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哨子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8:53:21 16
專利名稱:電子哨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發聲器具,適用於交通指揮、工地指揮、體育比賽等需用口吹哨子的場所。
目前使用的口吹哨子,通過口吹發聲,時間一長就很費力累人,尤其是在室外長時間使用,就會吸入大量廢氣和有害氣體,影響身體健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電子哨子,用以取代口吹哨子,減輕勞動強度,避免吸入有礙健康的有害氣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低音頻振蕩器產生的低音頻信號對音頻振蕩器產生的音頻信號進行調製,調製後的雙音頻混頻信號經功率放大、並由變壓器升壓後耦合至蜂鳴器,從而發出哨子聲。同時,在蜂鳴器的輸出口上裝一可調式諧振腔,以調節輸出音頻的諧波頻率,取得滿意的哨子聲。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原理線路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型圖,其中a為其不使用狀態;b為其使用狀態。
由
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有由虛線框出的由電池E、開關K組成的電源1、由低音頻振蕩電路IC1、電容C1及電阻R1組成的低音頻振蕩器2、由音頻振蕩電路IC2、電容C2、電阻R2、R3組成的音頻振蕩器3、由大功率電晶體BG、變壓器L1、L2及蜂鳴器Y組成的放大發聲器4,且電源1、低音頻振蕩器2、音頻振蕩器3、放大發聲器4依次串聯。圖2中,5為可伸縮調節的圓筒形諧振腔,它通過螺紋套在圓筒形殼體6上的蜂鳴器輸出口,殼體6上還有與電源開關K連接的按鈕7。當按鈕7按下時,開關K導通,電池E開始供電,低音頻振蕩器2產生低音頻信號,該信號輸入到音頻振蕩器3,對後者產生的音頻信號進行調製,調製後的雙音頻混頻信號輸入到大功率電晶體BG的基極,經放大後再由變壓器L1、L2升壓後耦合至蜂鳴器Y,產生哨子聲,最後通過諧振腔5的伸縮調節來調節音頻的諧振頻率,以調節哨子聲至最佳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於交通路口、施工工地、體育場館、學校操場等場所進行交通指揮、工地指揮、體育比賽、體育課操練等活動,能取代口吹哨子,且能省力,益於健康。
權利要求1.一種電子哨子,其特徵在於其電子線路包括依次串聯的由電池E、開關K組成的電源1、由低音頻振蕩電路IC1、電容C1及電阻R1組成的低音頻振蕩器2、由音頻振蕩電路IC2、電容C2、電阻R2、R3組成的音頻振蕩器3、由大功率電晶體BG、變壓器L1、L2及蜂鳴器Y組成的放大發聲器4,其外殼為一圓筒形殼體6,上有按鈕7與電子線路的開關K相連,另有可伸縮調節的諧振腔5通過螺紋套在殼體6上的蜂鳴器輸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哨子,其特徵在於包括由依次串聯的電源1、低音頻振蕩器2、音頻振蕩器3、放大發聲器4構成的電子線路以及由圓筒形可伸縮調節的諧振腔5、殼體6、按鈕7連成一體的外殼,當電源接通後,其電子線路產生電子哨聲,可取代口吹哨子,用於交通指揮、工地指揮、體育比賽等需用哨子的場所。
文檔編號G10K9/00GK2321091SQ9822331
公開日1999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8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24日
發明者楊東根, 張忠瑛, 任啟祥 申請人:上海無線電二十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