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金屬漲套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09:00:26 3
專利名稱:彈性金屬漲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磁力泵的泵軸和非金屬軸套之間的彈性支承元件,安裝在泵軸上對非金屬軸套起支承定心固定和彈性補償作用的彈性金屬漲套。
背景技術:
彈性金屬漲套用於磁力泵泵軸和非金屬軸套之間,將軸套固定安裝在泵軸上,並要保證軸套與泵軸的同軸度要求。同時,由於彈性金屬漲套具有良好的彈性,對溫變和振動起彈性補償和緩衝作用。現有彈性金屬漲套均是由金屬板滾壓製成載面為凹凸波浪槽形,呈開口形,或是兩半體組合式。其耐高溫和彈性好,應用比較廣泛。但其滾壓製造精度難以保證,開口形或是兩半體組合式漲套的定心性一般,在載荷較大和高速工況中,其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強度好、定心性好、使用壽命長的彈性金屬漲套,以充分提高磁力泵主軸軸套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彈性金屬漲套由金屬圓筒I製成,在金屬圓筒I的外環表面上和內環表面上分別車加工開設有外凸環15a、15b和內凸環25a、25b、25c,外凸環15a、15b和內凸環25a、25b、25c在圓筒I軸向上間隔對稱布,在圓筒I左右兩端圓周均勻分布開設有豁口槽 4a、4b。本實用新型彈性金屬漲套為圓筒整體車削加工成型,內外圓配合面同軸度好,故能很好的保證泵軸與軸套的配合精度及同心性,在圓筒I左右兩端圓周均勻分布開設的豁口槽4a、4b使其具有更好的彈性變形量,也便於裝配。使用時,將彈性金屬漲套套在泵軸上,在彈性金屬漲套兩端彈性變形的回彈力作用下,彈性金屬漲套兩端的內凸環25a、25b面緊固在泵軸上,彈性金屬漲套內環中的凹面與泵軸呈小間隙配合,將軸套過盈配合安裝在彈性金屬漲套外環面上,軸套與彈性金屬漲套在彈性力作用下緊密配合,軸套通過彈性金屬漲套的彈性作用牢靠地固定安裝在泵軸上,通過彈性金屬漲套的彈性變形對泵腔內部溫變引起的徑向配合尺寸變化和轉子組件振動實現補償和緩衝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3是圖1展開狀態圖。圖4是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彈性金屬漲套由金屬圓筒I製成,在金屬圓筒I的外環表面上和內環表面上分別車加工開設有外凸環15a、15b和內凸環25a、25b、25c,外凸環15a、15b和內凸環25a、25b、25c在圓筒I軸向上間隔對稱布,在圓筒I左右兩端圓周均勻分布開設有豁口槽 4a、4b。
附圖4實施例參數如下:LI ^ L3=L/6 ;L2=L/5 ;L4=L/6 ;L5=L/7 ;L6= (L-L5-L7-L8)/2 ;L7=L8=L/8 ;Dl與軸套內孔過盈配合,過盈量為0.1-0.15mm ;D2=Dl-2 mm ;D3=D2-4 mm , D3其與泵軸過盈配合,過盈量為0.1-0.15mm ;D4=D3+2 mm ;D5與泵軸間隙配合,間隙量為0.02-0.05mm ;其中:L為金屬圓筒I的軸向寬度;LI為外凸環15a左端面與金屬圓筒I左端面的距離;L2為外凸環15a/外凸環15b的軸向寬度;L3為外凸環15b右端面與金屬圓筒I右端面的距離L4為豁口槽4a/4b到金屬圓筒I左/右端面的槽深距;L5為內凸環25a的軸向寬度;L7為內凸環25c的軸向寬度;L8為內凸環25b的軸向寬度;L6為內凸環25a與內凸環25c之間的間距;Dl為外凸環15a和外凸環15b的外徑;D2為外凸環15a和外凸環15b的外內徑;D3為內凸環25a和內凸環25b的內徑;D4為內凸環25a、內凸環25c、內凸環25b的外徑;D5為內凸環25c的內徑。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容易,彈性金屬漲套為不鏽鋼金屬圓管車加工成型,為封閉圓筒整體形式,強度和彈性好,內外配合面同軸度高,定心性好。相對於兩半組合式彈性金屬漲套和金屬板滾壓製成載面為凹凸波浪槽形的彈性金屬漲套,定心性提高,使用穩定性好,有效的緩解主軸旋轉振動和熱脹對軸套產生的影響,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彈性金屬漲套,其特徵是由金屬圓筒製成,在金屬圓筒的外環表面上和內環表面上分別車加工開設有外凸環(15a、15b)和內凸環(25&、2513、25(3),外凸環(15&、1513)和內凸環(25a、25b、25c )在圓筒軸向上間隔對稱布,在圓筒左右兩端圓周均勻分布開設有豁口槽(4a、4b)。
2.根據權利要I所述的彈性金屬漲套,其特徵是實施參數如下:LI ^ L3=L/6 ;L2=L/5 ;L4=L/6 ;L5=L/7 ;L6=(L-L5-L7-L8)/2 ;L7=L8=L/8 ; Dl與軸套內孔過盈配合,過盈量為0.1-0.15mm ;D2=Dl-2 mm ; D3=D2-4 mm, D3其與泵軸過盈配合,過盈量為0.1-0.15mm ;D4=D3+2 mm ;D5與泵軸間隙配合,間隙量為0.02-0.05mm ; 其中: L為金屬圓筒I的軸向寬度; LI為外凸環15a左端面與金屬圓筒I左端面的距離; L2為外凸環15a/外凸環15b的軸向寬度; L3為外凸環15b右端面與金屬圓筒I右端面的距離 L4為豁口槽4a/4b到金屬圓筒I左/右端面的槽深距; L5為內凸環25a的軸向寬度; L7為內凸環25c的軸向寬度; L8為內凸環25b的軸向寬度; L6為內凸環25a與內凸環25c之間的間距; Dl為外凸環15a和外凸環15b的外徑; D2為外凸環15a和外凸環15b的外內徑; D3為內凸環25a和內凸環25b的內徑; D4為內凸環25a、內凸環25c、內凸環25b的外徑; D5為內凸環25c的內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彈性金屬漲套,由金屬圓筒製成,在金屬圓筒的外環表面上和內環表面上分別車加工開設有外凸環和內凸環,外凸環和內凸環在圓筒軸向上間隔對稱布,在圓筒左右兩端圓周均勻分布開設有豁口槽(4a、4b)。由於其為圓筒整體車削加工成型,內外配合面同軸度好,故能很好的保證泵軸與軸套的配合精度及同心性,在圓筒1左右兩端圓周均勻分布開設的豁口槽(4a、4b)使其具有更好的彈性變形量,也便於裝配。
文檔編號F04D29/04GK203161613SQ20132003840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徐雲顯, 孫玉全, 劉義昕, 張野松 申請人:丹東通博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