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嶽麓書院門前對聯(為何湖南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2023-06-16 21:31:46 4
文/加貝
為何湖南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從3副對聯可以看出,不是浪得虛名
湖南,省會長沙,地處我國西南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好地方。關於湖南人有三副對聯流傳至今,描寫的是湖南人到底有多厲害。
第一幅:唯楚有才,於斯為盛。這副對聯出自嶽麓書院,清朝嘉慶年間,逢袁明曜出任嶽麓書院院長,人們請其撰寫門聯,袁明曜提了上聯唯楚有才請諸生應對,眾人還在沉思中,一位名叫張中階的到了,聽到人們口中不停念叨的上聯,脫口而出於斯為盛。
於是,這幅流傳百年的門聯由此而成。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楚國人才輩出,而在這裡(湖南)更是多。這兩句話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湖南人的傲氣。
事實上,在清朝以前,湖南並沒有出多少名人,比較有名的有屈原和賈誼。而這兩人仔細追究並不能算是湖南人,因為他們只是被流放到湖南地界,真正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有蔣琬、歐陽詢、懷素、李夢陽、王夫之等。唐代是詩歌發展的一個高峰,但那麼多出名的詩人中也找不出來幾個湖南人。
宋代同樣如此,眼看著隔壁老表江西出了晏殊、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朱熹等宰相名人。也比不上親兄弟湖北。康熙年間湖南設行省,在此之前,湖南考生要跨過長江不遠千裡去武昌考試。左宗棠考進士那年,湖南只有14個名額,要想中的代表著要擠進湖南的前十四名。但自陶澎之後,湖南人就像開了掛一般一茬接著一茬名垂青史。
陶澎可以說是第一個做到大官的湖南人,官拜兩江總督,生前威望甚高。當時的兩江一代是清朝財賦、鹽糧的主要來源地,一個漢人能做到這個位置,難如登天,但是陶澎做到了,他還為清朝挖掘了大批湖南的才子,堪稱大清第一伯樂。
胡林翼七歲那年,被陶澎看中,招來做了女婿,在兩江總督任上,發掘了林則徐,推薦其為他的接班人。左宗棠二十七歲那年,又被陶澎看中,硬結為親家,除此之外他們還算是同鄉。
當年太平天國運動發起,洪秀全為湖南人名垂青史做了神助攻。
當時的清朝內部腐朽,八旗弟子整天只知吃喝玩樂,耍威風,要靠他們維護清政府統治,清政府恐怕早早就不存在了。這時曾國藩、羅澤南這些書生們,從湖南民間組織民兵,扎硬寨、打死仗,強勢將太平軍一點一點攻下,維護了社會穩定和清朝的統治。無湘不成軍的說法也是從那時開始流傳,湖南人,做到督撫的不計其數。
清末年間,一位湘潭學子到江浙講學。江浙自古就是才子輩出的地方,數不清的進士、狀元出自這裡,這裡的學子對待這位外來人無不傲慢,為了知道他學問的深淺,故意出一系列問題拷問他,面對那些人的試探,這位名叫王闓運的湖南人做出一副對聯回應: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
這副對聯聽起來口氣挺大的,不過也是事實,當時的清朝如果不是曾左彭胡這些湖南人,早已崩盤。說起這位王闓運,也是一位風雲人物,曾經做過曾國藩的幕僚,但因其對帝王之道甚為痴迷,妄想著曾國藩做了皇帝自己做國師,奈何人家曾國藩壓根不上他這賊船。
沒得辦法,空有一身學問。他培養了一個弟子,名叫楊度。說起這位楊度,也是近代史上一位奇人,參與過公車上書、維新變法等活動,後來擁袁世凱稱帝,在後來擁傅儀復闢。之後在上海賣字畫,與杜月笙又有些許關係。最後被周恩來發展為中共黨員。
楊度另一為人所知的著作便是《湖南中國說》。詩歌最後有一句,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這句詩對處於當時時代背景下的青年人有莫大的鼓舞作用,對湖南人而言,這句話的保質期是沒有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