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22:05:26 1
專利名稱: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將還原劑箱可拆裝地固定在車輛框架上。
背景技術:
SCR系統將尿素(尿素水)作為還原劑使用,對發動機的廢氣中的NOx (氮氧化物) 進行淨化。尿素水儲藏在還原劑箱中,向發動機的排氣管內適當地供給(參照專利文獻I)。如圖11(a)、(b)所示那樣,還原劑箱50、51載置在安裝於車輛框架(未圖示)上的專用的託架52上,使用2個箍帶53、54固定在託架52上。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第3687918號公報發明要解決的課題然而,作為對還原劑箱進行固定的方法,如上述那樣一般使用2個箍帶(band),但存在以下課題當還原劑箱變小時,難以確保鉤掛箍帶的部分的空間。此外,需要做成如下的固定結構容易進行工廠中的箱組裝以及設置時的箱拆裝操作。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解決上述課題,即使是較小的還原劑箱也能夠固定在託架上,並且相對於託架能夠容易地進行拆裝。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為一種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將還原劑箱相對於車輛框架能夠拆裝地進行固定,其中,在將車輛外側作為前側的上述還原劑箱的前側的上表面上形成向側方延伸的槽狀的上部凹條(bead),並且在還原劑箱的兩側面上形成從上述上部凹條向斜後方延伸的槽狀的側部凹條,在上述車輛框架上設置託架,該託架具有用於載置上述還原劑箱的底板部、並且具有用於支承還原劑箱的背面的背板部,使上述還原劑箱的前側朝向車輛外側而載置在該託架上,在該還原劑箱上,將箍帶的中間部置於上述上部凹條以及上述側部凹條內,並且在上述箍帶的兩端部對箍帶賦予張力而使其卡止在上述託架上。也可以為,在上述託架上,對置地形成有用於支承上述還原劑箱的側面的一對側板部,上述箍帶的兩端部卡止在上述側板部上。也可以為,在上述託架上形成有用於對上述箍帶的兩端進行卡止的卡止孔,上述箍帶具備箍帶主體,形成為向側方延伸的板狀,收容在上述上部凹條內;以及J形螺栓,具有卡止在上述卡止孔內的鉤部,並且具有緊固在上述箍帶主體的端部上的雄螺紋部。也可以為,上述箍帶主體成形為,使向側方延伸的金屬板沿著還原劑箱的上部凹條的形狀,在上述箍帶主體上設置有橡膠部,該橡膠部夾在箍帶主體和上述還原劑箱之間。
也可以為,上述卡止孔形成為三角形,並且形成為使角部朝向沿著上述託架上的還原劑箱的側部凹條延伸的箍帶的延長方向,通過該角部將上述箍帶的鉤部定位。也可以為,在上述箍帶主體的兩端部形成有用於插通上述J形螺栓的插通孔,在上述J形螺栓上形成有用於限制向上述插通孔的插入深度的凸緣部。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即使是較小的還原劑箱也能夠固定在託架上,並且能夠相對於託架進行拆裝。
圖I是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的立體圖。圖2是圖I的側面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2的後視圖。圖5是箍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體圖。圖6(a)是箍帶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視圖,圖6(b)是箍帶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圖7是箍帶主體的主視圖。圖8是將箍帶分解後的主要部分截面圖。圖9 (a)是J形螺栓的俯視圖,圖9 (b)是圖9 (a)的A-A線向視圖。圖10是SCR系統的概略圖。