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航標船及其航標作業方式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1:20:16 1

本發明屬於一種航標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航標船及其航標作業方式。
背景技術:
航標工作船是一類擔負航標布設、巡檢、補給、修理、維護的船,一般具有良好的操縱性和低速航行性能,甲板上設有起重機和絞盤,用以回收與施放航標,航標船是維持航標系統正常工作最重要的維護和保養設備。航標工作船是一種專業性較強的船舶,體現在完善的旋轉變幅起吊功能和艏部絞拖功能,相應的系統和設備也是航標船最重要的機電裝備。
近年來,我國已裝備具有較大型液壓絞盤和吊機,可將浮標吊至船甲板上進行維修的專用小型航標船,可滿足對較大型航標設置、調整、移動、日常維護和簡易修理,主要設置了進口起重機及特殊臥式帶自調整錨鏈功能的絞盤系統。整體提高了整船造價和日常維護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航標船及其航標作業方式,其僅需依靠普通甲板吊機配合常規立式絞盤和導纜器的聯合作業方式,既滿足了較高的起吊和絞盤能力需要,能夠完成浮標的整套回收與施放作業,又較好地控制了設備和整船造價,減少了日常維護費用,實現了航標船主要作業設備的性能、價格和系統配備形式的最佳組合。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航標船及其航標作業方式,其中:包括底艙、主甲板、吊機、絞盤、扶梯、駕駛室和甲板室,所述的主甲板安裝在底艙的頂面上,所述的甲板室安裝在主甲板上,所述的駕駛室安裝在甲板室的頂面上,所述的甲板室右側面安裝有通往駕駛室的扶梯,所述的吊機和絞盤都安裝在主甲板上且都位於甲板室的右側,所述的底艙從首至尾布置有首尖艙、空艙、儲物艙、移動配載裝置艙、機艙、燃油艙、壓載水艙和舵機艙。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採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底艙由機艙、汙油水艙、噴射泵、主機、日用燃油箱、齒輪箱、左發電機組啟動電瓶、左主機啟動電瓶、壓載水艙、舵機艙、舵機泵站組、燃油艙、液壓舵機泵站備用油箱、右主機啟動電瓶、右發電機組啟動電瓶、糞便粉碎泵、不鏽鋼糞便櫃、右電動空壓機組、消防總用泵、電動燃油泵、滑油箱、駕駛室空調冷卻水泵、汙油水泵、空調水冷機組、低位海水箱、吸入粗水濾器、柴油發電機組、第一閘閥、主配電板、第二閘閥、高位海水箱、海淡水壓力水櫃、電加熱水櫃、艙底消防水泵和左電動空壓機組組成,兩個所述的汙油水艙安裝在機艙內,所述的噴射泵安裝在機艙內,所述主機安裝在齒輪箱,所述齒輪箱安裝在機艙內且齒輪箱輸出端安裝有螺旋槳,所述的柴油發電機組、日用燃油箱、左發電機組啟動電瓶、左主機啟動電瓶、右主機啟動電瓶、右發電機組啟動電瓶、糞便粉碎泵、不鏽鋼糞便櫃、右電動空壓機組、消防總用泵、電動燃油泵、滑油箱、駕駛室空調冷卻水泵、汙油水泵、空調水冷機組、低位海水箱、吸入粗水濾器、柴油發電機組、第一閘閥、主配電板、第二閘閥、高位海水箱、海淡水壓力水櫃、電加熱水櫃、艙底消防水泵和左電動空壓機組都安裝在機艙內,所述的燃油艙安裝在機艙左側中部位置,所述的燃油艙前後兩側安裝有壓載水艙,所述的舵機艙安裝在燃油艙的左側,所述的舵機泵站組和液壓舵機泵站備用油箱都安裝在舵機艙)內。
