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
2023-07-03 14:16:51 2
專利名稱: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計算機的分享方法,尤其有關於兩臺計算機間使用的雙向分享方 法。
背景技術:
現在是一個數位化的時代,各種電子設備的使用便利了人們的生活,而在眾多的 電子設備當中,尤以個人計算機的使用最為重要且不可或缺。隨著工業的發展與半導體工藝的不斷突破,個人計算機的單位價格愈來愈便宜, 而能夠達到的功效卻愈來愈多。因此,為了達到各種不同的目的,許多使用者都不再僅僅使 用單一臺計算機來處理多項不同領域的工作。例如常見的,使用一臺硬體資源較為低級的 低級計算機來進行文書作業,而使用另一臺硬體資源較為強大的高級計算機來進行遊戲、 播放影音文件,或編輯圖像等。甚至,還會加上一臺可攜式筆記本型計算機,方便外出時攜 帶使用。藉以,使每臺計算機各司其職,同時滿足使用者的各種需求,不會大材小用,也不至 於不夠使用。然而,雖然擁有兩臺或兩臺以上計算機,可以滿足使用者不同層面的需求,但對於 使用者來說,總有某些資料需同時存在於該兩臺或兩臺以上計算機中,或者,需經常在該兩 臺或兩臺以上計算機之間互相傳遞。例如,當使用者攜帶筆記本型計算機外出洽談公事時, 需先將使用者在該低級計算機上所編輯的文件檔案,複製至該筆記本型計算機上,再藉由 該筆記本型計算機外出展示該編輯的文件檔案。再例如,若使用者通過該低級計算機或該 筆記本型計算機下載影片,且欲在該適用於播放影音文件的高級計算機上觀看時,也需先 將影片傳輸至該高級計算機上,藉以得到較佳的觀賞效果。更不必論及有些使用者因擔心 重要資料被損壞,因此會定期備份重要資料,使該重要資料能夠同時存在於所有計算機中, 並且能夠同步更新,降低因計算機損壞而使該重要資料消失的可能性。上述提及的資料傳輸問題,目前多數使用者的做法,均通過可攜式存儲媒體(例 如光碟或移動存儲器)或網際網路,先從原始計算機中複製該資料之後,再存儲至目的地計 算機中。然而,通過可攜式存儲媒體進行資料傳輸,不但執行步驟冗雜,也會拖延傳輸的速 度及時間。並且,該用以傳輸資料的存儲媒體,也可能在傳輸過程中毀壞,而有使資料流失 的可能。另外,通過網際網路來傳輸兩臺或兩臺以上計算機間的資料,不但具有被黑客竊取的 風險,也可能使資料在傳輸過程中感染病毒,進而造成計算機的損害。另外,除了資料的傳輸及同步外,當使用者擁有一臺以上的計算機時,硬體設備的 擴充也是一個大問題。例如,購買臺式計算機時,無線網卡通常是使用者必須自行加購的項 目之一。而筆記本型計算機雖然會內建無線網絡,但為求方便且輕薄,通常不會配置光碟機。 如此一來,是否需要為臺式計算機加購無線網卡,以及是否為筆記本型計算機加購光碟機等 問題,一直困擾著使用者。綜上所述,若市場上能提供一種分享方法,能夠順利分享兩臺或兩臺以上計算機 的資料以及硬體資源,則必定能夠迅速地促進計算機相關產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 能夠直接使用分享設備連接兩臺計算機主機,並使連接雙方的計算機主機進行雙向的資料 傳輸、資料同步、或計算機外圍硬體設備的分享。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該 分享方法提供分享設備至兩臺計算機,使該兩臺計算機可通過該分享設備進行雙向的資料 或資源共享,該方法包括a)設定該兩臺計算機中的一臺為主動計算機及另一臺為從屬計算機;b)該主動計算機安裝操作軟體;c)以該分享設備連接該主動計算機及該從屬計算機;d)啟動該操作軟體,並通過該分享設備在該從屬計算機中設置虛擬光碟機;e)該從屬計算機執行該虛擬光碟機中的一個聯機軟體,藉以與該操作軟體互相呼 應,建立該兩臺計算機間的聯機。如上所述,所述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還包括一個步驟f)該兩臺計算機通過該操作軟體或該聯機軟體,執行資料傳輸、資料同步,或硬體 分享的動作。如上所述,若該兩臺計算機欲進行資料傳輸的動作時,則所述步驟f之後還包括 下列步驟fll)該兩臺計算機分別選定欲傳輸的資料;fl2)發出資料傳輸命令至該分享設備;fl3)該分享設備判斷是否由該主動計算機將資料傳輸至該從屬計算機;fl4)承接步驟f 13,若對該步驟fl3判斷為是,將該主動計算機中被選定的資料, 傳輸至該從屬計算機中;fl5)承接步驟f 13,若對該步驟fl3判斷為否,將該從屬計算機中被選定的資料, 傳輸至該主動計算機中。如上所述,若該兩臺計算機欲進行資料同步的動作時,則所述步驟f之後還包括 下列步驟f21)該兩臺計算機分別選擇資料的同步類型;f22)在該資料的同步類型下設定同步任務;f23)發出資料同步命令至該分享設備;f24)該兩臺計算機通過該分享設備執行資料同步動作;f25)該分享設備判斷同步任務是否全部執行完畢;f26)承接步驟f25,若否,重複執行該步驟f23至該步驟f25。如上所述,所述資料的同步類型,為文件夾(folder)的同步或電子信箱資料的同步。如上所述,所述電子信箱資料,為窗口作業系統(Windows)中的Outlook軟體的資 料。如上所述,所述同步任務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同步條件。
