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齒距誤差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1:23:46
專利名稱:齒輪齒距誤差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驗齒輪齒距誤差的測量裝置。此裝置用於齒輪生產過程中或齒輪產品檢驗時的齒距類誤差項目的檢測。
齒輪是現代工業中重要的基礎零件之一,在其生產過程中和產品終結測量時都要進行精度檢查,齒距誤差是其中的重要檢查項目,在國家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標準(GB10095-88)中對齒距類誤差提出了明確的公差要求,該標準被列為強制執行的標準。
齒距誤差表徵了齒輪圓周方向各齒之間的分度均勻性,具有封閉性。以往的檢測方法之一是相對測量法。
以往相對測量法的測量姿態是這樣的在儀器測量滑座上安裝兩個測頭,兩小測頭均安裝在一直線導軌上,測量時,兩個測頭分別與齒輪上相鄰兩齒的同側齒廓接觸,每測完一個齒,測頭退出齒間,轉動齒輪至測頭進入下一個齒間,逐齒測完一周。這種測量狀態,測得的變化量為直線距離,稱之為弦長,而國標中齒距誤差的定義為弧長的變動量,因此以往的相對測量法測得的不是定義中的齒距誤差,而是齒距誤差的近似值,它不符合國標定義要求;另外,兩測頭與兩相鄰同側齒廓的接觸角不一致,定位誤差的影響不能全部消除,因此這種測量方式使測量精度受到很大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齒輪齒距誤差測量裝置,改變以往相對法不符合國標定義的測量姿態,減少測力,消除定位誤差的影響,提高測量結果的穩定性及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齒輪齒距誤差測量裝置包括萬能測齒儀,在萬能測齒儀上安裝了一條圓弧形導軌,圓弧形導軌上安裝兩個沿圓弧形導軌移動的可調測頭座,用於測頭在齒輪切向位置的調整,測頭座上裝有測頭徑嚮導軌座,測頭在測頭徑嚮導軌座中可做直線移動,用於測頭的徑向位置調節,兩個讀數測頭分別與測頭徑嚮導軌連接,讀數測頭輸出端與電感指示表的兩個通道相連,將測頭兩讀數值進行和差處理。
這種新型結構,採用一條圓弧形導軌,它代替了原有的直線形導軌,使得測頭由原來沿齒輪某點切線方向的調整變為沿著齒輪分度圓弧線方向的調整,確保測頭工作時處於向心姿態,這種測量姿態使測得值為分度圓附近弧長變化量,完全符合國標中關於齒距誤差的定義,同時兩個測頭與被測齒廓的接觸角完全一致,消除了定位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這項誤差,在原有方法中是一項較大的誤差,因此新的測量裝置使測量準確度得以明顯提高。除此之外,由於新的裝置在徑向和切向的調整相互獨立,還使得調整更為方便,測量效率得到提高。
圖1是齒輪齒距誤差測量裝置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1中5為圓弧形導軌,圓弧形導軌5的圓心安裝時與被測齒輪1的圓心重合,測頭座4可沿圓弧形導軌5作圓周方向移動,用於調節測頭座4在圓弧導軌5上的位置,以適用於測量不同齒數的齒輪,測頭2與測頭徑嚮導軌3連接,可沿測頭徑嚮導軌座6作半徑方向移動,用於調節測頭位置,使之處於齒輪分度圓附近,測頭杆7可圍繞其軸調節,使測杆軸線呈向心姿態,通過以上調整,使測量頭與被測齒輪1相鄰同側齒廓接觸,進行齒距誤差測量。
權利要求1.一種齒輪齒距誤差測量裝置,包括萬能測齒儀,其特徵在於在萬能測齒儀上安裝了一條圓弧形導軌,圓弧形導軌上安裝了兩個沿圓弧形導軌移動的可調測頭座,測頭座上裝有測頭徑嚮導軌座,兩讀數測頭分別與兩測頭徑嚮導軌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姿態的齒輪齒距誤差測量裝置,用於齒輪齒距誤差的測量,是在原有萬能測齒儀的測量滑座上,安裝圓弧形導軌,測頭徑嚮導軌及必要連接件,使測頭保持向心姿態,它實現了測量分度圓附近圓弧變化量的目的,與國標齒輪齒距誤差定義相符,同時兩個讀數測頭與被測齒廓接觸角完全一致,其讀數值進行和差處理,消除了定位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提高了測量準確度。
文檔編號G01B7/28GK2323352SQ9820011
公開日1999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8年1月6日 優先權日1998年1月6日
發明者張偉, 李銳 申請人: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張偉, 李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