上述的主機採用cumminskta19-m3,主機的持續功率:447kw,1800r/min。
上述的柴油發電機組採用康明斯kc75cfme,額定功率為75kw,原動機型號為6bt5.9-gm83,額定轉速為1500r/min。
上述的航標船作業方式包括航標起吊作業、航標移位作業和航標投放作業,所述的航標起吊作業由以下步驟組成:
a、航標工作船航行至航標附近,將船頭中部位置接近航標浮筒;
b、將鋼絲繩一端固定在航標工作船上,鋼絲繩另一端用吊機的吊鉤攜帶從航標浮筒外側繞航標浮筒旋轉一周後系入絞盤;
c、收緊鋼絲繩,將航標浮筒處於水中的連接錨鏈拉上船頭;
d、直到連接錨鏈拉到航標工作船上棄鏈器的位置後,用棄鏈器將連接錨鏈卡住,此時與地錨連接的連接錨鏈部分處於繃緊狀態,而與航標浮筒連接的連接錨鏈部分處於鬆弛狀態;
e、卸下先前用來拖拽連接錨鏈上的鋼絲繩,用吊機將航標浮筒從水中吊起,此時吊機承受的吊重為航標浮筒重量、與航標浮筒連接至棄鏈器段連接錨鏈重量及航標浮筒和該段連接錨鏈的附水重量;
f、吊機將航標浮筒吊放至航標工作船甲板上後,卸下航標浮筒上的連接錨鏈,若連接錨鏈與航標浮筒接頭發生鏽死的現象,則使用航標工作船上配備的切割工具進行切割;
g、將絞盤上的鋼絲繩與地錨連接錨鏈頭部連接;
h、鬆開棄鏈器,轉動絞盤,收緊絞盤上的鋼絲繩,帶動地錨連接錨鏈在絞盤上纏繞;
i、待地錨出水後,用吊機將其吊起,此時吊機承受的吊重為地錨重量、船頭滾輪至地錨頭部連接處連接錨鏈重量及地錨的附水重量,航標起吊完畢;
所述的航標移位作業由以下步驟組成:
a、航標工作船航行至航標附近,將船頭中部位置接近航標浮筒;
b、將鋼絲繩一端固定在船上,另一端用吊機的吊鉤攜帶從航標浮筒外側繞航標浮筒旋轉一周後系入絞盤;
c、收緊鋼絲繩,將航標處於水中的連接錨鏈拉上船頭;
d、直到連接錨鏈拉到船上棄鏈器的位置後,用棄鏈器將連接錨鏈卡住,此時與地錨連接的連接錨鏈部分處於繃緊狀態,而與航標浮筒連接的連接錨鏈部分處於鬆弛狀態;
e、卸下先前用來拖拽連接錨鏈上的鋼絲繩,將絞盤上的鋼絲繩與地錨連接錨鏈連接;
f、鬆開棄鏈器,轉動絞盤,收緊絞盤上的鋼絲繩,帶動連接錨鏈在絞盤上纏繞,將地錨向上提升;
g、棄鏈器卡住連接錨鏈;
h、卸下絞盤上用來拖拽連接錨鏈的鋼絲繩;
i、移動航標工作船船位至地錨投放地點;
j、鬆開棄鏈器,甲板上的連接錨鏈被地錨拖入水中,航標移位完畢。
所述的航標投放作業由以下步驟組成:
a、將地錨錨鏈的鏈頭與航標浮筒的錨鏈環用連接錨鏈連接;
b、用吊機將航標浮筒吊放至水中;
c、用棄鏈器將連接錨鏈卡牢;
d、用吊機將地錨吊放至水中;
e、吊機將吊鉤收起;
f、棄鏈器將連接錨鏈鬆開,地錨將連接錨鏈拖入水中,航標投放完畢。
本發明設計了一套僅需依靠普通甲板吊機配合常規立式絞盤和導纜器的聯合作業方式,既滿足了較高的起吊和絞盤能力需要,能夠完成浮標的整套回收與施放作業,又較好地控制了設備和整船造價,減少了日常維護費用,實現了航標船主要作業設備的性能、價格和系統配備形式的最佳組合。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以下幾點:
(1)採用普通甲板吊機配合常規立式絞盤和導纜器聯合作業,替代進口起重機及特殊臥式帶自調整錨鏈功能的絞盤系統,以較低的設備採購價格,結合創新的作業模式,完成浮標的整套回收與施放作業;
(2)降低了同等功能航標船的主尺度和主要設備價格,使航標船的整船採購價格降低了70%。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底艙的結構示意圖;
