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施工現場型鋼焊接洗車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6:19:4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施工與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是一種洗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綠色施工理念的深入,現在建築工地的出入口均需設置洗車設備,對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進行清洗,防止建築塵土汙染道路。目前,常用的洗車設備主要有簡易洗車池加高壓洗車機或者整機購買的工程洗車機,但是,簡易洗車池加高壓洗車機的洗車效果差且需要人工操作,整機購買的工程洗車機無法拆卸周轉使用且造價高。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洗車效果好又能周轉使用的洗車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現場型鋼焊接洗車設備,要解決現有的洗車設備拆卸複雜、不能周轉使用的問題;並解決無法實現智能化自動洗車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施工現場型鋼焊接洗車設備,包括沉澱系統和清洗系統,所述沉澱系統和清洗系統通過給水管和排水管循環連通;所述清洗系統包括噴淋系統和清洗池;所述清洗池位於水平面以下,包括混凝土池體和設置在混凝土池體上的支撐框架,所述支撐框架為矩形、其一對側邊之間平行間隔連接有一排橫梁,所述橫梁的端部通過限位槽連接在支撐框架上。
優選的,所述支撐框架和橫梁的上表面與水平面平齊。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池體的池底沿其長向傾斜設置,坡度為2°~5°。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池體的斜坡底端設有排水口、並與排水管連通。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池體包括混凝土墊層和澆築在墊層上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沿墊層的四周和中部分布。
優選的,所述噴淋系統包括連接在橫梁底部的底部噴水管和設置在清洗池兩側的側面噴水管,所述底部噴水管和側面噴水管通過連接管連通,所述連接管與給水管連通。
優選的,所述側面噴水管的底部設有承臺,側面噴水管垂直承臺搭建呈框架結構、且框架內連接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底部噴水管和側面噴水管上均開有噴水孔,其中底部噴水管上的噴水孔朝上開設、側面噴水管上噴水孔朝向清洗池開設。
優選的,所述側面噴水管的管路上設有自動噴水感應器,所述自動噴水感應器與水泵及控制開關連接。
優選的,所述沉澱系統包括與排水管連通的一級沉澱池、與一級沉澱池連通的二級沉澱池、與二級沉澱池連通的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與給水管連通。
優選的,所述清水池內設有水泵,所述水泵與清洗池的給水管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設底部噴水管和側面噴水管,分別從底部和兩側噴水對車輛進行全方位清洗,增強了車輛的清洗效果。
2、材料均為建築工地常用的材料,結構間採用焊接連接,製作簡單方便,且拆裝方便,可周轉使用,降低了成本。
3、清洗池產生的廢水經排水管排至沉澱系統,經沉澱系統沉澱後再經給水管回供入清洗池,繼續對車輛進行清洗,廢水的循環回收再利用,不但節約了水資源且降低了成本。
4、在側面噴水管的管路上設有自動噴水感應器,當車輛進過時,控制開關自動控制洗車設備開啟對車輛進行清洗,無需人工操作,實現智能化自動洗車,節省了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於車輛的清洗系統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清洗池的混凝土池體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沉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清洗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2-2斷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中1-1斷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側面噴水管、擋板和自動噴水感應器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清洗池、2-底部噴水管、3-側面噴水管、4-連接管、5-擋板、6-自動噴水感應器、7-水泵、8-一級沉澱池、9-二級沉澱池、10-清水池、11-給水管、12-排水管、13-承臺、
1.1-墊層、1.2-混凝土梁、1.3-支撐框架、1.4-橫梁、1.5-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7所示,一種施工現場型鋼焊接洗車設備,包括沉澱系統和清洗系統,所述沉澱系統和清洗系統通過直徑是50mm的給水管11和直徑是50mm的排水管12循環連通。
參見圖3所示,所述清洗系統包括噴淋系統和清洗池1;所述清洗池1位於水平面以下,包括混凝土池體和設置在混凝土池體上的支撐框架1.3,由18#工字鋼製作而成,所述支撐框架1.3為矩形、其一對側邊之間平行間隔連接有一排橫梁1.4,橫梁1.4之間的間距為200mm,由18#工字鋼製作而成,所述橫梁的端部通過限位槽1.5連接在支撐框架1.3上,限位槽1.5採用10#槽鋼切割而成,長度為180mm;參見圖4所示,所述支撐框架1.3和橫梁1.4的上表面與水平面平齊;參見圖5所示,所述混凝土池體的池底沿其長向傾斜設置,坡度為3°;參見圖3所示所述混凝土池體的斜坡底端設有排水口、並與排水管12連通。
參見圖1、圖4和圖5所示,所述混凝土池體的池底標高為路面標高的-0.6m,所述混凝土池體包括100mm厚混凝土墊層1.1和澆築在墊層1.1上的混凝土梁1.2,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均為300mm*300mm,混凝土梁的頂面標高為路面標高的-0.18m;所述混凝土梁1.2沿墊層1.1的四周和中部分布。
參見圖3和圖4所示,所述噴淋系統包括連接在橫梁1.4底部的底部噴水管2和設置在清洗池1兩側的側面噴水管3,所述底部噴水管和側面噴水管通過連接管4連通,所述連接管與給水管11連通。
參見圖4所示,所述側面噴水管3的底部設有承臺13,參見圖6所示,側面噴水管3垂直承臺13搭建呈框架結構,採用40mm×40mm方鋼焊接製作,且框架內連接有1mm厚擋板5。
所述底部噴水管2和側面噴水管3上均開有噴水孔,參見圖3所示,其中底部噴水管2上的噴水孔朝上開設,噴水孔間距為200mm、直徑2mm,側面噴水管3上噴水孔朝向清洗池1開設,噴水孔間距為100mm、直徑2mm;參見圖6所示,所述側面噴水管3的管路上設有自動噴水感應器6,所述自動噴水感應器與水泵及控制開關連接。
參見圖2所示,所述沉澱系統包括與排水管12連通的一級沉澱池8、與一級沉澱池連通的二級沉澱池9、與二級沉澱池連通的清水池10,所述清水池與給水管11連通;所述清水池10內設有水泵7,所述水泵7與清洗池1的給水管11連通;所述一級沉澱池與二級沉澱池之間設有溢流口,二級沉澱池與清水池之間設有溢流口;沉澱系統中各池體的底板均採用200mm厚混凝土澆築,側牆採用240mm厚實心磚砌築,深度為2m,內部抹灰,並刷有防水塗料。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1、自動噴水感應器6感應待洗車輛進入洗車區,觸發控制開關控制水泵7供水。
2、水從清水池10經給水管11進入底部噴水管2和側面噴水管3,由噴水孔噴出對車輛進行清洗。
3、清洗車輛的廢水落入清洗池1,並經排水管12排至一級沉澱池8進行初次沉澱,再由一級沉澱池8溢流進入二級沉澱池9,再經由二級沉澱池9溢流進入清水池10。
4、重複步驟2至步驟3,至車輛清洗乾淨開出洗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