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竹筒釀酒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1:03:5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竹筒釀酒工藝,屬於釀酒工藝。
背景技術:
釀酒技術是人類較為傳統的一項技術,傳說我國的釀酒始於黃帝時期,我國的釀酒技術的主要發展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然發酵階段,經歷數千年,傳統發酵技術由孕育,發展乃至成熟;第二階段是從民國開始的,由於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識,尤其是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工程知識後,傳統釀酒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懂得了釀酒微觀世界的奧秘,生產上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機械化水平提高,酒的質量更有保障。
竹子常規營養成分包括水分、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無氮浸出物和粗纖維,其富含18種胺基酸、七種維生素、類黃酮、葉綠素、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其營養豐富、搭配合理,具有優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輻射、抗疲勞、抗衰老、降血脂、抑菌、增強免疫力、保護心腦血管等生物學功效。=適當的飲用酒對身體比較好,但是嗜酒就會有損身體健康,各類酒中,特別是白中,含有不少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成分,如乙醇。若過多的酒精進入人體,會引起各種不良反應,產生不同程度的酒精中毒;甲醇,甲醇有毒,甲醇繼續分解產生的甲醛能蓄積於人體內,形成潛在危害;雜醇油,雜醇油的毒性比酒精大十幾倍,飲入含雜醇油多的酒類會引起劇烈頭痛;氰化物,氰化物有劇毒,可引起人體組織缺氧,輕者咽喉發癢,頭腦發暈,重者造成昏迷不醒;且經常飲用烈性酒,食道和胃黏膜就會長期受到刺激,從而引起充血導致食道炎、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由於酒與竹筒內竹茹相溶,竹筒能吸收酒的有害成分且竹子內對身體有益的成分能溶解在酒中,因此竹筒酒很受人們的喜愛。
目前製作竹筒酒的主要方法為將酒盛放在竹筒內,使酒與竹筒內竹茹短期相溶,使所盛酒具有竹的清香味,但通常是將活竹砍掉後製成筒裝酒,而竹筒易乾枯,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於酒中,影響酒的口感和保健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竹筒釀酒工藝。
本發明的竹筒釀酒工藝流程為:在深山海拔900多米處,將無汙染的活楠竹,首先採用鑽頭鑽個小孔,然後將配製好的高粱酒採用工業注射器將高粱酒直接注入到活楠竹長度較高的竹筒裡面去,用牙籤先將小孔密封后,在用竹屑把注入口修復,讓酒在活竹裡面發酵,等待15-20天後就開始收割,把砍伐下來的竹酒外觀進行打磨,美觀化,再存放半個月,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此種釀酒工藝簡單方便,採用活楠竹進行釀酒,讓高粱酒在竹筒裡自然釀造,同時又充分吸收竹子的清香,最後釀製成高粱酒口味獨特,並且具有一定保健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和實施例對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竹筒釀酒的工藝流程為:在深山海拔900多米處,將無汙染的活楠竹,首先採用鑽頭鑽個小孔,然後將配製好的高粱酒採用工業注射器將高粱酒直接注入到活楠竹長度較高的竹筒裡面去,用牙籤先將小孔密封后,在用竹屑把注入口修復,讓酒在活竹裡面發酵,等待15-20天後就開始收割,把砍伐下來的竹酒外觀進行打磨,美觀化,再存放半個月,即可。
實施例:竹在深山海拔900多米處,將無汙染的活楠竹,首先採用鑽頭鑽個小孔,然後將配製好的高粱酒500g採用工業注射器將高粱酒直接注入到活楠竹長度較高的竹筒裡面去,用牙籤先將小孔密封后,在用竹屑把注入口修復,讓酒在活竹裡面發酵,等待15天後就開始收割,把砍伐下來的竹酒外觀進行打磨,美觀化,再存放半個月,即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竹筒釀酒工藝,它屬於釀酒工藝技術領域。所述的竹筒釀酒工藝流程為:在深山海拔900多米處,將無汙染的活楠竹,首先採用鑽頭鑽個小孔,然後將配製好的高粱酒採用工業注射器將高粱酒直接注入到活楠竹長度較高的竹筒裡面去,用牙籤先將小孔密封后,在用竹屑把注入口修復,讓酒在活竹裡面發酵,等待15‑20天後就開始收割,把砍伐下來的竹酒外觀進行打磨,美觀化,再存放半個月,即可。此種釀酒工藝簡單方便,採用活楠竹進行釀酒,讓高粱酒在竹筒裡自然釀造,同時又充分吸收竹子的清香,最後釀製成高粱酒口味獨特,並且具有一定保健效果。
技術研發人員:李華良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李華良
技術研發日:2017.06.13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