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食用的快餐碗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1:06:41 1
專利名稱:一種可食用的快餐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次性使用的餐飲用具,也涉及包裝容器。
通常,用於包裝快餐、速食類的包裝物往往兼作一種容器來使用,用作碗、盒、筒、盆罐。它的材料主要選用塑料和紙。其缺點是廢棄物量大,汙染嚴重,尤其是塑料材料的製品,降解困難業已造成嚴重公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可食用的快餐碗,即碗具或包裝速食食品的盒、容器用可以食用的材料製作,從而將廢棄物的量降低到最低程度。碗具本身可以食用,只剩因衛生的要求而設置外包裝紙,最後成為廢棄物。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和要求是這樣的。一般碗具應具有一定的強度,一定程度的耐水性,和承受溫度變化的性能,要求其使用狀態能維持一段時間。其次在保證可食用的前提下,儘量考慮到營養性、工藝性和絕對的安全性。因而原料主要是採用糧食和生物營養素。包括澱粉、粗蛋白、有機鈣、胺基酸和若干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聚糖纖維。通過配製、交換、聚合的糊化過程使澱粉中的支鏈和直鏈結構得到調整,其中直鏈澱粉分子由無序的亞穩態變為有序的穩態結晶過程中得到調整控制,利用水解珍珠粉的鈣離子及其衍生物與澱粉蛋白質偶合,加上輔料和醮膠製作製成食用膠網,然後壓鑄成型。
這種可食用的快餐碗,包括碗身、碗底,其特徵在於全碗由可食性物料製作其碗壁層由四個結構層構成,從裡到外依次為緻密層、內防水層、膠網層、外防水層,相互結合在一起。在碗外的外防水層表面上還設有一保護用的紙質層。
所說的快餐碗上還設有碗蓋,其結構與碗壁相同。
這種碗與「康師付」「滿家鄉」碗形快速面包裝比較,因其碗本身由可食性物料製成可以食用,因此可以減少環境汙染,相比之下,它更加適合於交通、旅遊等公眾場合一次性就餐使用,剩下的外包裝紙量少,回收方便,也比較容易降解。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是帶蓋的快餐碗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不帶蓋的方便麵碗示意圖。
圖3是盒形速食餐盒。
參見附
圖1、2、3。作為碗具,均可用作盛器,於其內置方便麵,泡開後即可食用麵條,用畢可以將碗盒一起吃掉。它們經過泡熱之後,雖然有一定的強度,但已可以食用,或成餅,或切絲,可隨意而為。其壁層從裡到外為四層,最外面一層是紙質層4作為保護套層,是為了衛生起見而設。裡面的四層結構最裡面的是緻密層5,選用珍珠粉鈣離子和葡甘露聚糖構成,受熱時自然形成一層緻密層,起加強防水浸作用;向外第二層是內防水層6,主要由不溶於水的生物纖維和可食性樹脂組成;向外第三層是膠網層7,它是骨架層,它由玉米澱粉、多糖纖維、粘合劑組成;外層的外防水層8主要是由不溶水的可食性樹脂組成,例如聚維酮。
圖1中1是碗身,2是碗底,3是碗蓋,它既可作為碗具使用,又可以作為包裝容器使用,如裝速食麵條。碗壁層A所示部分通過放大圖的形式表示了層式結構的組成特徵。
實施例給出的可食用珍珠玉米快餐碗一種成品,可保證在-30°-+120°範圍內使用,在100°開水裝滿試驗可維持3小時不變形。成品作適當的防腐處理可保持18個月的貨架期。顯然,按照這種結構方案,其保護的範圍將延及用作速食包裝容器和餐飲用具的各種碗、盒、筒、盆、罐、杯等。圖2所示的例子其結構與
圖1相似,只是少了一個蓋子,蓋口用紙質包裝加固後同樣可以用來裝速食麵類乾燥的食品。圖3是一個帶蓋的盒式速食餐盒的例子。
權利要求1.一種可食用的快餐碗,包括碗身、碗底,其特徵在於全碗由可食性物料製作,其碗壁層由四個結構層構成,從裡到外依次為緻密層(5),內防水層(6),膠網層(7),外防水層(8),相互結合在一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餐碗,其特徵在於碗上設有碗蓋(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餐碗,其特徵在於在碗外的外防水層表面上還設有一保護用的紙質層(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碗具或包裝容器的快餐碗。它為碗式盛器形狀,其碗用糧食和生物營養素製成,可食用,其碗壁結構由緻密層、內防水層、膠網層、外防水層等四層結合在一起,碗體外面採用紙質層保護包裝以保證衛生。從而解決了現有紙盒及塑料碗造成廢棄物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它可廣泛用於交通,旅遊等公眾場合的快餐盒包裝或一次性盛器使用。
文檔編號A23P1/00GK2257138SQ96206979
公開日1997年7月2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19日
發明者王欽壽 申請人:王欽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