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0:27:21 3
專利名稱: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
背景技術:
文胸肩帶扣一般分為「8」字扣合「9」字扣,「8」字扣負責調整肩帶的長度,而9字扣負責連接胸罩,但無論是「8」字扣還是「9」字扣,要將其安裝到肩帶上是較為麻煩的,需要將肩帶穿來穿去,而且在穿帶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縫紉工序,導致扣體的安裝效率非常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極大地加快了扣體與肩帶的裝配速度,簡化裝配工序的文胸肩帶扣。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包括有肩帶扣本體,肩帶扣本體為E形。E形肩帶扣本體分為上臂體、中臂體和下臂體,上臂體與中臂體之間、中臂體與下臂體之間都設有帶槽,在E形肩帶扣本體的上臂體和下臂體的末端都設有內彎鉤,內彎鉤鉤尖與中臂體末端之間設有穿入口。中臂體的伸出末端為箭頭狀,箭頭狀伸出末端的兩側菱角距離比兩內彎鉤之間的間隙寬度大。上臂體上側壁和下臂體下側壁朝E形肩帶扣本體開口的一段都向遠離中臂體的方向傾斜。採用本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穿帶前把縫紉的工序做好,即做好包住扣體的帶環部分,然後就可以直接把帶環以及肩帶同時套進本E形肩帶扣上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扣進後,由於內彎鉤以及中臂體的伸出末端的存在,可避免了帶環以及肩帶從E形肩帶扣上脫離。
圖1為本發明文胸肩帶調節扣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為代替傳統「8」字形文胸肩帶調節扣的新型E形肩帶調節扣,包括有肩帶扣本體I,肩帶扣本體I為E形。E形肩帶扣本體I分為上臂體11、中臂體12和下臂體13,上臂體11與中臂體12之間、中臂體12與下臂體13之間都設有帶槽,分別為上帶槽21和下帶槽22,在穿接肩帶時,需要將肩帶上的帶環穿進中臂體12,以及將肩帶穿過上帶槽21、跨過中臂體12、再穿過下帶槽22,所以要求上帶槽21和下帶槽22的寬度A與肩帶兩倍厚度相當,在E形肩帶扣本體I的上臂體11和下臂體13的末端都設有內彎鉤3,內彎鉤鉤尖31與中臂體伸出末端121之間設有穿入口,其中上穿入口 41為左聞右低結構,下穿入口 42為左低右聞結構,兩穿入口的寬度D約為1. 2mm,它們作用是供肩帶穿進而用的,中臂體12的伸出末端121為箭頭狀,箭頭狀伸出末端121的兩側菱角122距離B比兩內彎鉤之間的間隙寬度C大,菱角122與內彎鉤鉤尖31的水平距離L約為1. 7_,中臂體12的伸出末端121造成箭頭狀是為了使帶有彈性的帶環穿進後,向兩側頂開帶環,使帶環朝內彎鉤3的一側被撐開,保證帶環穿進後始終被內彎鉤3勾住,避免其從穿入口脫離,上臂體11和下臂體13的內側壁朝E形肩帶扣本體I開口的一段111、131都向遠離中臂體12的方向傾斜,避免肩帶從E形肩帶扣本體I上意外鬆脫。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包括有肩帶扣本體,其特徵在於肩帶扣本體為E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其特徵在於E形肩帶扣本體分為上臂體、中臂體和下臂體,上臂體與中臂體之間、中臂體與下臂體之間都設有帶槽,在E形肩帶扣本體的上臂體和下臂體的末端都設有內彎鉤,內彎鉤鉤尖與中臂體末端之間設有穿入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其特徵在於中臂體的伸出末端為箭頭狀,箭頭狀伸出末端的兩側菱角距離比兩內彎鉤之間的間隙寬度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其特徵在於上臂體上側壁和下臂體下側壁朝E形肩帶扣本體開口的一段都向遠離中臂體的方向傾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E形文胸肩帶調節扣,包括有肩帶扣本體,肩帶扣本體為E形,E形肩帶扣本體分為上臂體、中臂體和下臂體,上臂體與中臂體之間、中臂體與下臂體之間都設有帶槽,在E形肩帶扣本體的上臂體和下臂體的末端都設有內彎鉤,內彎鉤鉤尖與中臂體末端之間設有穿入口,中臂體的伸出末端為箭頭狀,箭頭狀伸出末端的兩側菱角距離比兩內彎鉤之間的間隙寬度大,採用本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穿帶前把縫紉的工序做好,即做好包住扣體的帶環部分,然後就可以直接把帶環以及肩帶同時套進本E形肩帶扣上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扣進後,由於內彎鉤以及中臂體的伸出末端的存在,可避免了帶環以及肩帶從E形肩帶扣上脫離。
文檔編號A41F1/04GK103005756SQ2012105414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何志煒 申請人:何志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