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6:01:5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製備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當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時,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主要是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繼發性痛經。目前該病難治,西醫常用睪丸素治療,但只能減輕症狀,不能根治。而中醫認為該病屬癥瘕、痛經、不孕之範疇,認為該病是日久血瘀形成癥瘕所致,中醫藥對治療血瘀癥瘕症有獨特優勢,因此發明一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活血化淤、破血散結為治則的一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依據祖國醫學傳統醫學對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機理的認識及其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從中篩選出活血化淤、破血散結的天然中草藥,按中醫理論組方,使其發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作用。本發明藥物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的紅花12克銀杏葉16克當歸尾12克紫丹參18克桃仁15克三七10克連翹 12克昆布20克三稜12克王不留行12克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200目細粉,分裝成袋,每袋裝藥粉6克。飯後服用, 每日二袋,分兩次用溫開水衝服。本發明藥物是中藥製劑,根據中醫配方理論,選藥合理、活血化淤、破血散結。本發明藥物,經多年臨床觀察病人,療效顯著。本發明藥物臨床服用結果表明,有下述優點本發明選用天然中藥為原料,各組分符合藥政法規定,利用各味藥的綜合作用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對人體無毒無害,無副作用,安全可靠。本發明為散劑,有效成分散失少,療效高,價格低廉,服用方便,無任何不適症。本發明藥物臨床觀察,可取代目前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西藥。為表明本發明藥物對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效果,本發明經200例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系統的臨床觀察,並選擇病史、病情、年齡及與傳統西藥治療方法相當的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200例作為對比組,年齡21-48歲;試驗組服用本發明藥物;對照組服用常規藥物。觀察期為60天,二月後B超複查,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繼發性痛經完全消失者為顯效,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繼發性痛經明顯減輕者為有效,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繼發性痛經沒有好轉者為無效。效果觀察表明,實驗組對對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效果的治療效果高於對照組(P < 0. 01)。臨床對比結果見表1。表1 服用本發明藥物與服用常規藥物對對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效果的療效觀察。表1 二組療效比較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湯劑紅花12克銀杏葉16克當歸尾12克紫丹參18克桃仁15克三七10克連翹12克昆布20克三稜12克王不留行12克,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200目細粉, 分裝成袋,每袋裝藥粉6克,即得本發明藥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目的是依據祖國傳統醫學對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機理的認識及其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從中篩選出活血化淤、破血散結的天然中草藥,按中醫理論組方,使其發揮治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作用。本發明藥物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的紅花、銀杏葉、當歸尾、紫丹參、桃仁、三七、連翹、昆布、三稜、王不留行。
文檔編號A61P15/00GK102406875SQ20111038932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1日
發明者李光彩 申請人: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