如上所述,所述同步條件包括同步的欄位、欄位的同步方式,及同步文件的修改 時間。如上所述,若該兩臺計算機欲進行硬體分享的動作時,則所述步驟f之後還包括 下列步驟f31)由該兩臺計算機其中的一臺,選擇欲請求分享的硬體設備;f32)發出硬體分享命令至該分享設備;f33)承接步驟f32,在該步驟f31中進行選擇的該計算機,通過該分享設備使用相 對計算機端所連接的該硬體設備。如上所述,所述步驟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光碟機。如上所述,所述步驟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印表機。如上所述,所述步驟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鍵盤。如上所述,所述步驟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滑鼠。如上所述,所述步驟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網絡資源。如上所述,所述步驟c中,該分享設備通過兩個通用串行總線接口埠分別連接 該兩臺計算機。如上所述,所述步驟c中,該分享設備通過兩個通用串行總線2. 0的接口埠分別 連接該兩臺計算機。如上所述,所述從屬計算機中的該虛擬光碟機及該聯機軟體,在該主動計算機與該 從屬計算機間的連接斷除時消失。如上所述,所述操作軟體存儲於該分享設備內的一個快閃記憶體中,在該分享設備與該 主動計算機連接時,由該分享設備主動安裝至該主動計算機中。如上所述,所述操作軟體為綠色軟體,在該主動計算機與該分享設備間的連接斷 除時消失。本發明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對照先前技術所能夠達到的功效在 於,不需要通過網際網路或額外的存儲媒體,即能夠直接使用分享設備建立兩臺計算機主機 間的連接,進行雙向的資料傳輸以及資料同步,並可進一步地通過連接,分享兩臺計算機的 硬體資源,不必浪費成本,為兩臺計算機分別配置功能相同的外圍硬體設備。
圖1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方框圖; 圖2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分享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料傳輸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料同步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硬體分享流程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 分享設備 11微控制單元 12第一接口埠 13第二接口埠
6
14 快閃記憶體2 第一計算機2』主動計算機3 第二計算機3』從屬計算機21、31 硬碟22、32外圍硬體裝置23、33 網際網路S40 S52、S60 S66、S68A、S68C、S70 S78、S80 S86 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關於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首先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方框圖。如 圖1所示,本發明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主要通過分享設備1連接第一計算 機2及第二計算機3,該分享設備1主要具有微控制單元(MCU,Micro Control Unit)ll、第 一接口埠 12及第二接口埠 13。其中該第一接口埠 12用以連接該第一計算機2,而 該第二接口埠 13用以連接該第二計算機3,且該第一及第二接口埠 12、13主要為通用 串行總線(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埠,通過使用USB協議的傳輸線或適配器連 接該第一及第二計算機2、3,並藉以由該第一計算機2或該第二計算機3提供電源給該分 享設備1,使該分享設備1得以進行正常運作。