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磁力擦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22:29:36 1
專利名稱:新磁力擦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力擦,屬磁力機械技術。
背景技術:
人們擦建築的窗戶玻璃朝外面的一面,很困難,且很危險。為此,有人發明了磁力 擦,人站在室內,將兩塊有磁吸引力的磁力擦分別貼放在要擦的窗戶玻璃的內外面,手移動 裡面的一塊磁力擦揩擦,同時由於磁吸引力,外面的一塊磁力擦被拉動跟著揩擦,從而能方 便清潔窗戶玻璃內外面。但是由於現有的磁力擦中有多塊永磁體,不但結構不緊湊,漏磁 大,而且使用時,外邊的磁力擦常常掉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設計設計一種新磁力擦,克服現有磁玻璃擦的上述缺陷,結構簡單,漏 磁小,使用時不掉落。本實用新型按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一種結構如圖1圖2示。在凹蓋形導磁體一 5內頂的中心固 定永磁體4,且使永磁體4的下端面與凹蓋形導磁體一 5的下端面齊平;將凹蓋形導磁體5 一的上端面固定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凹蓋形導磁體一 5和永 磁體4形成的空腔內及二者的下端面聯接彈性擦刷板一 3,在三角形板一 1的上端面聯接手 把一 2。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二種結構如圖3圖4示。將凹蓋形導磁體二 9的上端面固定 在三角形板二 6的下面。在三角形板二 6的下面、凹蓋形導磁體二 9的空腔內及其下端面 聯接彈性擦刷板二 8,在三角形板二 6的上端面聯接手把二 7。所述新磁力擦必須成對使用,而且必須至少有一個帶有永磁體。使用所述磁力擦前,可將彈性擦刷板一 3、彈性擦刷板二 8浸溼。先將一個所述新 磁力擦貼在窗戶玻璃內側面,而將另一個所述新磁力擦貼在窗戶玻璃外側面,並與玻璃內 側的對應,這樣,兩個新磁力擦以磁吸引力(磁力線能穿透玻璃)夾持玻璃,彈性擦刷板一 3、彈性擦刷板二 8均受到壓縮緊貼玻璃表面。移動玻璃內側的新磁力擦擦拭玻璃內面,同 時在磁拉力的作用下,玻璃外側的新磁力擦擦拭玻璃外面。彈性擦刷板一 3、彈性擦刷板二 8磨損或較髒時,可拆下更換或清洗後重裝。注意,實踐證明擦玻璃移動新磁力擦時,沿三角形板一 1或三角形板二 6任一頂 點所指的方向省力,且擦拭效果更好。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1.與現有的磁力擦相比,新磁力擦結構簡單,成本低,特別是配對使用新磁力擦, 採用其中只要一個新磁力擦帶永磁體時。因為現有的磁力擦,兩塊均為多永磁體拼合結構, 磁路複雜,而且漏磁大。2.所述新磁力擦使用時,不會發生掉落。
圖1是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一種結構如圖1圖2示。在凹蓋形導磁體一 5內頂 的中心固定永磁體4,且使永磁體4的下端面與凹蓋形導磁體一 5的下端面齊平;將凹蓋形 導磁體5 —的上端面固定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凹蓋形導磁體 一 5和永磁體4形成的空腔內及二者的下端面聯接彈性擦刷板一 3,在三角形板一 1的上端 面聯接手把一 2。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二種結構如圖3圖4示。將凹蓋形導磁體二 9的上端面固定 在三角形板二 6的下面。在三角形板二 6的下面、凹蓋形導磁體二 9的空腔內及其下端面 聯接彈性擦刷板二 8,在三角形板二 6的上端面聯接手把二 7。所述新磁力擦必須成對使用,而且必須至少有一個帶有永磁體。
權利要求一種新磁力擦,其特徵是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一種結構在凹蓋形導磁體一(5)內頂的中心固定永磁體(4),且使永磁體(4)的下端面與凹蓋形導磁體一(5)的下端面齊平;將凹蓋形導磁體一(5)的上端面固定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凹蓋形導磁體一(5)和永磁體(4)形成的空腔內及二者的下端面聯接彈性擦刷板一(3),在三角形板一(1)的上端面聯接手把一(2);所述新磁力擦的第二種結構將凹蓋形導磁體二(9)的上端面固定在三角形板二(6)的下面;在三角形板二(6)的下面、凹蓋形導磁體二(9)的空腔內及其下端面聯接彈性擦刷板二(8),在三角形板二(6)的上端面聯接手把二(7)。
專利摘要新磁力擦,在凹蓋形導磁體一5內頂的中心固定永磁體4,且使永磁體4的下端面與凹蓋形導磁體一5的下端面齊平;將凹蓋形導磁體一5的上端面固定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在三角形板一1的下面、凹蓋形導磁體一5和永磁體4形成的空腔內及二者的下端面聯接彈性擦刷板一3,在三角形板一1的上端面聯接手把一2。新磁力擦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時,不會發生掉落。
文檔編號A47L1/12GK201675860SQ20102015145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7日
發明者劉新廣 申請人:劉新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