圖3~圖11是本發明航標起吊作業的過程示意圖;
圖12~圖21是本發明航標移位作業的過程示意圖;
圖22~圖28是本發明航標投放作業的過程示意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底艙1、機艙101、汙油水艙102、噴射泵103、主機104、日用燃油箱105、齒輪箱106、左發電機組啟動電瓶107、左主機啟動電瓶108、壓載水艙109、舵機艙110、舵機泵站組111、燃油艙112、液壓舵機泵站備用油箱113、右主機啟動電瓶114、右發電機組啟動電瓶115、糞便粉碎泵116、不鏽鋼糞便櫃117、右電動空壓機組118、消防總用泵119、電動燃油泵120、滑油箱121、駕駛室空調冷卻水泵122、汙油水泵123、空調水冷機組124、低位海水箱125、吸入粗水濾器126、柴油發電機組127、第一閘閥128、主配電板129、第二閘閥130、高位海水箱131、海淡水壓力水櫃132、電加熱水櫃133、艙底消防水泵134、左電動空壓機組135、主甲板2、吊機3、絞盤4、扶梯5、駕駛室6、甲板室7、航標浮筒8、連接錨鏈9、地錨10、鋼絲繩11、棄鏈器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出進一步說明:
一種航標船及其航標作業方式,其中:包括底艙1、主甲板2、吊機3、絞盤4、扶梯5、駕駛室6和甲板室7,所述的主甲板2安裝在底艙1的頂面上,所述的甲板室7安裝在主甲板2上,所述的駕駛室6安裝在甲板室7的頂面上,所述的甲板室7右側面安裝有通往駕駛室6的扶梯5,所述的吊機3和絞盤4都安裝在主甲板2上且都位於甲板室7的右側,所述的底艙1從首至尾布置有首尖艙、空艙、儲物艙、移動配載裝置艙、機艙101、燃油艙112、壓載水艙109和舵機艙110。
實施例中,底艙1由機艙101、汙油水艙102、噴射泵103、主機104、日用燃油箱105、齒輪箱106、左發電機組啟動電瓶107、左主機啟動電瓶108、壓載水艙109、舵機艙110、舵機泵站組111、燃油艙112、液壓舵機泵站備用油箱113、右主機啟動電瓶114、右發電機組啟動電瓶115、糞便粉碎泵116、不鏽鋼糞便櫃117、右電動空壓機組118、消防總用泵119、電動燃油泵120、滑油箱121、駕駛室空調冷卻水泵122、汙油水泵123、空調水冷機組124、低位海水箱125、吸入粗水濾器126、柴油發電機組127、第一閘閥128、主配電板129、第二閘閥130、高位海水箱131、海淡水壓力水櫃132、電加熱水櫃133、艙底消防水泵134和左電動空壓機組135組成,兩個所述的汙油水艙102安裝在機艙101內,所述的噴射泵103安裝在機艙101內,所述主機104安裝在齒輪箱106,所述齒輪箱106安裝在機艙101內且齒輪箱106輸出端安裝有螺旋槳,所述的柴油發電機組127、日用燃油箱105、左發電機組啟動電瓶107、左主機啟動電瓶108、右主機啟動電瓶114、右發電機組啟動電瓶115、糞便粉碎泵116、不鏽鋼糞便櫃117、右電動空壓機組118、消防總用泵119、電動燃油泵120、滑油箱121、駕駛室空調冷卻水泵122、汙油水泵123、空調水冷機組124、低位海水箱125、吸入粗水濾器126、柴油發電機組127、第一閘閥128、主配電板129、第二閘閥130、高位海水箱131、海淡水壓力水櫃132、電加熱水櫃133、艙底消防水泵134和左電動空壓機組135都安裝在機艙101內,所述的燃油艙112安裝在機艙101左側中部位置,所述的燃油艙112前後兩側安裝有壓載水艙109,所述的舵機艙110安裝在燃油艙112的左側,所述的舵機泵站組111和液壓舵機泵站備用油箱113都安裝在舵機艙110內。
