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電影博物館景點觀光攻略(羅馬城內竟有個)
2023-07-04 09:07:51 1
歐洲時報義大利版
羅馬有一片特別的街區,這裡每幢房子的外牆顏色都不一樣,紅黃橘粉相互輝映,很有十九世紀80年代中葉那不勒斯畫派的風格。加上維多利亞時代的鐵藝燈柱、掛在欄杆上的信箱和通往精美木質大門的六級石階,一切都是完美的英倫風格。
義大利Fanpage網站的記者是這樣描述這個地方的:這條街上充滿了異國風情,很適合拍攝電影和商業廣告。「裡面的房子也一樣,每棟別墅都有自己的內部庭院」。當地一名居民稱,每年大約都會有10部電影來這裡取景。
這裡,就是隱藏在羅馬城裡的「小倫敦」。
「小倫敦」位於羅馬Via Bernardo Celentano街,這條街靠近羅馬音樂公園,此地段一直被羅馬的精英階層所青睞。當年這些別墅建成後就被分配給了政府高級官員。當然,這些房子的價格也一直都很「出眾」:一套260平米的公寓價值約200萬歐元,而頂層公寓的價格更可高至300萬歐元。即使是一間小房間的租金,每人每晚也需要90歐元。
「小倫敦」是在1909年受時任羅馬市長埃內斯託•納丹(Ernesto Nathan)的委託,仿照英國建築風格修建而成的。埃內斯託•納丹擁有英國血統,他於1845年在倫敦出生,並在1907年當選羅馬市長。他認為羅馬應該受到其他歐洲城市的啟發,在建築方面有所創新,於是便委託建築師Quadrio Pirani在Via Flaminia街附近建起了這片之後被稱為「小倫敦」的街區。
當時,羅馬的北部地區幾乎是一片荒地,僅臺伯河邊稀稀落落蓋有幾處房子,作為城裡人夏天納涼的去處。因此,Quadrio Pirani擁有充足的空間來自由發揮,於是他便設計了26幢連排別墅。
不過,由於市長納丹在總體規劃中明確要求新建築物不得長於24米,小別墅也不得多於2層,並希望建築群擁有創新的英式風格。於是,羅馬便出現了這條長160米,用本地特有的方青磚鋪路,但兩邊卻是英式小別墅的街道。
這條街道禁止汽車通行,行人也不能隨意進入。「這裡是私人財產,但我們其實同意讓行人通過,只是禁止人群聚集罷了。」一名居民解釋道,「已經有很多電影人和攝影師表達了對這裡的興趣。我已經在Carlo Verdone或Riccardo Scamarcio的廣告裡看到背景就是我的房子。這個地方一年大約要拍攝10部電影。」
在這個美得像明信片、幸福得像天堂的街區,每個人都互相認識,但也都希望能保護自己的隱私。
「我們幾代人都住在這裡,並為它著迷。而且這裡還有不少傳奇人物。」一名居民說道。
(意燴原創,翻譯:曉彤、喬亞,編輯:華嘉顏、塵爍,圖片來源:歐洲時報資料圖片,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歐洲時報義大利版 歐時大參 今天
羅馬有一片特別的街區,這裡每幢房子的外牆顏色都不一樣,紅黃橘粉相互輝映,很有十九世紀80年代中葉那不勒斯畫派的風格。加上維多利亞時代的鐵藝燈柱、掛在欄杆上的信箱和通往精美木質大門的六級石階,一切都是完美的英倫風格。
義大利Fanpage網站的記者是這樣描述這個地方的:這條街上充滿了異國風情,很適合拍攝電影和商業廣告。「裡面的房子也一樣,每棟別墅都有自己的內部庭院」。當地一名居民稱,每年大約都會有10部電影來這裡取景。
這裡,就是隱藏在羅馬城裡的「小倫敦」。
「小倫敦」位於羅馬Via Bernardo Celentano街,這條街靠近羅馬音樂公園,此地段一直被羅馬的精英階層所青睞。當年這些別墅建成後就被分配給了政府高級官員。當然,這些房子的價格也一直都很「出眾」:一套260平米的公寓價值約200萬歐元,而頂層公寓的價格更可高至300萬歐元。即使是一間小房間的租金,每人每晚也需要90歐元。
「小倫敦」是在1909年受時任羅馬市長埃內斯託•納丹(Ernesto Nathan)的委託,仿照英國建築風格修建而成的。埃內斯託•納丹擁有英國血統,他於1845年在倫敦出生,並在1907年當選羅馬市長。他認為羅馬應該受到其他歐洲城市的啟發,在建築方面有所創新,於是便委託建築師Quadrio Pirani在Via Flaminia街附近建起了這片之後被稱為「小倫敦」的街區。
當時,羅馬的北部地區幾乎是一片荒地,僅臺伯河邊稀稀落落蓋有幾處房子,作為城裡人夏天納涼的去處。因此,Quadrio Pirani擁有充足的空間來自由發揮,於是他便設計了26幢連排別墅。
不過,由於市長納丹在總體規劃中明確要求新建築物不得長於24米,小別墅也不得多於2層,並希望建築群擁有創新的英式風格。於是,羅馬便出現了這條長160米,用本地特有的方青磚鋪路,但兩邊卻是英式小別墅的街道。
這條街道禁止汽車通行,行人也不能隨意進入。「這裡是私人財產,但我們其實同意讓行人通過,只是禁止人群聚集罷了。」一名居民解釋道,「已經有很多電影人和攝影師表達了對這裡的興趣。我已經在Carlo Verdone或Riccardo Scamarcio的廣告裡看到背景就是我的房子。這個地方一年大約要拍攝10部電影。」
在這個美得像明信片、幸福得像天堂的街區,每個人都互相認識,但也都希望能保護自己的隱私。
「我們幾代人都住在這裡,並為它著迷。而且這裡還有不少傳奇人物。」一名居民說道。
(意燴原創,翻譯:曉彤、喬亞,編輯:華嘉顏、塵爍,圖片來源:歐洲時報資料圖片,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