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薄壁型鋼梁及組合樓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6:22: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組合樓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薄壁型鋼梁及組合樓板。
背景技術:
現有的組合樓板有一種壓型鋼板組合樓板,也稱為樓承板、承重板、樓層板、樓蓋板或鋼承板等,壓型鋼板位於混凝土板的底部,兼作澆築混凝土時的永久性模板,且作為樓板的下部受力鋼筋參與樓板的受力計算,與混凝土板共同形成組合樓板。
現有的組合樓板技術存在的缺點:
1、組合樓板的壓型鋼板與鋼梁連接過於複雜,需採用圓柱頭焊釘將壓型鋼板與鋼梁焊接固定,焊接量大,綜合費用高,勞動效率低;
2、組合樓板的直接跨度有限,需要藉助型鋼做次梁實現大跨度,由於型鋼是標準長度,使用時需要截斷或對接,增加了製造成本;且次梁受力後的撓度隨跨度增加而增加,引起後期吊頂裝修難度;
3、組合樓板的混凝土用量大,會引起結構自重加大,進而導致與鋼梁的連接節點處抗震構造措施複雜,基礎措施費用增加,加大了整體結構建設成本;
4、參與受力計算的壓型鋼板底面需要塗刷防火塗料,防火處理措施費用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薄壁型鋼梁及組合樓板,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難以實現實時監測管線破損準確定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薄壁型鋼梁,包括:上端部、下端部、以及連接於二者之間的腹板,且三者為一體;所述上端部呈S型、彎勾型或三角形;下端部呈彎勾型或三角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彎勾型上端部的頂部呈水平,彎勾型下端部的底部呈水平,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或等邊三角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腹板的上部開設有一排模板支撐孔,模板支撐孔位於上端部的下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模板支撐孔的形狀為長圓形、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方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腹板的中間開設有一排管線孔,管線孔的直徑與鋼梁的高度比例為1:1.5-2.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管線孔的形狀為長圓形、橢圓形、圓形、矩形或正方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管線孔的一側或兩側的邊緣為翻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呈L型的連接件,其包括:與牆體接觸的懸吊部和與梁本體連接的固定部,二者呈一體且形成的夾角≥90°;懸吊部與牆體接觸的面呈水平;連接件倒置,其固定部固連在腹板的端部,懸吊部位於腹板的外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鋼梁的材質為鍍鋅鋼帶,鋼帶的厚度為2mm至4mm。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組合樓板,包括:多個上述薄壁型鋼梁、樓板配筋和混凝土樓板,樓板配筋和鋼梁的上端部埋設於混凝土樓板內部,鋼梁的上端部位於樓板配筋的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的薄壁型鋼梁,其上端(S型折彎、三角型折彎或彎勾型折彎)對混凝土形成一個握裹,增大了傳力接觸面;薄壁型鋼梁下端的三角型斷面一是方便滾壓成型,二是加大受拉區域斷面面積,三是提供一個受拉區的平面外剛度;鋼梁採用壓型設備連續生產,按設計尺寸截斷,無需截斷或者接長,效率高,且生產過程中還可以給梁一個變形量,用以抵消安裝後受力過程中的變形;
