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室內採暖的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06:30:1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室內採暖的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室內採暖的散熱器。
背景技術:
現有室內採暖均採用以管件從主採暖管道引出旁路連接散熱器的方式,傳統鑄鐵散熱器在室內裝修是為了美觀大多加裝暖氣罩,佔用了可觀的室內使用面積,也降低了採暖效果,近年來出現的多種裝飾性散熱器,雖然擺脫了加裝暖氣罩的弊端,但從結構原理上仍屬於旁路連接散熱器,仍佔用相當的室內使用面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不採用旁路連接方式的室內採暖用散熱器,其不過多佔用室內使用面積、散熱效率高且直接具有裝飾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室內採暖的散熱器,連接於室內主採暖管道,其包括通水/通汽管道、散熱板,所述通水/通汽管道與所述散熱板為一個整體,所述散熱板圍成的散熱通道為加長豎直通道,所述通水/通汽管道與垂直的室內主採暖管道直接連接。
上述的散熱器,其中,所述通水/通汽管道通過兩端的連接管件與所述室內主採暖管道連接。
上述的散熱器,其中,所述通水/通汽管道通過固定卡盤直接附著在所述室內主採暖管道上。
上述的散熱器,其中,所述散熱板為線性擠壓成型板。
採用上述結構的散熱器,克服了現有旁路連接散熱器的缺點,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由於採用加長豎直通道,從而加大了空氣對流壓差,增大了空氣流量,提高了散熱效應。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直聯式散熱器;圖1a為圖1的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附著式散熱器;圖2a為圖2的俯視圖圖2b為圖2中A-A處的剖視圖其中,附圖附記1-散熱板;2-通水/通汽管道;3-卡盤4-室內主採暖管道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和圖1a中,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直聯式散熱器,拋棄了從主採暖管道引出旁路連接散熱器的方式,採用與垂直主採暖管道直接連接散熱器的方式。其中,該直聯式散熱器包括散熱板1和通水或通汽管道2,散熱板1和通水或通汽管道2為一個整體,其兩端通過連接管件與主採暖管道對接,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其散熱板1形成的通道是加長豎直的,從而加大了空氣對流壓差,增大了空氣流量,提高了散熱效應,必要時可從底部採用強制通風,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應(參見圖1中箭頭所示)。該直聯式散熱器在新建築或管道可以改造的場合適用。
在圖2、圖2和圖2b中,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附著式散熱器,拋棄了從主採暖管道引出旁路連接散熱器的方式,採用直接附著在垂直主採暖管道上的方式。該方式主要用於對現有的採暖管道進行改造。其中,與直聯式散熱器的主要區別是通過卡盤3將散熱板1和通水或通汽管道2直接附著在垂直主採暖管道上,其它結構特點與直聯式散熱器相同。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散熱器由於採用豎直設置顯著減少了現有散熱器佔用的室內使用面積。同時由於該散熱器的結構具有直線性,有利於採用擠壓技術批量生產從而降低產品成本,其結構和裝飾性外觀可以採用多種形成。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室內採暖的散熱器,連接於室內主採暖管道,其特徵在於,包括通水/通汽管道、散熱板,所述通水/通汽管道與所述散熱板為一個整體,所述散熱板圍成的散熱通道為加長豎直通道,所述通水/通汽管道與垂直的室內主採暖管道直接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通水/通汽管道通過兩端的連接管件與所述室內主採暖管道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通水/通汽管道通過固定卡盤直接附著在所述室內主採暖管道上。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板為線性擠壓成型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於室內採暖的散熱器,連接於室內主採暖管道,其包括通水/通汽管道、散熱板,所述通水/通汽管道與所述散熱板為一個整體,所述散熱板圍成的散熱通道為加長豎直通道,所述通水/通汽管道與垂直的室內主採暖管道直接連接。其不採用旁路連接主採暖管道的方式,不過多佔用室內使用面積,且散熱效率高、成本低,直接具有裝飾性。
文檔編號F28F1/20GK2676133SQ200320122039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0日
發明者李泉洞, 李越秀, 李越峰, 覃辛華, 林明瓊, 王秀英, 黃薇薇, 周隆先, 王崇熙 申請人:李泉洞, 李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