更明確地說,該第一及第二接口埠 12、13 可為使用USB 2. 0的串行接口引擎(SIE,Serial InterfaceEngine)及USB 2. 0的收發器 (Transceiver),通過 USB 2.0 收發器微單元接口(UTMI,USB 2. 0 Transceiver Macrocell Interface)所達成的USB 2. 0接口埠,但並不以此為限。該第一及第二計算機2、3可分別設置有硬碟21、31,執行該第一及第二計算機2、3 的作業系統(OS,Operation System)並用以存儲資料,且該第一及第二計算機2、3可分別 連接如光碟機、印表機、鍵盤及滑鼠等外圍硬體裝置22、32,以及可分別通過不同的硬體資源 連接至網際網路23、33。當該第一及第二計算機2、3通過該分享設備1成功建立連接後,以該 第一計算機2為例,即可通過該分享設備1,存取該第二計算機3的硬碟31中的資料,或將 該第一計算機2的硬碟21中的資料傳輸至該第二計算機3中。甚至,也可使該第一及第二 計算機2、3中的文件夾(R)lder)、電子信箱郵件等資料,進行資料同步的動作。並且,該第 一計算機2還可通過該分享設備1,與該第二計算機3共同使用該第二計算機3所連接的該 外圍硬體裝置32。反之,該第二計算機3也可通過該分享設備1連接該第一計算機2,存取 該第一計算機2中的資料、與該第一計算機2中的資料同步,或與該第一計算機2分享該第 一計算機2所連接的該外圍硬體裝置22。值得一提的是,當該第一及第二計算機2、3其中的一臺連接至對應的網際網路23或 33時,未連接至網際網路23、33的另一臺計算機,可通過與該分享設備1的連接,使用相對計 算機端所連接的網際網路23或33的帳號及寬帶等網絡資源。請繼續看圖2,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分享流程圖。其 分享流程如下
步驟S40,提供操作軟體及分享設備;具體地首先,需提供該分享設備1以及與該 分享設備1搭配使用的操作軟體。步驟S42,主動計算機安裝操作軟體;具體地選擇該第一及第二計算機2、3的其 中的一臺作為主動計算機,再將該操作軟體安裝於該主動計算機中。為方便說明,下面將以 該第一計算機2為該主動計算機2』,該第二計算機3為從屬計算機3』,進行說明。值得一提的是,該操作軟體主要用來作為該分享設備1的一個驅動程序,並可同 時提供使用者操作該分享設備1時的平臺。而該操作軟體主要可存儲於光碟片(圖中未示 出)中,並通過光碟機的連接來進行安裝。另外,該操作軟體也可存儲於該分享設備1內的閃 存14(如圖1所示)中,並在該分享設備1連接至該主動計算機2』時,由該分享設備1自 動將該操作軟體安裝至該主動計算機2』中。並且,該操作軟體可實際安裝於該主動計算機 2』中,該操作軟體也可為綠色軟體,並在該分享設備1與該主動計算機2』間的聯機斷除時 消失,但並不以此為限。步驟S44,連接分享設備至主動計算機;具體地在該主動計算機2』中安裝該操作 軟體後,接著將該分享設備1的該第一接口埠 12連接至該主動計算機2』。如此一來,將 由該主動計算機2』提供電源給該分享設備1,使該分享設備1中的該微控制單元11得以開 始運作。而在連接後,該分享設備1檢測到與其連接的該主動計算機2』,並使該主動計算機 2』自動執行所安裝的該操作軟體。步驟S46,連接分享設備至從屬計算機;具體地在該步驟S44之後,接著將該分享 設備1上的該第二接口埠 13,連接至該從屬計算機3』。步驟S48,建立主動計算機與從屬計算機的連接;具體地該分享設備1在連接後 檢測到該從屬計算機3』,使安裝於該主動計算機2』上的該操作軟體,通過該分享設備1,自 動在該從屬計算機3』中安裝虛擬光碟機,並且自動執行該虛擬光碟機中的一個聯機軟體。藉以, 與該主動計算機2』中所安裝的該操作軟體相互呼應,進而建立該主動計算機2』與該從屬 計算機3』間的聯機。如此一來,不需要在該從屬計算機3』中安裝任何軟體,便可使該從屬 計算機3』通過該虛擬光碟機中的該聯機軟體與該主動計算機2』建立連接,並執行該操作軟 件的功能。然而,在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之間的連接斷除後,或在該分享設備1 上的該第一及第二接口埠 12、13從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上拔除時,該虛擬光 驅及該聯機軟自動從該從屬計算機3』中消失。並且,若該操作軟體為綠色軟體,則該操作 軟體與該虛擬光碟機及該聯機軟體同時消失。步驟S50,通過操作軟體或聯機軟體對分享設備發出請求命令;具體地在該主動 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成功建立聯機之後,該主動計算機2』即可通過該操作軟體或該從 屬計算機3』通過該虛擬光碟機中的該聯機軟體,對該分享設備1發出請求命令,藉以彼此進 行溝通。