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2:45:31 1
專利名稱:數位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數位相機一機承載多個鏡頭頭的裝置,尤其是能在滿足小巧便 攜的前提下提供專業的可以隨時更換鏡頭的多功能相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便攜相機構造是由一隻固定的鏡頭和感光元件組合而成。拍攝時只能在單 只鏡頭所能提供的功能範圍內進行拍攝。但是,很多情況下拍攝者需要更多的功能,是現在 的普通便攜相機不能提供的,例如鏡頭光學變焦範圍小,沒有專業的微距鏡頭、廣角鏡頭、 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和高質量的定焦鏡頭等。不能在具備方便攜帶的優點的同時,滿足拍 攝專業化的功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便攜相機不能滿足人們對拍攝功能的需求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 相機,該相機不僅具備便攜小巧的優點,而且能隨時切換不同功能的鏡頭,從而適應不同場 合,不同情況下的拍攝。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釆用的技術方案是在便攜相機中的鏡頭位置用圓柱型支 承架同時固定5種或更多種的鏡頭組,每組鏡頭前端設置獨立鏡頭蓋保護鏡頭,且只在該鏡頭
被選定並切換到與CCD同軸位置時葉片鏡頭蓋開啟,支架中部嵌入驅動齒輪組,由功能按扭發 出電信號傳給驅動齒輪組使整個圓柱型支承架承載多個鏡頭同時圍繞圓柱中軸旋轉,使被選 定的鏡頭組與感光元件CCD同軸對位組合,實現不同鏡頭間的切換。針對不同情況的需要,使 用者可以用功能按扭選擇切換不同功能的鏡頭進行拍攝,達到能夠適應不同拍攝需求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相機具備小巧便攜優點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更多專 業功能的需求,提高相機的整體性能,同時承載5種不同功能的專業鏡頭,並能隨意切換,免 去了換鏡頭時灰塵進入的可能,結構簡單,易於實現。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鏡頭控制電路原理圖。 圖2是相機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3是圖2的I一I剖視圖。
圖中l.區驅動齒輪組,2.葉片鏡頭蓋,3.功能按扭,4.高質量的定焦鏡頭組,5.廣 角鏡頭組,6.超廣角鏡頭組,7.長焦鏡頭組,8.微距鏡頭組,9.CCD感光元件,10.圓柱型 支承架,ll.支架中軸,12.相機機身。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功能按扭(3)、驅動齒輪組(1)、相應的葉片鏡頭蓋(2)相連。驅動齒輪組 (1)和葉片鏡頭蓋(2)並聯。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布置於相機機身(12)上的功能按扭(3)發出電信號,通過電路 傳導給驅動齒輪組(1)和相應的葉片鏡頭蓋(2)。驅動齒輪組(1)為根據所接收的電信號 選擇不同角度,驅動圓柱形支承架(10)為圓柱形實體圍繞支架中軸(11)轉動,使所選擇 的高質量的定焦鏡頭組(4)[或者是廣角鏡頭組(5)、超廣角鏡頭組(6)、長焦鏡頭組(7)、 微距鏡頭組(8)之一]同CCD感光元件(9)位置相對應,同時該鏡頭前端的葉片鏡頭蓋(2) 接收信號自動開啟,完成鏡頭切換動作。從而實現一機多鏡頭便捷切換的功能
在圖3所示的是圖2中I-I剖面,高質量的定焦鏡頭組(4)、廣角鏡頭組(5)、超廣角鏡頭 組(6)、長焦鏡頭組(7)、微距鏡頭組(8)五組鏡頭圍繞支架中軸(11)等距同圓排列布置 於圓柱形支承架(10)中。圓柱形支承架(10)承載著高質量的定焦鏡頭組(4)、廣角鏡頭 組(5)、超廣角鏡頭組(6)、長焦鏡頭組(7)、微距鏡頭組(8)五組鏡頭一體繞支架中軸(11) 轉動,以實現鏡頭切換。
權利要求1.一種數位相機,多組不同功能的鏡頭置於一臺便攜相機中,其特徵是多組不同鏡頭等矩同圓固定在圓柱形鏡頭支承架中,圓柱形支承架的中軸位置為可旋轉軸承,圓柱形支承架套在中軸軸承上,中軸固定在相機機體上,電動機及齒輪組與圓柱形支承架嚙合連接,感光元件CCD固定於圓柱形支承架的後方,與一組鏡頭同軸心對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位相機,其特徵是圓柱形支承架承載的多組不同的鏡頭前設 有各自獨立的葉片式鏡頭蓋,鏡頭蓋固定於圓柱形支承架上,鏡頭蓋開關電路與機體電路相 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位相機,其特徵是多組鏡頭法線平行於圓柱形支承架的中軸、 圍繞支承架中軸等距同圓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能夠切換不同功能鏡頭的數位相機。它是在便攜相機中的鏡頭位置用圓柱型支承架同時固定多組平行布置的鏡頭,每組鏡頭前端設置獨立鏡頭蓋保護鏡頭,且只在該鏡頭被選定並切換到與CCD同軸位置時葉片鏡頭蓋開啟,支架中部嵌入驅動齒輪組,由功能按鈕發出電信號傳給驅動齒輪組使整個圓柱型支承架承載多個鏡頭同時圍繞圓柱中軸旋轉,使被選定的鏡頭組與感光元件CCD對位組合,實現不同鏡頭間的切換。
文檔編號G03B17/12GK201015021SQ20072000241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22日
發明者鑠 周 申請人:鑠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