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鑽機主閥分流液壓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6:58:11 3
專利名稱:旋挖鑽機主閥分流液壓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挖鑽機液壓控制系統,它特別適用於至少需要4-5臺泵的旋挖鑽機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採用三泵式液壓系統在工程機械上應用很廣泛,配以合適的多路閥組成了可靠性好,低成本,具有優良操作性能的控制系統。但這個系統只能迭加三個油泵,即一個雙聯主泵和一個小先導齒輪泵,如果應用在現代旋挖鑽機上至少還要增加1-2個高壓油泵。而現在的泵組已不能再迭加高壓柱塞油泵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現有三泵式液壓控制系統的基礎上提供一種改進的主閥分流液壓控制系統,以適用於至少需要4-5臺泵的旋挖鑽機液壓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挖鑽機主閥分流液壓控制系統,它包括主控制多路閥、泵組組成的三泵式液壓控制系統,其特徵是在主控制多路閥的備用片的出油口上連接一個優先閥,備用片的出油口連接優先閥的進油口,優先閥的出油口通過單向閥與副控制多路閥進油口連接,優先閥剩餘流量出口分成二路,一路經單向閥接動力頭控制閥片,另一路經卸荷閥接油箱,主控制多路閥的一片閥將油經優先閥將油輸出到副控制多路閥進油口控制旋挖鑽機其它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系統保留三泵控制迴路系統的主閥控制方式和特點,採用取出備用片供油給優先閥帶動副控制閥使該系統擴大在旋挖鑽機上的使用範圍,同時節省了一個高壓柱塞泵。
以下結合附圖
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詳細描述。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液壓控制系統原理圖。
圖中1、主控制多路閥,2、泵組,3、優先閥,4、備用閥片,5、三通接頭,6、單向閥,7、先導液控閥,8、卸荷閥,9、單向閥,10、動力頭控制閥,11、梭閥,12、動力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主多路閥(1)和泵組(2)接成三泵式液壓系統,主多路閥(1)的備用閥片(4)出口B接至優先閥(3)入口E,該閥的優先流量出口P經單向閥(9)接到第二塊多路閥(副控制閥)進油口上。優先剩餘流量出口B經三通(5)分成兩路其一路進單向閥(6),再由單向閥(6)出口接至動力頭控制閥片(10)進口,與其自身進油合流另一路接至卸荷閥(8)進口,卸荷閥出口接油箱。卸荷閥(8)與先導液控閥(7)疊加在一起,由液控閥(7)的受控情況決定卸荷與不卸荷。液控閥(7)的控制油路連到跨接在動力頭操作手柄兩控制油路之間的梭閥(11)輸出口上,操作動力頭控制手柄時,梭閥(11)輸出信號,卸荷閥(8)關閉卸荷。操作副控制閥其他控制手柄時,閥(7)沒有信號,卸荷閥處於卸荷狀態(常態),對於主控制閥(1)中動力頭以外的控制手柄操作,因不涉及備用閥片(4)動作,照常工作,不受影響。
其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根據副控多路閥所需要的流量設定優先閥優先保證的P口流量,它的剩餘流量即B口流量經過一個三通接頭(5)分兩路,一路經過一個單向閥(6)與動力頭控制閥合流,以滿足動力頭大流量的需要,另一路經卸荷閥(8)回油箱。因為操作動力頭動作時,可能同時有副控制多路閥上的慢加壓操作複合動作,因此需要同時啟動主閥(1)備用片使副控制多路閥工作,此時需要關閉卸荷閥,使優先閥B口流量返回動力頭控制閥入口,與動力頭控制流量合流,保證動力頭高速大功率運轉。在操作副控制多路閥上其他幾個動作時,僅用優先閥P口流量就夠了,B口流量經卸荷閥(8)卸荷。卸荷閥(8)卸荷與不卸荷是受先導液控閥(7)控制的,而液控閥(7)的液壓信號來自跨接在動力頭操作手柄之間的梭閥出口,操作動力頭時,同時輸出信號給先導液控閥(7),卸荷閥關閉。在單獨操作副控制多路閥其他閥片時,僅由優先閥P口供油,卸荷閥(8)處於卸荷狀態(常態),B口流量回油箱。
主閥其他閥片工作,不涉及備用閥片(4)動作,照常工作,不受影響。
權利要求1.一種旋挖鑽機主閥分流液壓控制系統,它包括主控制多路閥(1)、泵組(2)組成的三泵式液壓控制系統,其特徵是在主控制多路閥(1)的備用片(4)的出油口上連接一個優先閥(3),備用片(4)的出油口連接優先閥(3)的進油口,優先閥(3)的出油口通過單向閥(9)與副控制多路閥進油口連接,優先閥剩餘流量出口分成二路,一路經單向閥(6)接動力頭控制閥片(10),另一路經卸荷閥(8)接油箱,主控制多路閥(1)的一片閥(4)將油經優先閥(3)將油輸出到副控制多路閥進油口控制旋挖鑽機其它動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挖鑽機主閥分流液壓控制系統。其特徵是採用主控制多路閥的一片備用閥片的出油口上連接一個優先閥,優先閥出油口經單向閥與副控制多路閥進油口連接。將油輸出到另一個副控制多路閥上為其提供油源。由副控制多路閥控制旋挖鑽機的其它動作,特別適用於至少需要4-5個泵的旋挖鑽機液壓控制系統。
文檔編號F15B13/02GK2777259SQ20052007027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29日
發明者金第, 孫剛, 林東明, 徐偉 申請人:徐州東明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