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癬和溼疹是一種嗎(嬰兒溼疹奶癬需要斷奶嗎)
2023-05-26 06:39:28 1
最近,筆者收治了一位2個月大患「奶癬」的嬰兒,不時哭鬧不安,曾在當地衛生院治療過,經治醫生告誡患兒母親,「奶癬」是由「胎毒」引起,要治好病,須先斷奶,患兒斷奶後1個月,不但病沒治好,患兒還瘦了半斤。對於那位醫生的見解,在老百姓當中還有一定的市場,嬰兒患了「奶癬」,果真要斷奶嗎?還是先讓我們了解「奶癬」的發病原因吧。
圖文無關
「奶癬」是中醫皮膚病的稱謂,容易使人望文生義,誤認為是乳母乳汁引起的皮膚病,實際上「奶癬」原意是指嬰兒發生在哺乳期間的一種皮膚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嬰兒溼疹,好發於嬰兒頭面部等部位的一種急性溼疹,多在出生1~6月發病,皮疹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搔抓或與衣領摩擦後皮疹極易出現糜爛、滲出,可繼發感染。糜爛滲出乾燥後可形成黃色的結痂,自覺劇烈瘙癢,病情頑固,常反覆發作。「奶癬」病因複雜,70%的患兒有家族溼疹、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也可能與高蛋白食物(如海鮮、牛奶)、消化道功能紊亂、細菌感染及對接觸物過敏或刺激有關。雖然「奶癬」病因複雜,但與母乳本身毫不相干,眾所周知,母乳含有各種抗感染因子、生長因子和充足的水分,沒有細菌汙染,是最安全、最有營養、最能滿足嬰兒生理需要的最佳食品,而且母乳能提高嬰兒的免疫力,抵禦許多病毒、細菌的侵襲,避免嬰兒過早接觸異體蛋白,可大大減少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生,有文獻表明,母乳餵養的嬰兒發生過敏性皮膚病的機率,明顯少於牛奶餵養的嬰兒,而以牛奶餵養的嬰兒患過敏性皮膚病的機率高達80%,所以患「奶癬」的嬰兒完全沒有必要斷奶,斷奶對嬰兒有百害而無一利,本文提到的患兒斷奶後病情不但沒有根本好轉,病情反而加重,且體重下降,這充分說明「奶癬」病根不在母乳。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乳母如果食用魚、蝦、蟹、蠶蛹及刺激性調味品等過敏食物,被機體消化吸收後可通過乳汁被患兒吸收,從而加重病情,所以乳母須停食過敏食物,對於已添加輔食的幼兒,如多次發現食用牛奶、雞蛋後病情很快加重,則須對牛奶進行煮沸或改餵豆漿,暫停食用雞蛋。總之,嬰兒患奶癬,不應盲目斷奶,應積極到水平高一點的皮膚科治療。
圖文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