圖11(a)是表示以往的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的說明圖,圖11(b)是表示以往的其他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於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0表示使用本實施方式的還原劑箱(尿素水箱)11的SCR系統I。該SCR系統 I應用於車輛上所搭載的發動機2。如圖10所示,在與發動機(例如柴油發動機)2連接的排氣管3上,從排氣的上遊側起按順序配設有還原劑噴嘴4,將作為還原劑的尿素水向排氣管3內噴射;和SCR催化劑(選擇還原催化劑)5,利用從噴射到排氣管3內的尿素水生成的氨,對廢氣中的NOx(氮氧化物)進行還原淨化。尿素水儲藏在還原劑箱11中,經由還原劑供給配管6向還原劑供給泵7供給。另一方面,供給至還原劑供給泵7的尿素水的一部分,經由還原劑返回配管9 返回至還原劑箱11。並且,還原劑供給泵7由E⑶(發動機控制單元或者電子控制單元)8 控制,在由排氣溫度傳感器(未圖示)檢測的SCR催化劑5的入口的排氣溫度達到SCR催化劑5的活性溫度時,將與廢氣中的NOx量相對應的量的尿素水向還原劑噴嘴4供給。圖I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還原劑箱11的固定構造。如圖I所示,還原劑箱11經由託架13和箍帶14可拆裝地固定在車輛框架12上。還原劑箱11由成形自由度較高的樹脂制箱形成,使外形形成為大致長方體。還原劑箱11具有朝向車輛外側的前表面16 ;上表面18,設置有配管連接部17,該配管連接部 17連接有還原劑供給配管6以及還原劑返回配管9等;左右的側面19 ;背面(未圖示);以及底面(未圖示)。此外,在還原劑箱11的前側形成有還原劑補給口 15,能夠容易地向還原劑箱11補給尿素水。在還原劑箱11的前側的上表面18上,形成有分別向左右方向(側方)延伸而橫穿的槽狀的上部凹條(bead) 20,在還原劑箱11的左右的兩側面19上,形成有從上部凹條20向斜後方連續地延伸的槽狀的側部凹條21。車輛框架12例如由H形框架的縱梁形成,在圖I中,車輛框架12的左側成為車寬度方向外側。託架13包括收容部22,將鋼板彎曲而形成,收容還原劑箱11 ;和安裝部23,與收容部22 —體設置,安裝在車輛框架12上。如圖I、圖2以及圖3所示,收容部22具備底板部24,用於載置還原劑箱11 ;背板部25,用於支承還原劑箱11的背面;以及側板部26,用於支承還原劑箱11的左右側面19。 底板部24形成為在俯視時呈大致矩形板狀,為了輕型化而具有多個孔27。側板部26從底板部24的左右兩邊向上方延伸形成。側板部26的上緣28以前側降低的方式傾斜,使還原劑箱11的前側以較大面積露出。此外,在收容部22內收容了還原劑箱11時與側部凹條21 的下端部相對的側板部26上形成有用於卡止箍帶14的卡止孔29。卡止孔29將側板部26 貫通而形成,鉤掛後述的箍帶14的鉤部30。此外,卡止孔29形成為三角形,並且形成為使角部46朝向箍帶14的延長方向,將鉤部30定位在角部46。背板部25從各個側板部26的後端的邊向收容部22的內側延伸形成。此外,在側板部26以及背板部25上,與底板部24 同樣形成有用於輕型化的多個孔27。如圖2、圖3以及圖4所示,安裝部23由一對剖面L字狀的鋼材形成,沿著側板部 26與背板部25之間的角部31設置。此外,在安裝部23和背板部25上,用於插通未圖不的安裝螺栓的螺栓孔32在上下隔開間隔而形成有多個,經由安裝螺栓將託架13安裝到車輛框架12上。如圖I以及圖2所示,箍帶14包括箍帶主體33,形成為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狀,收容在上部凹條20內;橡膠部34,設置於箍帶主體33上,夾在箍帶主體33和還原劑箱 11之間;以及J形螺栓35,收容在側部凹條21內,卡止於側板部26的卡止孔29,並且緊固在箍帶主體33的端部。如圖5、圖6以及圖7所示,箍帶主體33是對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金屬板進行衝壓成形而成的。箍帶主體33被彎曲為使左右方向的中央部36向上方彎曲,並且形成為沿著還原劑箱11的上部凹條20的形狀。此外,箍帶主體33具有從前後兩邊向上方延伸的肋 37,並形成為足夠的強度。在箍帶主體33的左右端部,形成有用於插通J形螺栓35的插通孔38。