向導熱膜(11A)置於製冷晶片(10A)與聚熱器(8B)之間,單向導熱膜(11B)置於製冷晶片(10B)與聚熱器(8C)之間。
上述聚熱器(8)、聚冷器(12)內設有由若干交錯筋板(14)阻隔的迂迴水道(13)。
上述聯動開關(1)包括有開關K1、K2,開關K1、K2通過控制器(16)分別與制熱晶片(9)及製冷晶片(10)連接。
上述制熱晶片(9)為半導體制熱元件,製冷晶片(10)為半導體製冷元件。
上述水龍頭操作機構(2)與聯動開關(1)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的製冷晶片(10)的熱面採用通過單向導熱膜(11)將熱量傳遞給聚熱器(8B)和聚熱器(8C)的結構,由於聚熱器(8B)和聚熱器(8C)既是製冷系統的散熱器,又是加熱系統的加熱器,故節能,省電。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製冷和加熱系統均不需要溫控器或NTC等溫度控制裝置,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無需冷卻風扇,因而其工作過程安靜。本實用新型僅在用戶需要冷、熱水時相應的製冷及加熱系統才工作,故節能省電,且冷、熱水隨時取用,無需等待,冷、熱水取用方便,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結構合理,設計巧妙,性能優良,方便實用的新型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聚熱器(8)與聚冷器(12)之間的安裝結構放大示意圖;圖3為聚熱器(8)及聚冷器(12)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聯動開關(1)及控制器(16)與聚熱器(8)、聚冷器(12)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有聯動開關(1)、水龍頭操作機構(2)、冷水出水管(3)、熱水出水管(4)、冷水進水管(5)、熱水進水管(6)、聚熱器(8)、制熱晶片(9)、製冷晶片(10)、單向導熱膜(11)、聚冷器(12)、殼體(15)及其控制器(16),其中聚熱器(8)、聚冷器(12)固裝在殼體(15)下部的中空腔體內,冷水進水管(5)的一端與置於殼體(15)頂部的儲水罐相通,另一端與聚冷器(12)的進水口連接,冷水出水管(3)的一端與聚冷器(12)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操作機構(2)連接,熱水進水管(6)的一端與置於殼體(15)頂部的儲水罐相通,另一端與聚熱器(8)的進水口連接,熱水出水管(4)的一端與聚熱器(8)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操作機構(2)連接,製冷晶片(10)的冷麵與聚冷器(12)觸接,制熱晶片(9)與聚熱器(8)觸接,單向導熱膜(11)置於製冷晶片(10)的熱面與聚熱器(8)之間,聯動開關(1)通過控制器(16)與制熱晶片(9)及製冷晶片(10)連接。製冷晶片(10)聚冷器(9),單向導熱膜(11)散熱器(12)之間,聯動開關(1)通過控制器(16)與製冷晶片(10)連接。
上述聚熱器(8)包括有四個聚熱器(8A、8B、8C、8D),制熱晶片(9)包括有若干個,製冷晶片(10)包括有若干個,單向導熱膜(11)包括有若干個,聚熱器(8A、8B、8C、8D)通過中間連接管(7)並排串接或並接,聚冷器(12)置於聚熱器(8B、8C)之間,若干個制熱晶片(9)分別置於聚熱器(8A、8B)之間及聚熱器(8C、8D)之間,若干個製冷晶片(10)分別置於聚冷器(12)的兩側,且其冷麵與聚冷器(12)觸接,若干個單向導熱膜(11)分別置於製冷晶片(10)的熱面與聚熱器(8B)之間及置於製冷晶片(10)與聚熱器(8C)之間。本實施例中,為使其結構儘可能簡單,又能滿足使用要求,上述聚熱器(8)包括有四個聚熱器(8A、8B、8C、8D),制熱晶片(9)包括有兩個制熱晶片(9A、9B),製冷晶片(10)包括有兩個製冷晶片(10A、10B),單向導熱膜(11)包括有兩個單向導熱膜(11A、11B),聚熱器(8A、8B、8C、8D)通過中間連接管(7)並排串接,聚冷器(12)置於聚熱器(8B、8C)之間,制熱晶片(9A)置於聚熱器(8A、8B)之間,制熱晶片(9B)置於聚熱器(8C、8D)之間,製冷晶片(10A、10B)置於聚冷器(12)的兩側,單向導熱膜(11A)置於製冷晶片(10A)與聚熱器(8B)之間,單向導熱膜(11B)置於製冷晶片(10B)與聚熱器(8C)之間。
為確保進入聚熱器(8)、聚冷器(12)內的水能進行充分的熱交換,上述聚熱器(8)、聚冷器(12)內設有由若干交錯筋板(14)阻隔的遷回水道(13)。其中聚熱器(8)、聚冷器(12)通過壓鑄和亞弧焊工藝製作而成。
上述聯動開關(1)包括有開關K1、K2,開關K1、K2通過控制器(16)分別與制熱晶片(9)及製冷晶片(10)連接。
上述制熱晶片(9)為半導體制熱元件,製冷晶片(10)為半導體製冷元件。
上述水龍頭操作機構(2)與聯動開關(1)連接。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如需飲用冷水,則按下製冷開關,閉合電源,用戶操作冷水水龍頭操作機構(2)時,帶動聯動開關(1)中的K2同時閉合,控制器(16)中的製冷控制電路通過K2被接通,向製冷晶片(10)供電,分水池中的水通過冷水進水管(5)進入聚冷器(12),製冷晶片(10)的冷麵將經過聚冷器(12)迂迴水道的水降溫,冷水直接由冷水出水管(3)經水龍頭流出,供用戶使用。製冷晶片(10)的熱面通過單向導熱膜(11)將熱量傳遞給聚熱器(8)中的聚熱器(8B)和聚熱器(8C)。聚熱器(8B)和聚熱器(8C)既是製冷系統的散熱器,又是加熱系統的加熱器。
