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樹果實加工澱粉的方法
2023-06-18 19:45:56 1
專利名稱:柞樹果實加工澱粉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澱粉的加工方法,確切的說是一種用柞樹果實加工澱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利用綠豆、蠶豆、土豆、地瓜等果實加工成澱粉已有多種,上述加工製作澱粉已有數百年歷史,傳統的加工方法,將綠豆、蠶豆、土豆、地瓜等果實粉碎,在水溶器中浸泡、過濾、烘乾或晾曬,使之成為食用的澱粉。目前,經檢索有關柞樹結的果實加工澱粉的方法,至今尚無專利文獻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用柞樹結的果實加工澱粉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a.取成熟的柞樹果實,去除硬殼,進行烘乾或晾曬,然後放置清水溶器中,在10-40c°的水溫中浸泡5-30天,每2-5天更換一次清水,至浸泡的果實味道不澀為止,b.將浸泡後的果實粉碎成粒度為60-80目的顆粒後,進行過濾,C.再放置清水溶器中進行充分攪拌後,再將顆粒狀澱粉沉澱,d.將沉澱後的澱粉在5-20c°溫度的烘乾器中進行烘乾,至致幹透包裝成袋。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加工的方法簡單,流程短,有效的開發了天然植物柞樹果實的綜合利用、使廢棄的柞樹果實被加工成無毒、無害、無澀味對人體有益健康的澱粉食品,長期食用柞樹澱粉可以治療胃病,還可以治療腹瀉等疾病,加工廢棄的柞樹果實的硬殼還可以製作壓縮板,加工後的澱粉渣還可以作為飼料。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a.取成熟的柞樹果實,去除硬殼,進行烘乾或晾曬,然後放置清水溶器中,在10c°的水溫中浸泡30天,每5天更換一次清水,至浸泡的果實味道不澀為止,
b.將浸泡後的果實粉碎成粒度為60-80目的顆粒後,進行過濾,C.再放置清水溶器中進行充分攪拌後,再將顆粒狀澱粉沉澱,d.將沉澱後的澱粉在5-20c°溫度的烘乾器中進行烘乾,至致幹透包裝成袋。
實施例2a.取成熟的柞樹果實,去除硬殼,進行烘乾或晾曬,然後放置清水溶器中,在20c°的水溫中浸泡20天,每3天更換一次清水,至浸泡的果實味道不澀為止,b.將浸泡後的果實粉碎成粒度為60-80目的顆粒後,進行過濾,C.再放置清水溶器中進行充分攪拌後,再將顆粒狀澱粉沉澱,d.將沉澱後的澱粉在5-20c°溫度的烘乾器中進行烘乾,至致幹透包裝成袋。
實施例3a.取成熟的柞樹果實,去除硬殼,進行烘乾或晾曬,然後放置清水溶器中,在40c°的水溫中浸泡5天,每2天更換一次清水,至浸泡的果實味道不澀為止,b.將浸泡後的果實粉碎成粒度為60-80目的顆粒後,進行過濾,C.再放置清水溶器中進行充分攪拌後,再將顆粒狀澱粉沉澱,d.將沉澱後的澱粉在5-20c°溫度的烘乾器中進行烘乾,至致幹透包裝成袋。
權利要求
1.一種柞樹果實加工澱粉的方法,其特徵在於a.取成熟的柞樹果實,去除硬殼,進行烘乾或晾曬,然後放置清水溶器中,在10-40℃的水溫中浸泡5-30天,每2-5天更換一次清水,至浸泡的果實味道不澀為止,b.將浸泡後的果實粉碎成粒度為60-80目的顆粒後,進行過濾,C.再放置清水溶器中進行充分攪拌後,再將顆粒狀澱粉沉澱,d.將沉澱後的澱粉在5-20℃溫度的烘乾器中進行烘乾,至致幹透包裝成袋。
全文摘要
一種柞樹果實加工澱粉的方法,a.取成熟的柞樹果實,去除硬殼,進行烘乾或晾曬,然後放置清水溶器中,在10-40℃的水溫中浸泡5-30天,每2-5天更換一次清水,至浸泡的果實味道不澀為止,b.將浸泡後的果實粉碎成粒度為60-80目的顆粒後,進行過濾,c.再放置清水溶器中進行充分攪拌後,再將顆粒狀澱粉沉澱,d.將沉澱後的澱粉在5-20℃溫度的烘乾器中進行烘乾,至致幹透包裝成袋。本發明加工的方法簡單,流程短,有效的開發了天然植物柞樹果實的綜合利用、使廢棄的柞樹果實被加工成無毒、無害、無澀味對人體有益健康的澱粉食品,長期食用柞樹澱粉可以治療胃病,還可以治療腹瀉等疾病,加工後的澱粉渣還可以作為飼料。
文檔編號C08B30/00GK1609125SQ20031010762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0日
發明者趙國榮 申請人:李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