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聲能發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4:46:11 2
專利名稱:電聲能發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聲能發聲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能發聲領域,具體指一種具有片狀結構前蓋的電聲能發聲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多地使用移動通信設備,例 如可攜式電話、能上網的可攜式電話、個人數字助理、手提電腦、膝上型計算機、圖形輸入卡 或能夠通過公共或專用通信網絡進行通信的其他設備。上述設備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了集 成在其上的音頻元件的製造工藝、功耗和小型化方面的改進。 請參圖1所示,為相關結構的電聲能發聲器,其包括盆架200 、收容於盆架 200 內的發聲器主體300 、蓋接於盆架200 上的前蓋100 。發聲器主體300 包 括磁碗(未顯示)、容置於磁碗內的永磁體、永磁體上設有極片、設置在永磁體與磁碗之間 的音圈,與音圈連接的振膜。盆架200 的底部設有實現與外部電路相連的電路板,音圈的 進、出線穿出盆架200 上設有的孔與電路板相連。在電路板上通入交變音頻電流時,音圈 在磁間隙內受到交變的推動力,產生交變運動,從而帶動振膜振動,發出聲音。 通常,現有前蓋100 通過衝壓工藝成型,各部分厚度均勻一致,如圖1所示它由 中心部分的透聲孔120 及邊緣部110 構成,透聲孔120 與邊緣部110 在透聲方向 上水平一致,則勢必將佔用振膜一定的振幅空間影響聲學性能,而且也無法減輕整體發聲 器重量,邊緣部IIO 在受外力作用下易變形;在目前發聲器向超小超薄方向發展的情況 下,這種結構越來越受內外部使用空間的限制,它無法滿足超低高度,預留更多有效聲學空 間的要求,因此實有必要對相關結構的微型發聲器進行改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解決現有發聲器中前蓋高度高,無法滿足超低高度,預留更多有
效聲學空間的要求,而提出一種新型的具有片狀結構前蓋的電聲能發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電聲能發聲裝置,包括設有收容孔的盆架,位於收容孔內的發聲器
本體,蓋接於盆架上的前蓋,前蓋朝發聲器本體方向為內表面,相反方向為上表面,前蓋由
中心部分的透聲孔與圍繞形成透聲孔的邊緣部構成,其中透聲孔的上表面與邊緣部的上表
面處於同一水平面,邊緣部的內表面朝透聲孔方向逐漸凹陷以形成空腔,空腔的寬度也相
應的變窄,空腔與透聲孔貫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邊緣部向中心部分逐漸變薄。 邊緣部內表面朝透聲孔方面傾斜。 本實用新型電聲能發聲裝置,對蓋接盆架上的前蓋結構改良,前蓋由中心部分的 透聲孔與邊緣部構成,其中前蓋呈板狀,透聲孔的上表面與邊緣部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 面,邊緣部的內表面朝透聲孔方向逐漸凹陷以形成空腔。使得整體發聲裝置輕薄化,在受外 部越來越小的使用空間限制下,它滿足超低高度,預留更多有效聲學空間的要求,受外力壓迫不易變形,有利於發聲裝置向微型化發展。
圖1是現有技術揭示的發聲器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另一視角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前蓋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圖2-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包括設有環形收容孔的盆架200、蓋接 於盆架200的前蓋100及位於盆架200內的發聲器主體300 ;發聲器主體300包括磁路系 統(未顯示)和振動單元,其中振動單元包括振膜和與振膜相連的音圈;磁路系統包括收容 於盆架200內的磁碗、容置於磁碗內的永磁體和極片,磁路系統設有磁間隙,所述振動音圈 懸置於此磁間隙中。盆架的底部設有實現與外部電路相連的電路板,音圈的進、出線穿出盆 架上設有的孔與電路板相連。在電路板上通入交變音頻電流時,音圈在磁間隙內受到交變 的推動力,產生交變運動,從而帶動振膜振動,發出聲音。圖中前蓋100由位於中心部分的 透聲孔120與圍繞形成透聲孔的邊緣部110構成,一般情況下前蓋100上除透聲孔120的 部分皆為邊緣部110,其前蓋100面對外界的表面為外表面,既外表面圖標101,相對的蓋接 盆架200朝向發聲器主體300的表面為內表面102。 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前蓋結構放大示意圖。前蓋100整體形 狀大致呈板狀,由中心部分的透聲孔120與圍繞形成透聲孔120的邊緣部110構成;由於透 聲孔120實質是孔,把面對外界的假設面定義為上表面121,相對面對發聲器主體300的假 設面為內表面122 ;同理,邊緣部的上表面為111,內表面為112。其中透聲孔120的上表面 121與邊緣部110的上表面111處於同一水平面,除四角上的安裝孔沒有臺階,邊緣部110 的內表面112朝透聲孔120方向逐漸凹陷以形成空腔,空腔的寬度也相應的變窄,空腔與透 聲孔120貫通,也就是說所述邊緣部110向中心部分逐漸變薄,其內表面112朝透聲孔120 方面傾逐漸斜,形成一個環形的傾斜面,不僅進一步減輕前蓋100的重量,也為盆架內部節 省更多空間,使得整體發聲裝置輕薄化,在受外部越來越小的使用空間限制下,它滿足超低 高度,預留更多有效聲學空間的要求。使發聲裝置製造的越來越輕薄,而且板狀結構受外力 壓迫不易變形,有利於發聲裝置向微型化發展。整個發聲器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 元件體積小,不佔空間,有利於產品的微型化。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在此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改進,但這些均屬於本實用 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電聲能發聲裝置,包括設有收容孔的盆架,位於收容孔內的發聲器本體,蓋接於盆架上的前蓋,前蓋朝發聲器本體方向為內表面,相反方向為上表面,前蓋由中心部分的透聲孔與圍繞形成透聲孔的邊緣部構成,其特徵在於透聲孔的上表面與邊緣部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面,邊緣部的內表面朝透聲孔方向逐漸凹陷以形成空腔,空腔的寬度也相應的變窄,空腔與透聲孔貫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聲能發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邊緣部向中心部分逐漸 變薄。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聲能發聲裝置,其特徵在於邊緣部的內表面朝透聲孔方 面傾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能發聲領域,具體指一種具有片狀結構前蓋的電聲能發聲裝置,包括設有收容孔的盆架,位於收容孔內的發聲器本體,蓋接於盆架上的前蓋,前蓋由中心部分的透聲孔與圍繞形成透聲孔的邊緣部構成,其中前蓋呈板狀,透聲孔的上表面與邊緣部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面,邊緣部的內表面朝透聲孔方向逐漸凹陷以形成空腔,使得整體發聲裝置輕薄化,在受外部越來越小的使用空間限制下,它滿足超低高度,預留更多有效聲學空間的要求,受外力壓迫不易變形,有利於發聲裝置向微型化發展。
文檔編號H04R9/02GK201467434SQ20092013331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6日
發明者許騫, 賀晶 申請人:瑞聲聲學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聲光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