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移動式電纜敷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04:13:5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敷設領域,特別是一種電纜敷設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施工及生活過程中越來越離不開電能,而電纜作為最普遍的電流載體,應用也是越來越廣泛,所以如何高效的進行電纜敷設,也是近些年大家共同關注的主題。按照以往的做法,往往都是採用吊車或鏟車等將電纜軸起吊後,再將電纜移動到需要敷設的位置,然後採用人工將電纜拉出,這種做法成本較高,需要的人力、機械臺班較多,且安全性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移動式電纜敷設裝置,要解決電纜軸移動和敷設不便、機械和人工投入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移動式電纜敷設裝置,包括圓形託架、垂直連接在託架中心的轉軸、套接在轉軸上的圓形轉盤和連接在託架底面的行走機構;所述託架和轉盤通過轉動機構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機構沿環向均勻間隔設置在轉盤的下方端部。
優選的,所述託架包括環形主架以及水平連接在主架環形內的支架;所述環形主架頂面沿環向設有用於卡合轉輪的導向槽。
優選的,所述支架包括呈十字形設置的主杆以及連接在相鄰主杆端頭間的支杆。
優選的,所述轉盤包括環形外架以及發射狀連接在外架環形內的內架;所述內架中心垂直設有通長的套管。
優選的,所述託架的軸線與轉盤的中心共線。
優選的,所述行走機構為自鎖式萬向輪或者自鎖式單向輪,通過連接件與託架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動機構包括轉輪和架設在轉輪上面的轉輪撐架,所述轉輪撐架呈倒U形,包括水平板和兩豎直板,所述豎直板設置在轉輪兩側、並通過車軸與轉輪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盤頂面端部設有防滑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減少了電纜敷設過程中人工和機械臺班的投入,降本增效,而且降低了電纜在敷設和移動過程中危險性,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各種型號的電纜軸敷設,可根據電纜軸的規格對電纜敷設裝置的規格進行調整,並可根據實際所需承受重量對敷設裝置材料進行調整。
該發明為電纜的移動和敷設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減少了人工和機械臺班的投
本實用新型電纜敷設裝置底部有4個自鎖式萬向輪或者自鎖式單向輪,當電纜軸架設在此轉軸上時,可方便的進行移動,解決了以往只能採用吊車或鏟車等起吊電纜軸不但成本大而且危險係數高的問題,如需要固定在某一位置時,將底部4個萬向輪鎖定,便不會再移動,當進行電纜敷設時,只需幾個工人將電纜拉出,改善了以往的需採用鏟車或吊車將電纜軸起吊後,再拉出電纜,因為在起吊過程中拉出電纜,電纜軸會前後搖晃,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電纜軸架設在可移動式電纜敷設輪盤上拉出時減少了自重及角度對拉力的影響,這樣不但節省了機械和人工臺班,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保證了電纜敷設過程中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於電纜敷設系統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纜敷設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電纜軸安裝在電纜敷設裝置上的主視圖。
圖3是轉盤的俯視圖。
圖4是轉盤的仰視圖。
圖5是託架的俯視圖。
圖6是託架的仰視圖。
圖7是轉動機構的主視圖。
圖8是行走機構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1-轉軸、2-行走機構、3-託架、4-轉盤、5-轉動機構、6-防滑塊、
3-1-主架、3-2-支架、3-3-導向槽、
4-1-外架、4-2-內架、4-3-套管、
5-1-轉輪、5-2-轉輪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可移動式電纜敷設裝置,包括圓形託架3、垂直連接在託架3中心的轉軸1、套接在轉軸1上的圓形轉盤4和連接在託架3底面的行走機構2;所述託架3和轉盤4通過轉動機構5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機構5沿環向均勻間隔設置在轉盤4的下方端部;所述轉軸1為直徑50mm的鋼柱,焊接在託架3中心;所述轉盤4頂面端部設有防滑塊6,所述防滑塊6為100mm長的邊寬為30mm方鋼;所述託架3的軸線與轉盤4的中心共線。
參見圖5和圖6所示,所述託架3包括環形主架3-1以及水平連接在主架3-1環形內的支架3-2,所述主架3-1是由100mm寬、80mm厚的鋼板連接成的直徑為1500mm的鋼圈,所述支架3-2是8根邊長50mm的方鋼,與主架3-1焊接連接;參見圖5所示,所述環形主架3-1頂面沿環向設有用於卡合轉輪5-1的導向槽3-3,所述導向槽3-3的寬50mm,深20mm;所述支架3-2包括呈十字形設置的主杆以及連接在相鄰主杆端頭間的支杆,主杆端頭對應位置的主架3-1。
參見圖3和圖4所示,所述轉盤4包括環形外架4-1以及發射狀連接在外架4-1環形內的內架4-2,所述外架4-1是由100mm寬、50mm厚的鋼板連接成的直徑為1490mm的鋼圈;所述內架4-2中心垂直設有通長的套管4-3,套管4-3為壁厚3.5mm的內徑50mm、外徑60mm的鋼管;所述內架4-2由六根寬為50mm的方鋼連接而成,。
參見圖8所示,所述行走機構2為自鎖式萬向輪或者自鎖式單向輪,本實施例設置四個萬向輪,通過連接件與託架3的主架3-1螺栓連接、且沿環向均勻間隔設置,設置位置與支架3-2的主杆端頭對應;所述行走機構2包括行走輪、架設在行走輪上的支架輪叉以及焊接在支架輪叉頂面的雙滾軸承,所述行走輪為輪徑150mm,輪寬64mm,可承重750kg以上的聚氨酯輪;所述支架輪叉的一側設有制動杆。
參見圖7所示,所述轉動機構5包括轉輪5-1和架設在轉輪5-1上面的轉輪撐架5-2,所述轉輪5-1為輪徑100mm,輪寬40mm,可承重500kg以上的鋼製固定角度的轉輪,所述轉輪撐架5-2呈倒U形,包括水平板和兩豎直板,所述豎直板設置在轉輪5-1兩側、並通過車軸與轉輪5-1連接,所述轉動機構5為六組,設置位置與轉盤4的內架4-2的六根杆件的端頭位置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將電纜軸套在電纜敷設裝置的轉軸1上,將裝置推移到待敷設電纜位置,踩下制動杆,鎖定萬向輪,從電纜軸上拉出電纜線開始電纜敷設,敷設過程中隨著電纜線的拉出電纜軸隨轉盤4轉動,一段電纜敷設完成後,抬起制動杆,將敷設裝置推動至下一敷設位置繼續敷設至電纜敷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