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打樁機側軸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23:47:5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打樁機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打樁機側軸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打樁機上用的外架和側板結構之間通過圓柱形的軸連接,並通過雙鎖母鎖緊,如圖5所示。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一方面雙鎖母容易鬆動,甚至脫落,導致打樁機無法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對軸的安裝要求較高,一定要垂直於側板安裝,如果安裝位置不正,在後期使用的承力過程中就非常容易折斷,需要重新更換安裝側軸,操作複雜,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打樁機側軸結構,該側軸結構安裝牢固,使用過程不會滑脫,也不易折斷,使用壽命長,降低了成本,並保證了打樁機的正常運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打樁機側軸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架、膠塊框、膠塊框安裝側板、貼板,所述外架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板,所述外架的安裝板、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所述貼板依次通過側軸連接在一起,並通過雙鎖母固定鎖緊,所述膠塊框設置在兩個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之間;
所述貼板與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貼合,所述貼板與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形成的整體結構兩側設有圓墊片,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和所述貼板以及兩個所述圓墊片貼合在一起形成加強結構,所述加強結構上設有與錐形裝配孔,所述錐形裝配孔內設有與所述加強結構焊接的錐孔套;
所述側軸包括軸體,所述軸體包括依次連接的圓柱段、圓錐段、螺紋段。
所述側軸還包括六方頭、軸帽,所述六方頭、所述軸帽、所述軸體依次連接。
所述軸帽與所述外架的安裝板之間、所述外架的安裝板與所述加強結構之間分別設有長孔墊片。
所述軸體中部的所述圓錐段為圓錐體結構,所述圓錐段外套有所述錐孔套。
所述軸體端部的所述螺紋段設有與所述雙鎖母配合的螺紋。
所述膠塊框上設有膠塊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側軸與膠塊框安裝側板和貼板之間的連接改為錐度連接,將膠塊框安裝側板和貼板上的孔由原來的直孔改為錐形裝配孔,經過嚴格的錐度配合,再用雙鎖母鎖緊,使側軸牢牢地固定,它的垂直度毫無偏差,能將外架的安裝板、膠塊框安裝側板、貼板緊緊固定在一起。膠塊框安裝側板和貼板以及兩側圓墊片的配合用來對厚度和間隙進行控制。打樁機使用該側軸結構後,安裝牢固,使用過程不會滑脫,也不易折斷,使用壽命長,降低了成本,並保證了打樁機的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側軸後打樁機整體結構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側軸後打樁機整體結構的平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膠塊框安裝側板的平面圖;
圖5為現有技術側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架,2、膠塊框,3、膠塊框安裝側板,4、貼板,5、側軸,6、雙鎖母, 7、安裝板,8、六方頭,9、軸帽,10、軸體,11、長孔墊片,12、圓墊片,13、圓柱段, 14、圓錐段,15、螺紋段,16、錐孔套,17、錐形裝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做出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打樁機側軸結構,打樁機主體是由外架1和膠塊框2通過側軸5連接在一起組成的,在膠塊框2的兩側設有與外架1連接的膠塊框安裝側板3,膠塊框安裝側板3是一塊大板,其上設有貼板4,貼板4與膠塊框安裝側板3是重合的,且貼板4的面積小於膠塊框安裝側板3的面積。貼板4與膠塊框安裝側板3的兩側有圓墊片12,它們形成加強結構,在加強結構上開一個有錐度的孔,孔的內周焊接錐孔套16,側軸5穿過該錐孔套16。下面進一步做出具體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3設置在所述外架1的安裝板7與所述貼板4之間,所述安裝板7位於所述外架1的兩側,所述貼板4與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3貼合,貼板4可以增加結構的整體強度,貼板4的面積小於膠塊框安裝側板3的面積,還可以節約材料,降低成本。所述側軸5依次穿過所述外架1的安裝板7、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 3、所述貼板4,並通過雙鎖母6固定鎖緊,所述膠塊框2設置在兩個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3 之間。此部分膠塊框安裝側板3是與貼板4不重合的部分。所述膠塊框2上設有膠塊安裝孔。
其中,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側軸5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六方頭8、軸帽9和軸體10,這三部分結構為一個整體結構。
優選地,在所述軸帽9與所述外架1的安裝板7之間安裝長孔墊片11,在所述外架1 的安裝板7與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3之間安裝長孔墊片11、圓墊片12,所述貼板4與所述雙鎖母6之間設有圓墊片12。以使側軸5與外架1的連接更加緊密、牢固。
所述軸體10包括依次連接的圓柱段13、圓錐段14、螺紋段15。
優選地,所述軸體10中部的圓錐段14為圓錐體結構,所述圓錐段14套有錐孔套16,所述膠塊框安裝側板3和所述貼板4以及兩個所述圓墊片12緊密貼合在一起形成加強結構,在加強結構上加工一個錐形裝配孔17,該錐形裝配孔17用於與所述錐孔套16相配合,並安裝軸體10的圓錐段14,錐形裝配孔17與錐孔套16之間焊接。圖4為膠塊框安裝側板及其上面的錐形裝配孔的示意圖。所述軸體10端部的螺紋段15設有與所述雙鎖母6配合的螺紋。
安裝時,首先將膠塊框安裝側板3、貼板4及位於二者兩側的圓墊片12合在一起,在這個整體上加工出錐形裝配孔17,再給錐形裝配孔17配上錐孔套16,然後在外架1的安裝板7圓孔兩側放置長孔墊片11,側軸5穿過長孔墊片11及安裝板7的圓孔,側軸5的軸帽 9抵住壓緊其中一個長孔墊片11,側軸5的軸體10再穿過位於錐形裝配孔17內的錐孔套 16,並用雙鎖母6將側軸5鎖緊即可。膠塊框安裝側板3和貼板4以及兩側圓墊片12的配合用來對厚度和間隙進行控制。
將側軸5與膠塊框安裝側板3和貼板4之間的連接改為錐度連接,將膠塊框安裝側板3和貼板4上的孔由原來的直孔改為錐形裝配孔,經過嚴格的錐度配合,再用雙鎖母6鎖緊,使側軸 5牢牢地固定,它的垂直度毫無偏差,能將外架1的安裝板7、膠塊框安裝側板3、貼板4緊緊固定在一起。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