步驟S52,依請求命令進行資料傳輸、資料同步,或硬體分享;具體地如此一來, 該分享設備1可通過接收由該主動計算機2』或該從屬計算機3』所發出的請求命令,決定 進行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間的資料傳輸、資料同步或硬體分享。圖3、圖4及圖5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料傳輸、資 料同步及硬體分享流程圖,分別代表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間進行資料傳輸、資 料同步,及硬體分享時的動作流程,下面將藉由各流程圖,進行詳細的說明。
首先請參閱圖3,為本發明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料傳輸流程 圖。其資料傳輸流程如下步驟S60,查看兩臺計算機的信息;具體地當圖2中的主動計算機2』與從屬計算 機3』成功建立連接之後,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即可分別通過例如窗口作業系統 (Windows)中的我的電腦(My Computer)、資源管理器(Windows Explorer),或本發明的該 操作軟體及該聯機軟體等工具,查看該相對計算機端,其硬碟中所存儲的資料。步驟S62,選定傳輸資料;具體地而在查看後,若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 其中的一臺認為有傳輸資料或文件的必要時,即選定欲傳輸的資料。步驟S64,發出資料傳輸命令;具體地通過該操作軟體或該聯機軟體,對該分享 設備1發出資料傳輸的請求命令。而其中,該主動計算機2』可請求自該主動計算機2』本 身傳輸資料至該從屬計算機3』中,也可請求自該從屬計算機3』中,將資料傳輸回該主動計 算機2』中。反之,該從屬計算機3』也可進行相同且雙向的動作,因此,該主動計算機2』與 該從屬計算機3』,應視為功能相當的兩個計算機端。步驟S66,判斷是否由主動計算機傳輸至從屬計算機;具體地在該分享設備1接 收到請求命令後,判斷是否由該主動計算機2』將資料傳輸至該從屬計算機3』。步驟S68A,將被選定的資料傳輸至從屬計算機;具體地若對該步驟S66判斷為 是,則將該主動計算機2』中被選定的資料,傳輸至該從屬計算機3』中。步驟S68C,將被選定的資料傳輸至主動計算機;具體地若對該步驟S66判斷為 否,則將該從屬計算機3』中被選定的資料,傳輸至該主動計算機2』中。接著請參閱圖4,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料同步流 程圖,可通過該主動計算機2』或該從屬計算機3』其中的一臺,進行資料同步的操作。其資 料同步流程如下步驟S70,選擇資料的同步類型;具體地首先,選擇設定資料同步的類型,即設 定欲進行何種資料或何種文件的同步動作。例如,可進行該兩個硬碟21、31中,任一個的 分區內的文件夾的同步,或者進行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中的電子信箱(例如 Outlook)郵件的同步等。步驟S72,設定同步任務;具體地在確定同步的類型後,對該類型下的同步動作, 設定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同步任務。其中,每一個同步任務均得設定不一樣的同步條件,例如 同步的欄位、該欄位的同步方式,以及限制同步文件的修改(建立)時間等(容後詳述)。步驟S74,發出資料同步命令;具體地在同步的類型及任務均設定完畢之後,即 可由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其中的一臺,發出資料同步的請求命令。步驟S76,執行資料同步;具體地通過該分享設備1開始執行資料同步的動作。步驟S78,判斷同步任務是否執行完畢;具體地接著,該分享設備1判斷同步任務 是否全部執行完畢,若否,則回到該步驟S74,直到所有同步任務均執行完畢為止。如上所述,本發明的資料同步動作,可在每個同步任務中設定不同的同步條件。例 如,在執行電子信箱郵件的同步任務時,可在「任務一」中設定1、同步欄位為收件箱anbox);2、當遇到相同文件名的資料時,由該主動計算機2』中的資料取代該從屬計算機 3』中的資料。