如圖6以及圖8所示,橡膠部34用於防止箍帶主體33與還原劑箱11直接接觸而劃傷,具備夾持部39,形成為槽型,夾在上部凹條20和箍帶主體33之間;以及卡止部40, 從夾持部39的前後端向內側延伸形成,並且形成為U型,卡止在箍帶主體33的肋37上。如圖9所示,J形螺栓35具備鉤部30,形成在J形螺栓35的一端,卡止在側板部 26的卡止孔29中;雄螺紋部41,形成在J形螺栓35的另一端部,緊固於箍帶主體33的端部;中間部47,形成在鉤部30和雄螺紋部41之間,以直線狀延伸;以及凸緣部42,形成在與雄螺紋部41相鄰接的中間部47上,用於限制向箍帶主體33的插通孔38的插入深度。鉤部30在鉤掛到側板部26的卡止孔29中時,使前端部43向託架13的外側露出。此外,鉤部30的前端部43具有切割部44,該切割部44將向託架13的外側突出的一側的側面切割, 使鉤部30和與鉤部30相鄰接的其他設備不幹涉。雄螺紋部41插通箍帶主體33的插通孔
38。如圖I所示,螺母45與雄螺紋部41螺合,通過緊固螺母45而對箍帶14賦予張力。接著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在從託架13取下還原劑箱11的情況下,將與J形螺栓35螺合的螺母45鬆緩,從託架13取下箍帶14。由此,還原劑箱11的固定被解除,能夠從託架13取下還原劑箱11。 J形螺栓35以使雄螺紋部41的前端朝向車輛外側的方式傾斜,因此能夠容易地將螺母45 鬆緩。將這樣從託架13取下的還原劑箱11再次向託架13安裝的情況下,將還原劑箱11 載置到託架13上,將箍帶主體33收納到上部凹條20內,並且將J形螺栓35收納到側部凹條21內,將鉤部30鉤掛到託架13的卡止孔29中,並緊固螺母45。還原劑箱11被按壓到託架13的底板部24和背板部25上,穩固並且簡單地固定在託架13上。此時,箍帶14僅為一個,通過上部凹條20和側部凹條21能夠容易且正確地進行箍帶14的定位,因此能夠高效、牢固地固定還原劑箱11。此外,箍帶14的J形螺栓35向插通孔38的插入深度通過凸緣部42限制,因此鉤部30不會移動到插入孔28的位置而雄螺紋部41與鉤部30的位置交換,在向託架13安裝還原劑箱11時,能夠將鉤部30容易地鉤掛到託架13的卡止孔29 中。如此,在還原劑箱11的前側的上表面18上形成沿著左右方向延伸而橫穿的槽狀的上部凹條20,並且在還原劑箱11的左右的兩側面19上形成從上部凹條20向斜後方連續延伸的槽狀的側部凹條21,在車輛框架12上設置託架13,該託架13具有用於載置還原劑箱11的底板部24,並且具有用於支承還原劑箱11的背面的背板部25,將還原劑箱11的前側朝向車輛外側而載置在託架13上,在還原劑箱11上將箍帶14的中間部置於上部凹條 20以及側部凹條21內,並且在箍帶14的兩端部對箍帶14賦予張力並且將其卡止在託架 13上,因此即使是較小的還原劑箱11也能夠固定在託架13上。此外,相對於託架13能夠容易對還原劑箱11進行拆裝。在託架13上,對置地形成有支承還原劑箱11的左右側面19的一對側板部26,箍帶14的兩端部卡止在側板部26上,因此能夠在離還原劑箱11的上表面18較近的位置卡止箍帶14的兩端部,能夠通過較短的箍帶14來容易地固定還原劑箱11。此外,在託架13上形成有用於對箍帶14的兩端進行卡止的卡止孔29,箍帶14具備箍帶主體33,形成為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狀,收容在上部凹條20內;以及J形螺栓 35,具有卡止在卡止孔29中的鉤部30,並且具有緊固在箍帶主體33的端部上的雄螺紋部 41 ;因此能夠通過一個箍帶14將還原劑箱11穩固並且容易地固定在託架13上。箍帶主體33將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金屬板沿著還原劑箱11的上部凹條20的形狀來成形,在箍帶主體33上設置有夾在箍帶主體33和還原劑箱11之間的橡膠部34,因此能夠將箍帶主體33形成為與J形螺栓35相對應的牢固的結構,並且能夠防止還原劑箱11 與箍帶主體33抵接而劃傷。並且,能夠使箍帶主體33與上部凹條20配合,能夠以較大面積支撐還原劑箱11。卡止孔29形成為三角形,並且形成為使角部31朝向沿著託架13上的還原劑箱11 的側部凹條21延伸的箍帶14的延長方向,通過角部31對箍帶14的鉤部30進行定位,因此能夠通過簡單的構造容易地對鉤部30進行定位。在箍帶主體33的左右端部,形成有用於插通J形螺栓35的插通孔38,在J形螺栓 35上形成有用於限制向插通孔38的插入深度的凸緣部42,因此在從託架13拆卸箍帶14 時,能夠防止雄螺紋部41相對於箍帶主體33的位置和鉤部30相對於箍帶主體33的位置被交換而變得難以處置。