實施例中,主機104採用cumminskta19-m3,主機104的持續功率:447kw,1800r/min。
實施例中,航標船作業方式包括航標起吊作業、航標移位作業和航標投放作業,所述的航標起吊作業由以下步驟組成(如圖3~圖11):
a、航標工作船航行至航標附近,將船頭中部位置接近航標浮筒8(如圖3);
b、將鋼絲繩11一端固定在航標工作船上,鋼絲繩11另一端用吊機3的吊鉤攜帶從航標浮筒8外側繞航標浮筒8旋轉一周後系入絞盤4(如圖4);
c、收緊鋼絲繩11,將航標浮筒8處於水中的連接錨鏈9拉上船頭(如圖5);
d、直到連接錨鏈9拉到船上棄鏈器12的位置後,用棄鏈器12將連接錨鏈9卡住,此時與地錨10連接的連接錨鏈9部分處於繃緊狀態,而與航標浮筒8連接的連接錨鏈9部分處於鬆弛狀態(如圖6);
e、卸下先前用來拖拽連接錨鏈9上的鋼絲繩11,用吊機3將航標浮筒8從水中吊起,此時吊機3承受的吊重為航標浮筒8重量、與航標浮筒8連接至棄鏈器12段連接錨鏈9重量及航標浮筒8和該段連接錨鏈9的附水重量(如圖7);
f、吊機3將航標浮筒8吊放至航標工作船甲板上後,卸下航標浮筒8上的連接錨鏈9,若連接錨鏈9與航標浮筒8接頭發生鏽死的現象,則使用航標工作船上配備的切割工具進行切割(如圖8);
g、將絞盤4上的鋼絲繩11與地錨10連接錨鏈9頭部連接(如圖9);
h、鬆開棄鏈器12,轉動絞盤4,收緊絞盤4上的鋼絲繩11,帶動地錨10連接錨鏈9在絞盤4上纏繞(如圖10);
i、待地錨10出水後,用吊機3將其吊起,此時吊機3承受的吊重為地錨10重量、船頭滾輪至地錨10頭部連接處連接錨鏈9重量及地錨10的附水重量,航標起吊完畢(如圖11);
所述的航標移位作業由以下步驟組成:
a、航標工作船航行至航標附近,將船頭中部位置接近航標浮筒8(如圖12);
b、將鋼絲繩11一端固定在船上,另一端用吊機3的吊鉤攜帶從航標浮筒8外側繞航標浮筒8旋轉一周後系入絞盤4(如圖13);
c、收緊鋼絲繩11,將航標處於水中的連接錨鏈9拉上船頭(如圖14);
d、直到連接錨鏈9拉到船上棄鏈器12的位置後,用棄鏈器12將連接錨鏈9卡住,此時與地錨10連接的連接錨鏈9部分處於繃緊狀態,而與航標浮筒8連接的連接錨鏈9部分處於鬆弛狀態(如圖15);
e、卸下先前用來拖拽連接錨鏈9上的鋼絲繩11,將絞盤4上的鋼絲繩11與地錨10連接錨鏈9連接(如圖16);
f、鬆開棄鏈器12,轉動絞盤4,收緊絞盤4上的鋼絲繩11,帶動連接錨鏈9在絞盤4上纏繞,將地錨10向上提升(如圖17);
g、棄鏈器12卡住連接錨鏈9(如圖18);
h、卸下絞盤4上用來拖拽連接錨鏈9的鋼絲繩11(如圖19);
i、移動航標工作船船位至地錨10投放地點(如圖20);
j、鬆開棄鏈器12,甲板上的連接錨鏈9被地錨10拖入水中,航標移位完畢(如圖21)。
所述的航標投放作業由以下步驟組成:
a、將地錨10錨鏈的鏈頭與航標浮筒8的錨鏈環用連接錨鏈9連接(如圖22);
b、用吊機3將航標浮筒8吊放至水中(如圖23和圖24);
c、用棄鏈器12將連接錨鏈9卡牢(如圖25);
d、用吊機3將地錨10吊放至水中(如圖26);
e、吊機3將吊鉤收起(如圖27);
f、棄鏈器12將連接錨鏈9鬆開,地錨10將連接錨鏈9拖入水中,航標投放完畢(如圖28)。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