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6:29:41 1
專利名稱: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油田注水井的井下酸化管柱,特別是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用於實施防砂工藝的注水井,對地層進行酸化,提高防砂管柱以及地層的滲透率。
背景技術:
由於油田地層出砂嚴重,特別是海上油田出砂嚴重,大量油氣井都要下內徑108mm的防砂管防砂後注水或採油,在長期注水或開採後,地層或防砂管堵塞,需要酸化解堵或進行其他措施提高防砂管柱或地層滲透率。以前一般採用撈出防砂管後對地層酸化解堵,再重新下入防砂管防砂後注水或生產的方法。該方法工序多、周期長、資金投入大。後來採用皮碗式移動管柱方法,用大於防砂管內徑的兩個自封皮碗雙向封住施工目的層的上下,對地層酸化解堵,施工完成一層後再移動管柱施工另一層。該方法可以一次施工多層,但由於各層的層厚不一致,兩個皮碗之間的距離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兩個皮碗很難將所有施工目 的層全部實現有效封隔。同時在靜壓和管柱的抽汲作用下,管柱在移動過程中皮碗磨損嚴重,很難保證對所有施工目的層的封隔效果,所以該方法在現場的實施效果很差。為了實現精確分層、各層均達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提高作業效果,節省資金投入,需要研製一種可精確分層、作業效率高、投入少的分層酸化管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使分層酸化管柱下到防砂管內對地層進行酸化,精確分層,提高作業效率,減少投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包括油管、上部卡封機構和層間卡封機構,單向閥、底部噴砂器、滑套承留器、層間卡封機構、滑套噴砂器以及上部卡封機構自下而上通過油管依次連接,連接在油管上各工具的直徑小,可以下入防砂管內,完成酸化施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是利用特別製做的小直徑封隔器、水力錨、滑套噴砂器、底部噴砂器和單向閥連接組成的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可實現不動管柱分層酸化的功能。將管柱下入井筒內的防砂管內,打壓座封封隔器,將各地層隔開。先施工最下層,施工完成後,投球桿或鋼球打開上一級滑套噴砂器,再施工上一層,以此類推,可不動管柱一次施工多層,全部目的層施工完成後,反洗井洗出殘酸,起出管柱。本實用新型優化了井下酸化管柱配套工具的尺寸,使其能夠下入井下的防砂管內,實現了防砂管內的分層酸化。簡化了施工工藝、實現了精確分層、各層均能達到最佳的酸化效果,提高了作業的成功率。所投入的資金較少,作業效率較高,能夠降低作業成本。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參見附圖,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包括油管I、上部卡封機構和層間卡封機構,單向閥8、底部噴砂器7、滑套承留器6、層間卡封機構、滑套噴砂器5以及上部卡封機構自下而上通過油管I依次連接。上部卡封機構包括水力錨2、封隔器3和扶正器4,水力錨2、封隔器3和扶正器4自上而下依次連接在油管I上。層間卡封機構包括水力錨2、封隔器3和扶正器4,在水力錨2的上方和下方均連接封隔器3,在其下方再連接扶正器4。水力錨2和封隔器3的外徑設定在95mm —102mm之間;扶正器4的外徑設定在102mm — 106mm之間。滑套噴砂器5的內設有滑套;滑套承留器6的內部有臺階,該臺階與滑套噴砂器5內的滑套配合,可以堵塞最下面第一層的進液通道。油管I的外徑是73mm、內徑是62mm。根據工藝設計要求將各種使用的工具依次連接好,下入井下防砂管內的設計位置,管柱上部由油管I與井口連接。從油管I打壓,通過單向閥8和底部噴砂器7座封封隔 器3以及水力錨2,對第一層酸化,第一層的下方是人工井底。施工完成後,從井口投入堵塞器或鋼球至滑套噴砂器5處,油管I打壓將滑套噴砂器5內的滑套推至滑套承留器6內,將滑套噴砂器5打開,堵塞了第一層的進液通道後,再單獨對第二層酸化施工。全部施工完成後,放噴求產,起出本管柱。施工多層工作程序與上述相同,以此類推。
權利要求1.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包括油管(I)、上部卡封機構和層間卡封機構,其特徵是單向閥(8)、底部噴砂器(7)、滑套承留器(6)、層間卡封機構、滑套噴砂器(5)以及上部卡封機構自下而上通過油管(I)依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其特徵是所述上部卡封機構包括水力錨(2)、封隔器(3)和扶正器(4),水力錨(2)、封隔器(3)和扶正器(4)自上而下依次連接在油管(I)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其特徵是所述層間卡封機構包括水力錨(2)、封隔器(3)和扶正器(4),在水力錨(2)的上方和下方均連接封隔器(3),在其下方再連接扶正器(4)。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其特徵是所述水力錨(2)和封隔器(3)的外徑設定在95mm— 102mm之間;扶正器(4)的外徑設定在102mm — 106mm 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其特徵是所述滑套噴砂器(5)的內設有滑套;滑套承留器(6)的內部有臺階,該臺階與滑套噴砂器(5)內的滑套配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其特徵是所述油管(I)的外徑是73mm、內徑是6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油田注水井防砂管內分層酸化管柱,用於實施防砂工藝的注水井,對地層進行酸化,提高防砂管柱以及地層的滲透率。本實用新型包括油管、上部卡封機構和層間卡封機構,單向閥、底部噴砂器、滑套承留器、層間卡封機構、滑套噴砂器以及上部卡封機構自下而上通過油管依次連接,連接在油管上各工具的直徑小,可以下入防砂管內,完成酸化施工。本實用新型優化了井下酸化管柱配套工具的尺寸,使其能夠下入井下的防砂管內,實現了防砂管內的分層酸化。簡化了施工工藝、實現了精確分層、各層均能達到最佳的酸化效果,提高了作業的成功率。所投入的資金較少,作業效率較高,能夠降低作業成本。
文檔編號E21B43/27GK202510042SQ20122003038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31日
發明者王從嚴 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業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