要貫通。
12車輛框架
13託架
14箍帶
15還原劑補給口
18上表面
19側面
20上部凹條
21側部凹條
24底板部
25背板部
26側板部
29卡止孔
30鉤部
33箍帶主體
35J形螺栓
41雄螺紋部
權利要求
1.一種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將還原劑箱可拆裝地固定在車輛框架上,其特徵在於, 在將車輛外側作為前側的上述還原劑箱的前側的上表面上形成向側方延伸的槽狀的上部凹條,並且在還原劑箱的兩側面上形成從上述上部凹條向斜後方延伸的槽狀的側部凹條,在上述車輛框架上設置託架,該託架具有用於載置上述還原劑箱的底板部、並且具有用於支承還原劑箱的背面的背板部,使上述還原劑箱的前側朝向車輛外側而載置在該託架上,在該還原劑箱上,將箍帶的中間部置於上述上部凹條以及上述側部凹條內,並且在上述箍帶的兩端部對箍帶賦予張力而使其卡止在上述託架上。
2.如權利要求I記載的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其中,在上述託架上,對置地形成有用於支承上述還原劑箱的側面的一對側板部,上述箍帶的兩端部卡止在上述側板部上。
3.如權利要求I記載的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其中,在上述託架上形成有用於對上述箍帶的兩端進行卡止的卡止孔,上述箍帶具備箍帶主體,形成為向側方延伸的板狀,收容在上述上部凹條內;以及J形螺栓,具有卡止在上述卡止孔內的鉤部,並且具有緊固在上述箍帶主體的端部上的雄螺紋部。
4.如權利要求3記載的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其中,上述箍帶主體成形為使向側方延伸的金屬板沿著還原劑箱的上部凹條的形狀,在上述箍帶主體上設置有橡膠部,該橡膠部夾在箍帶主體和上述還原劑箱之間。
5.如權利要求3記載的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其中,上述卡止孔形成為三角形,並且形成為使角部朝向沿著上述託架上的還原劑箱的側部凹條延伸的箍帶的延長方向,通過該角部將上述箍帶的鉤部定位。
6.如權利要求3記載的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其中,在上述箍帶主體的兩端部形成有用於插通上述J形螺栓的插通孔,在上述J形螺栓上形成有用於限制向上述插通孔的插入深度的凸緣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還原劑箱的固定構造,即使是較小的還原劑箱也能夠固定在託架上,並且相對於託架能夠容易拆裝。在還原劑箱(11)前側的上表面(18)上形成向側方延伸的槽狀的上部凹條(20),並且在還原劑箱(11)的兩側面(19)上形成從上部凹條(20)向斜後方延伸的槽狀的側部凹條(21),在車輛框架(12)上設置託架(13),該託架(13)具有用於載置還原劑箱(11)的底板部(24),並且具有用於支承還原劑箱(11)的背面的背板部(25),使還原劑箱(11)的前側朝向車輛外側而載置在託架(13)上,在還原劑箱(11)上,將箍帶(14)的中間部置於上部凹條(20)以及側部凹條(21)內,在箍帶(14)的兩端部對箍帶(14)賦予張力並且卡止在託架(13)上。
文檔編號F01N3/08GK102596619SQ20108004826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4日
發明者小平和宏, 戶塚章浩 申請人: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 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