如需飲用熱水,同理,按下加熱開關,閉合電源,操作熱水水龍頭操作機構(2)時,帶動聯動開關(1)中的K1同時閉合,控制器(16)中的制熱控制電路通過K1被接通,向制熱晶片(9)供電,分水池中的水通過熱水進水管(6)進入聚熱器(8D)、再經內部連接管道依次進入聚熱器(8C)、聚熱器(8B)、聚熱器(8A),經聚熱器(8)內的迂迴水道加熱後,直接由熱水出水管(4)經水龍頭流出,供用戶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有聯動開關(1)、水龍頭操作機構(2)、冷水出水管(3)、熱水出水管(4)、冷水進水管(5)、熱水進水管(6)、聚熱器(8)、制熱晶片(9)、製冷晶片(10)、單向導熱膜(11)、聚冷器(12)、殼體(15)及其控制器(16),其中聚熱器(8)、聚冷器(12)固裝在殼體(15)下部的中空腔體內,冷水進水管(5)的一端與置於殼體(15)頂部的儲水罐相通,另一端與聚冷器(12)的進水口連接,冷水出水管(3)的一端與聚冷器(12)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操作機構(2)連接,熱水進水管(6)的一端與置於殼體(15)頂部的儲水罐相通,另一端與聚熱器(8)的進水口連接,熱水出水管(4)的一端與聚熱器(8)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操作機構(2)連接,製冷晶片(10)的冷麵與聚冷器(12)觸接,制熱晶片(9)與聚熱器(8)觸接,單向導熱膜(11)置於製冷晶片(10)的熱面與聚熱器(8)之間,聯動開關(1)通過控制器(16)與制熱晶片(9)及製冷晶片(10)連接。製冷晶片(10)聚冷器(9),單向導熱膜(11)散熱器(12)之間,聯動開關(1)通過控制器(16)與製冷晶片(10)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其特徵在於上述聚熱器(8)包括有四個聚熱器(8A、8B、8C、8D),制熱晶片(9)包括有若干個,製冷晶片(10)包括有若干個,單向導熱膜(11)包括有若干個,聚熱器(8A、8B、8C、8D)通過中間連接管(7)並排串接或並接,聚冷器(12)置於聚熱器(8B、8C)之間,若干個制熱晶片(9)分別置於聚熱器(8A、8B)之間及聚熱器(8C、8D)之間,若干個製冷晶片(10)分別置於聚冷器(12)的兩側,且其冷麵與聚冷器(12)觸接,若干個單向導熱膜(11)分別置於製冷晶片(10)的熱面與聚熱器(8B)之間及置於製冷晶片(10)與聚熱器(8C)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其特徵在於上述聚熱器(8)包括有四個聚熱器(8A、8B、8C、8D),制熱晶片(9)包括有兩個制熱晶片(9A、9B),製冷晶片(10)包括有兩個製冷晶片(10A、10B),單向導熱膜(11)包括有兩個單向導熱膜(11A、11B),聚熱器(8A、8B、8C、8D)通過中間連接管(7)並排串接,聚冷器(12)置於聚熱器(8B、8C)之間,制熱晶片(9A)置於聚熱器(8A、8B)之間,制熱晶片(9B)置於聚熱器(8C、8D)之間,製冷晶片(10A、10B)置於聚冷器(12)的兩側,單向導熱膜(11A)置於製冷晶片(10A)與聚熱器(8B)之間,單向導熱膜(11B)置於製冷晶片(10B)與聚熱器(8C)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其特徵在於上述聚熱器(8)、聚冷器(12)內設有由若干交錯筋板(14)阻隔的迂迴水道(1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其特徵在於上述聯動開關(1)包括有開關K1、K2,開關K1、K2通過控制器(16)分別與制熱晶片(9)及製冷晶片(10)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制熱晶片(9)為半導體制熱元件,製冷晶片(10)為半導體製冷元件。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其特徵在於上述水龍頭操作機構(2)與聯動開關(1)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直冷直熱式冷熱飲水機。包括有聯動開關(1)、水龍頭操作機構(2)、冷水出水管(3)、熱水出水管(4)、冷水進水管(5)、熱水進水管(6)、聚熱器(8)、制熱晶片(9)、製冷晶片(10)、單向導熱膜(11)、聚冷器(12)、殼體(15)及其控制器(16)。本實用新型中的製冷晶片(10)的熱面採用通過單向導熱膜(11)將熱量傳遞給聚熱器(8B)和聚熱器(8C)的結構,由於聚熱器(8B)和聚熱器(8C)既是製冷系統的散熱器,又是加熱系統的加熱器,故節能,省電。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製冷和加熱系統均不需要溫控器或NTC等溫度控制裝置,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無需冷卻風扇,因而其工作過程安靜。本實用新型僅在用戶需要冷、熱水時相應的製冷及加熱系統才工作,故節能省電,且冷、熱水隨時取用,無需等待,冷、熱水取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J31/00GK2568092SQ0227142
公開日2003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2日
發明者張玉恆, 康曉紅 申請人:廣東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