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諜戰經典小說(諜戰屆的武俠小說)
2023-06-06 01:09:25 2
我始終覺得麥家的小說《解密》深受武俠小說的影響。天才,一定有血脈的傳承,以狗血的身份出生,機緣巧合地遇上各路高手名師指導,學習不費吹灰之力,不按常理出牌,奇招迭出,學成之後一鳴驚人,揚名天下。
絕世高手總是有對手的,這個對手可以是老師或者同學,他們各自背負著國讎家恨,只能拋下曾經的深切情誼,刀兵相向。
他們深知彼此的長處和短處,所以高手過招,步步為營,既惺惺相惜,又招招致命,最後兩敗俱傷,或者一方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把這個架構拎出來,再和《陸小鳳傳奇》、《射鵰英雄傳》或者《天龍八部》等武俠小說對比,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只是麥家很巧妙地選擇了一個大眾都不熟悉的領域——破譯密碼,加上我們都熟悉的歷史背景,那麼這個故事就變得有意思了。
《解密》講述了一個數學天才容金珍的生平,為我們揭開了一個不為人所熟知的世界:數學天才和破譯密碼。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兩個元素都是極為罕見的。從這點來看,這個題材的選擇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小說是以一個記者的身份和視角來講述故事的。除了「我"的第三人稱視角敘述之外,還穿插著容先生、鄭局長、嚴實等人的口述記錄,從不同角度不同人生階段講述了容金珍的故事。
01血脈傳承
容家世代是鹽商,家財萬貫。容金珍的祖母容幼英人稱」容算盤「,自幼聰慧過人,尤其擅長計數和演算,精通八國語言,算命的瞎子說她連鼻頭都長著腦筋,是個九九八百一十年才能出一個的奇人。
在劍橋深造期間,她設計的數學橋只用了388枚鐵釘,因此獲得劍橋數學博士學位,而在她之前最好的成績是一個冰島人,用了561枚。至於和萊特兄弟一起造飛機這件事,讀者看看就好。
這樣一個能人,卻折在自己兒子手裡。兒子腦袋奇大,年近四十的容算盤因此難產而死。可她拼掉性命生下的兒子,卻是個無惡不作的敗家子,最後被一個煙花妓女捅死了,成了一個真正的大頭鬼。
大頭鬼死後,一位無名女子找到容家,聲稱肚子裡有他的遺腹子。同樣的慘劇再次發生,無名女子因為胎兒頭大難產去世,生下無依無靠的「大頭蟲」,日後改名為容金珍。
02名師教導
和所有的武俠小說一樣,主角一定身世悽慘,不是孤兒就是單親,如果還有個私生子的身份就齊活了。很可惜,我們的主角容金珍就是這樣的設定,所有的不幸都佔全了。
因為父親聲名狼藉,又一出生就剋死了母親,所以容家上下對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一個曾經和容家有淵源的老洋人和他親近。這個老洋人學貫中西,不但學得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還為容家修家譜,所以他深知大頭蟲的來歷。老洋人教他讀書寫字,算數解夢,所以大頭蟲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貴人。
老洋人自覺時日無多,便將大頭蟲託付給容家的另一個能人——大頭蟲的舅爺、N大校長小黎黎。在大頭蟲無師自通地推導出乘法守則後,小黎黎驚為天人,立即決定收養他,並取名為金珍。這是第二個貴人。
在小黎黎一家的用心培養下,金珍不斷跳級,以優異的成績考上N大,在這裡,他遇到了亦師亦友的希伊斯。這是第三位貴人。
03亦師亦友
希伊斯是波蘭貴族後裔,母親是猶太人。他也是一位數學天才,因為種種原因留在N大教學。自從金珍解開他的3道終極數學測試題後,他視金珍為入室弟子,毫無保留,傾囊相授。師生一起研發了數學棋,一度在國際上引起轟動。
不久後,希伊斯帶著一家老小去往X國,而容金珍因為數學天分突出,進入701部門開啟破譯密碼的事業。
04刀兵相向
棋瘋子的出現,引出了一部世間最難解的密碼——紫密。就連破譯界第一高手亞山也在它面前鎩羽而歸:老天給他留下的時間不足以破譯紫密。誰也想不到,這套密碼竟出自恩師希伊斯之手!
和武林高手一樣,容金珍看似對破譯密碼不用心,卻在私底下潛心用功,他不按常理出牌,無招勝有招,最終破譯了紫密。只有希伊斯知道容金珍有這個能力,而他確實也辦到了。往日的師徒情分,在二人的現有立場之上劃分得一乾二淨。
希伊斯料到這一天,所以早就備好了第二套方案——黑密。這是一套專門針對容金珍弱點的密碼,高手過招,招招斃命。這套黑密讓金珍陷入極其痛苦的境地。
就在金珍為破譯黑密走到第99步的時候,他出事了。一本記載著他的解密思想的筆記本丟失,金珍承受不住壓力瘋了。
而他的同事通過找回的筆記本,發現了破解黑密的重大線索,最後一舉破譯,成為功臣,安享晚年。
希伊斯參與製造的兩部高級密碼都被自己的弟子破譯,又因為之前與金珍有通信往來,被X國懷疑,最終在幽禁中去世。
05破譯界的武俠小說
小說的最後,引用了容金珍筆記本裡的大段文字,似乎預示著一切表象之下,還有更深的內涵。如果再往下剖析,有可能是超出邏輯的更離奇荒誕的故事了。
麥家在寫容金珍解高難度數學題和破譯紫密的過程中,通過旁人的的見聞,把金珍舉世無雙的天才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像武俠小說中的高手過招,往往是通過旁觀者各種目眩神馳、張口結舌的反應,來體現高手的武藝高強。在《解密》裡也是一樣,只是這種招式不是近身肉搏,而是思維的迸發,時間和空間距離上的較量和煎熬。
從軍17年、從事過情報工作的麥家,選擇這個題材無疑是十分明智的。他巧妙地把武俠小說的結構和諜戰的內容結合起來,開創了諜戰小說的先河。
莫言評價道,以前總覺得麥家的書只是一種類型化的作品,不夠嚴肅,但讀了之後被麥家書中塑造的人物所打動。他認為,如果一個作家能夠創造一種類型的文學,這個作家就是了不起的,那麼麥家應該是一個拓荒者,開啟了大家不熟悉的寫作領域。
原本這本書有100多萬字,因為種種原因前前後後被退稿17次,最終出版時,刪減到21萬字。1991年開始著手創作,11年後才正式出版,它是繼魯迅《阿Q正傳》、錢鍾書的《圍城》、張愛玲的《色戒》後唯一入選「企鵝經典」的中國當代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