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0:35:41 2
專利名稱: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目前發動機技術的日益改進,電控技術在發動機上應用越來越廣,因此,發動機上的電子元件也逐漸增多,由此而來的是各電子元件上的導線也逐漸增多,這樣,各電子元件上的導線的固定也逐漸的成了當前影響發動機正常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發動機上的導線束的固定也成為許多人研究的問題。由於導線束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硬性的固定在發動機上,但是又要求很好的將其在發動機上進行固定,以避免與其他零件纏繞,以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如象共軌發動機上噴油器線束的固定,對於將噴油器安裝在搖臂罩內部的發動機來說,既要求將導線束從氣缸蓋內引出,很好的進行固定,由於在氣缸蓋內有機油,所以在進行導線束固定的同時還要考慮其密封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它不僅能夠實現對發動機上的噴油器的導線束的良好固定,而且能夠保證氣缸蓋內機油的良好密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涉及發動機的氣缸蓋體,氣缸蓋體上平面設有凹坑,所述氣缸蓋體的進氣側上還設有連通凹坑和氣缸蓋體側壁外側的通孔,通孔內密封固定有的堵塞,堵塞上固定有噴油器線束,噴油器線束與堵塞之間為密封設置。
做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堵塞通過螺栓固定在通孔內。
做為另一種優選出方式,堵塞為由耐油耐高溫的工程塑料製成的圓形堵塞。
做為另一種優選出方式,所述堵塞與通孔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
採用上述結構的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由於是將導線束通過氣缸蓋側壁上的通孔內引出並同時對通孔進行密封固定,因此,該裝置在保護和固定導線束的同時,也保證了氣缸蓋上機油的密封,並且,導線束為在氣缸蓋上的側壁處引出,不僅便於將回油管和導線束同時固定,避免了導線束和油管之間的相互纏繞,使發動機的整機顯得更加整齊,以有得發動機的正常工作。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為涉及發動機的氣缸蓋體1,在氣缸蓋體1的上平面設有凹坑11,該凹坑11可為是氣缸蓋在鑄造時形成的鑄造坑,也可以是在氣缸蓋上另外加設的凹坑,在氣缸蓋體1的進氣側設有連通凹坑11和氣缸蓋體1側壁的外側的通孔12,在通孔12內固定設有堵塞2,堵塞2上固定設有噴油器線束3,堵塞2與通孔12之間密封固定,同樣,噴油器線束3和堵塞2之間也為是密封設置。為了在使用和安裝固定時的方便,可以將堵塞2通過螺栓5固定在通孔12內,並且,堵塞2可為採用耐油耐高溫的工程塑料製成的圓形堵塞,以提高其的使用壽命,並可以通過在堵塞2與通孔12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4,以增強本裝置對發動機氣缸蓋上的機油的密封性能。
本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在保護和固定噴油器導線束的同時,保證了氣缸蓋的密封,避免了導線束和油管之間的相互纏繞,有利於發動機的正常工作。
權利要求1.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涉及發動機的氣缸蓋體(1),氣缸蓋體(1)的上平面設有凹坑(11),其特徵是所述氣缸蓋體(1)的進氣側還設有連通凹坑(11)和氣缸蓋體(1)側壁外側的通孔(12),通孔(12)內密封固定有的堵塞(2),堵塞(2)上固定有噴油器線束(3),噴油器線束(3)與堵塞(2)之間為密封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堵塞(2)通過螺栓(5)固定在通孔(12)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堵塞(2)為由耐油耐高溫的工程塑料製成的圓形堵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堵塞(2)與通孔(12)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噴油器線束固定裝置,涉及發動機的氣缸蓋體,氣缸蓋體上平面設有凹坑,所述氣缸蓋體的進氣側還設有連通凹坑和氣缸蓋體側壁外側的通孔,通孔內密封固定有的堵塞,堵塞上固定有噴油器線束,噴油器線束與堵塞之間為密封設置。本實用新型在固定發動機上的噴油器導線束的同時,保證了對氣缸蓋上機油的密封,避免了導線束和油管之間的相互纏繞,便於發動機的正常工作。
文檔編號F02M51/06GK2866884SQ20062008068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4日
發明者張英, 李昌信 申請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