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二戰電影(印度電影卡蘭克)
2023-07-03 17:25:05 3
依然是接近3個小時的片長,依然是富麗堂皇的氣派建築,依然是歌舞歡跳,當然更少不了高顏值的男女主配角,特別是那漂亮的紗麗,那些刺繡與滾邊,我這美盲都被吸引了。
我以為它走回傳統的浪漫愛情路上了。
其實不然
這是一個印巴分治前夕,一個女子夾雜在同父異母兄弟間展開的關於兩代人愛情,倫理,國家,民族的故事,是不是很有史詩片的感覺?
正因如此很複雜,這樣的故事沒講好,才是本片的缺點。
到底是要表現時代背景下個體顛簸的命運還是通過個體的悲歡離合來折射時代?
在本片裡,印巴分治成了一個陪襯板,僅僅通過男配的談話表現,將報社作為焦點,更像因工業革命取代手工勞動帶來的矛盾並引發後面的騷亂。
著墨更多的倒是男女的愛情過程及心路歷程,大筆的經費都花在了歌舞場面上,有頭重腳輕之感。
在傳統與現代觀念博弈中的人物性格
女主是受過教育的人,而且有主見有頭腦,還能勇敢追求愛情,簡直可以稱為新女性的代表。可是,當她知道男主只是利用她,她也確定自己心意的時候,在無事實婚姻男二也充分給她選擇權的情況下,她決定回歸家庭。
既然要好好經營婚姻又說這感情裡是尊重沒有愛情,真是一頭霧水。
男主就好理解多了,先是為了報復,後來愛上了女主,後面救男二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對戀人顯然存在巨大的差異,即便沒有革命,也不看好他們的愛情,CP立不住,這戲怎麼演?
在人設上,還是走回傳統老路比較好,女主背景性格單一(相對於本片),兄弟分屬兩個對立陣營,這故事就好講多了。
視覺衝擊力到位,情感衝擊力削弱
印度愛情片有個特點就是裡面沒有壞人,每個人都善良美好,每個人有自己的無奈與苦衷,以情來打動人。
當矛盾爆發時,他們的情感宣洩渠道就是辯白與流淚,這樣的方法線索簡單的故事觀眾才好去共情。
在本片裡卻牽扯了兩代6個人,6個人的欲望與掙扎,不爭不撕不爆發,大有一種一個哈欠被憋回的感覺,真的比較無趣。
然後就用一場印巴分治來推動情節走向,將這些問題和了稀泥。
這個題材還是不錯的,要好好挖掘,好好下功夫編劇,不要塞得太多。
裡面的紗麗真是太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