再例如,可在「任務二」中設定1、同步欄位為聯繫人(Contact);2、當遇到相同文件名的資料時,由該從屬計算機3』中的資料取代該主動計算機 2』中的資料;及3、僅同步於XXXX年χ月χ日後建立的資料。而上述的例子僅用來進行說明本發明的資料同步動作,並非用來加以限制。請繼續參閱圖5,為本發明中雙向分享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硬體分享流 程圖。其硬體分享流程如下步驟S80,選擇請求分享的硬體;具體地首先,由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 其中的一臺選擇欲請求分享的硬體。步驟S82,發出硬體分享命令;具體地發出硬體分享的請求命令至該分享設備1。步驟S84,判斷相對計算機端是否接受分享;具體地該分享設備1在接收該硬體 分享的請求命令後,詢問相對計算機端是否接受硬體分享請求。步驟S86,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硬體設備;具體地若該相對計算機端接受進行硬 件分享的請求,則進行選擇請求分享硬體設備的該計算機,即可使用該相對計算機端的硬 件設備。舉例來說,若由該主動計算機2』選擇進行網絡資源的請求分享並發出硬體分享的 請求命令,則在該步驟S84中,該分享設備1詢問該從屬計算機3』是否接受網絡資源的分 享。而若該從屬計算機3』接受進行網絡資源的分享,則該主動計算機2』可通過該分享設 備1的連接,與該從屬計算機3』共同使用該從屬計算機3』的網絡資源。藉此,該主動計算 機2』得以與該從屬計算機3』一起連接至網際網路。而值得一提的是,若該主動計算機2』、從 屬計算機3』均未連上網際網路,則可在該步驟S80中選擇欲請求分享的硬體時,使該主動計 算機2 』、從屬計算機3,無法選擇請求分享網絡資源的選項。再例如,若由該主動計算機2』在該步驟S80中選擇進行光碟機的請求分享,並發出 硬體分享的請求命令時,則在該步驟S84中,該分享設備1詢問該從屬計算機3』是否接受光 驅的分享。而若該從屬計算機3』接受光碟機的分享,則該主動計算機2』可通過該分享設備1 連接至該從屬計算機3』,查看該從屬計算機3』中的光碟機內所容置的光碟片內容,並得以進 行存取使用。而若在該步驟S80中,該主動計算機2』選擇進行其它硬體設備,例如印表機、 鍵盤或滑鼠等硬體設備的分享時,則也可通過上述步驟,藉由該分享設備1的連接,與該從 屬計算機3』共同使用該從屬計算機3』所連接的印表機、鍵盤及滑鼠等硬體設備。值得一提的是,當該主動計算機2』、從屬計算機3』通過該分享設備1而互相連接 之後,即可同時通過軟體(該主動計算機2』通過該操作軟體,而該從屬計算機3』通過該虛 擬光碟機中的該聯機軟體)進行資料傳輸、資料同步,及硬體分享等動作。且本發明的計算機 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不影響計算機的正常操作,例如當該主動計算機2』通過該分享 設備1使用該從屬計算機3』的網絡資源時,不影響該從屬計算機3』連接網際網路的動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並非因此即局限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故 舉凡運用本發明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同理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提供分享設備至兩臺計算機, 使該兩臺計算機可通過該分享設備進行雙向的資料或資源共享;該方法包括a)設定該兩臺計算機中的一臺為主動計算機及另一臺為從屬計算機;b)該主動計算機安裝操作軟體;c)以該分享設備連接該主動計算機及該從屬計算機;d)啟動該操作軟體,並通過該分享設備在該從屬計算機中設置虛擬光碟機;e)該從屬計算機執行該虛擬光碟機中的一個聯機軟體,藉以與該操作軟體互相呼應,建 立該兩臺計算機間的聯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計算機 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還包括一個步驟f)該兩臺計算機通過該操作軟體或該聯機軟體,執行資料傳輸、資料同步,或硬體分享 的動作。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若該兩臺計 算機欲進行資料傳輸的動作時,則所述步驟f之後還包括下列步驟fll)該兩臺計算機分別選定欲傳輸的資料; fl2)發出資料傳輸命令至該分享設備;fl3)該分享設備判斷是否由該主動計算機將資料傳輸至該從屬計算機; fl4)承接步驟f 13,若對該步驟Π3判斷為是,將該主動計算機中被選定的資料,傳輸 至該從屬計算機中;fl5)承接步驟f 13,若對該步驟Π3判斷為否,將該從屬計算機中被選定的資料,傳輸 至該主動計算機中。