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6 15:23:56 1
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操作間歇頻率經常不固定,加工冷卻效果不好的問題,包括機架,還包括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設有滑槽的輸入軸、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輸出軸、固定在輸出軸上的蝸輪和沿滑槽滑動的蝸杆部;蝸杆部包括與蝸輪嚙合的蝸杆和與蝸杆固定一體的槽型凸輪,機架上還設有與槽型凸輪上的環形槽匹配的固定塊,蝸輪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設有倒錐形凸塊和倒錐形卡槽。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機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通機是指除車用及特殊用途以外的汽油機,它主要作為農林植保機械、小型農機具、園林機械、發電機組、建築機械、舷外機械等的配套動力。由於通用小型汽油機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便宜、使用方便,所以在各種機具配套中佔有重要位置。特別是在背負式機械之中,通用小型汽油機更是唯一的配套動力。
[0003]在通機上一些零件的加工製造過程中,需要工件在加工時需要間歇加工以便冷卻,目前,這類零件的加工基本依靠人工依靠經驗來進行操作,這不僅對工人有極高的要求,而且人工操作間歇頻率經常不固定,加工冷卻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操作間歇頻率經常不固定,加工冷卻效果不好的問題。
[0005]本方案中的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包括機架,還包括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設有滑槽的輸入軸、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輸出軸、固定在輸出軸上的蝸輪和沿滑槽滑動的蝸杆部;蝸杆部包括與蝸輪嚙合的蝸杆和與蝸杆固定一體的的槽型凸輪,機架上還設有與槽型凸輪上的環形槽匹配的固定塊,蝸輪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設有倒錐形凸塊和倒錐形卡槽。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工作狀態下,輸入軸正轉,通過蝸杆帶動蝸輪正轉,當固定塊通過與槽型凸輪匹配推動蝸杆部沿滑槽移動使蝸杆脫離蝸輪時,蝸輪停止轉動,實現間歇運動,同時蝸輪蝸杆具有自鎖功能,防止反轉;蝸輪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設有倒錐形凸塊和倒錐形卡槽,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可以通過凸塊和卡槽的嵌合而組合裝配成一個完整的蝸輪,這樣的結構使蝸輪由輸出軸上拆下時,只需將左半部分沿軸向敲離右半部分,即可將蝸輪取下,而不需要將蝸輪沿軸向移動至輸出軸軸端取下,拆卸方便;綜上,本發明結構簡單,間歇頻率固定,加工冷卻效果好。
[0007]進一步,輸入軸兩端、輸入軸中部與機架之間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減小摩擦力而且減小了傳動軸懸臂長度,增強了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根據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包括機架,還包括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設有滑槽13的輸入軸1、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輸出軸、固定在輸出軸上的蝸輪2和沿滑槽13滑動的蝸杆部;蝸杆部包括與蝸輪2嚙合的蝸杆12和與蝸杆12固定一體的的槽型凸輪11,機架上還設有與槽型凸輪11上的環形槽匹配的固定塊14,蝸輪2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設有倒錐形凸塊和倒錐形卡槽,輸入軸I兩端、輸入軸I中部與機架之間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0010]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設有滑槽的輸入軸、與機架轉動連接的輸出軸、固定在輸出軸上的蝸輪和沿滑槽滑動的蝸杆部;蝸杆部包括與蝸輪哨合的蝸杆和與蝸杆固定一體的的槽型凸輪,機架上還設有與槽型凸輪上的環形槽匹配的固定塊,蝸輪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的端面上均設有倒錐形凸塊和倒錐形卡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機零件生產用間歇裝置,其特徵在於:輸入軸兩端、輸入軸中部與機架之間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文檔編號】F16H29/20GK103711860SQ20131067945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5日
【發明者】姜泳 申請人:重慶大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