2、本實用新型的組合樓板,鋼梁的上端直接埋設於混凝土樓板內部,沒有壓型鋼板,不產生焊接問題;且混凝土形成了有效受壓區域,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承壓優勢和高強薄壁型鋼梁的抗拉優勢形;沒有壓型鋼板,減少了防火噴塗表面積,防火處理措施費用降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實施例中薄壁型鋼梁的幾種斷面形狀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中薄壁型鋼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中組合樓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視圖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和2所示,為實施例中薄壁型鋼梁的結構示意圖。
說明性實施例中的薄壁型鋼梁,包括:上端部1、下端部2、以及連接於二者之間的腹板3,且三者為一體;上端部1呈S型、彎勾型或三角形;下端部2呈彎勾型或三角形。
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彎勾型上端部的頂部呈水平,彎勾型下端部的底部呈水平,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或等邊三角形。
實施例中,腹板3的上部開設有一排模板支撐孔4,模板支撐孔4位於上端部1的下方。模板支撐孔4用於支撐混凝土模板,與鋼梁的高度相比,模板支撐孔4的尺寸較小,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優選地,模板支撐孔4的形狀為長圓形、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方形。
實施例中,腹板3的中間開設有一排管線孔5,管線孔5的直徑與鋼梁的高度比例為1:1.5-2.5;優選地,梁高400mm時管線孔5的直徑250mm,梁高200mm時管線孔5的直徑90mm。此結構便於布線,不必從梁底下走管道或穿線,直接從管線孔5穿過管線。
優選地,管線孔5的形狀為長圓形、橢圓形、圓形、矩形或正方形。
優選地,管線孔5的一側或兩側的邊緣為翻邊,為補強開孔邊緣,以彌補腹板開孔的孔洞削弱。
實施例中薄壁型鋼梁,還包括:呈L型的連接件6,其包括:與牆體接觸的懸吊部和與梁本體連接的固定部,二者呈一體且形成的夾角≥90°;懸吊部與牆體接觸的面呈水平;連接件倒置,其固定部固連在腹板3的端部,懸吊部位於腹板3的外側。使用時,採用吊掛的方式將鋼梁懸掛在主體結構牆體上。
實施例中薄壁型鋼梁採用冷彎成型設備連續生產,其原材料為鍍鋅鋼帶,鋼帶的材質型號為Q235、Q345或Q450,鋼帶鍍鋅量一般為275,個別情況可減少;鋼帶的厚度為2mm至4mm。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組合樓板,如圖3和4所示,為實施例中組合樓板的結構示意圖。實施例中組合樓板,包括:多個上述實施例中的薄壁型鋼梁7、樓板配筋8和混凝土樓板10,樓板配筋8和鋼梁的上端部1埋設於混凝土樓板10的內部,鋼梁的上端1位於樓板配筋8的下方。
現有技術中鋼梁通常為工字鋼,標準型鋼梁的尺寸6米、9米、12米,實際應用時需要截斷或者接長。而本實用新型的薄壁型鋼梁,採用壓型設備連續生產,按設計尺寸截斷,無需截斷或者接長,效率高,生產過程中還可以給梁一個變形量,用以抵消安裝後受力過程中的變形。
實施例中的薄壁型鋼梁,其上端S型折彎、三角型折彎或彎勾型折彎對混凝土形成一個握裹,增大了傳力接觸面;薄壁型鋼梁下端的三角型斷面,一是方便滾壓成型,二是加大受拉區域斷面面積,三是提供一個受拉區的平面外剛度。實施例中的組合樓板,是一種依靠截面受力最優化的結構體系,鋼梁的上端直接埋設於混凝土樓板內部,沒有壓型鋼板,不產生焊接問題;且混凝土形成了有效受壓區域,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承壓優勢和高強薄壁型鋼梁的抗拉優勢形。
上述實施例中薄壁型鋼梁與主框架體系的節點連接方法簡單鋼梁的上端直接埋設於混凝土樓板內部,容易操作,焊接量小,整體結構用鋼量明顯降低,綜合費用降低,勞動效率高。薄壁型鋼梁屬於連續滾壓生產,根據設計長度生產,整梁無對接拼接,冷彎成型薄壁型鋼梁截面形狀已經經過優化設計,梁可以通過滾壓機組生產時預起拱,可以抵消掉恆載引起的撓度值,方便後期裝修。減少混凝土的用量,減輕結構自重,進而節點抗震構造措施可簡易化處理,基礎措施費用降低,整體結構建設成本降低。實施例中的組合樓板沒有壓型鋼板,減少了防火噴塗表面積,防火處理措施費用降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