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若該兩臺計 算機欲進行資料同步的動作時,則所述步驟f之後還包括下列步驟f21)該兩臺計算機分別選擇資料的同步類型;f22)在該資料的同步類型下設定同步任務;f23)發出資料同步命令至該分享設備;f24)該兩臺計算機通過該分享設備執行資料同步動作;f25)該分享設備判斷同步任務是否全部執行完畢;f26)承接步驟f25,若否,重複執行該步驟f23至該步驟f25。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資料的 同步類型,為文件夾的同步或電子信箱資料的同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信 箱資料,為窗口作業系統中的Outlook軟體的資料。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同步任 務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同步條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同步條 件包括同步的欄位、欄位的同步方式,及同步文件的修改時間。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若該兩臺計 算機欲進行硬體分享的動作時,則所述步驟f之後還包括下列步驟f31)由該兩臺計算機其中的一臺,選擇欲請求分享的硬體設備;f32)發出硬體分享命令至該分享設備;f33)承接步驟f32,在該步驟f31中進行選擇的該計算機,通過該分享設備使用相對計 算機端所連接的該硬體設備。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 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光碟機。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 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印表機。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 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鍵盤。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 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滑鼠。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 f33中,使用相對計算機端的網絡資源。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c 中,該分享設備通過兩個通用串行總線接口埠分別連接該兩臺計算機。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c 中,該分享設備通過兩個通用串行總線2. 0的接口埠分別連接該兩臺計算機。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從屬 計算機中的該虛擬光碟機及該聯機軟體,在該主動計算機與該從屬計算機間的連接斷除時消 失。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軟 件存儲於該分享設備內的一個快閃記憶體中,在該分享設備與該主動計算機連接時,由該分享設 備主動安裝至該主動計算機中。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 軟體為綠色軟體,在該主動計算機與該分享設備間的連接斷除時消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計算機資料及資源的雙向分享方法,通過分享設備連接兩臺計算機主機,進行兩臺計算機主機間的雙向通信連接,首先將其中的一臺計算機主機設為主動計算機而另一計算機主機為從屬計算機,主動計算機通過主動計算機內所安裝的一個操作軟體、或從屬計算機通過從屬計算機內安裝的聯機軟體,發出代表資料傳輸、資料同步或硬體分享的請求命令,並同時依據請求命令,對互相連接的兩臺計算機主機執行對應的動作。本發明能夠直接使用分享設備建立兩臺計算機主機間的連接,進行雙向的資料傳輸、資料同步,並可進一步地通過連接,分享兩臺計算機的硬體資源。
文檔編號G06F13/38GK102063395SQ200910212379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2日
發明者胡嘉澤 申請人:創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