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瓷都歷史發展(瓷都景德鎮一座敢與國)
2023-07-05 07:56:34 1
世界上有一種泥土燒成的器物與我們中國(china)同名,這種器物叫瓷器(China);在中國有一個南方小鎮,用皇帝年號命名,這就是景德鎮。
景德鎮瑤裡古鎮
景德鎮,這座生在江西群山懷抱中的城市,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不一樣的生命力。
景德鎮昌江
有山必有水,其境內一條叫做「昌江」的江水,由安徽昌門之水匯入鄱陽湖,經山環水繞,水秀山清之間轉入這座江南美麗的山城水鄉。
昌江以南有昌南(一說新昌縣以南)。昌江它孕育了這座城市,也給了這座城市發家致富、走向世界的機會。
只是那時,景德鎮還不叫「景德鎮」,那時,這裡還沒發生過如此傳奇的故事。
千年景德,造「瓷都」這塊土地,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這裡還是一個尚未開發的楚地山區,山高林密,人煙稀少。秦統一全國後,天下分為36郡,將此地劃歸九江郡番縣。漢時改隸豫章郡鄱陽縣,三國時屬吳地,東晉設鎮,名曰「新平」。
景德鎮五代古窯址示意圖分布圖
唐武德四年,就鎮設縣,稱新平縣,唐開元四年,更名為新昌縣,又名昌南或陶陽。唐天寶元年,改新昌縣為浮梁縣。
景德鎮古縣衙
昌江蜿蜒其間,這裡便開始因沿江而建窯,因窯而建市。當其他城市都在忙著用泥土築建城牆的時候,這座還叫「昌南」的小鎮,卻用泥土燒出了千年不朽的瓷器。
南宋武士俑(景德鎮陶瓷館藏)
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此地制瓷歷史之久遠。
南宋青白瓷八卦方耳三足爐(景德鎮陶瓷館藏)
從漢代「靠山築窯,伐木為薪」,到隋唐時以高溫燒制,成瓷色澤素潤、瑩縝如玉,再至唐武德四年,唐高祖下詔「制瓷進御」......這片土地就這樣,歷代被關注被偏愛。
宋代景德鎮城市範圍
時間到了一千年前的公元1004年,有一個象徵帝王寬大仁德的年號——「景德」。當時的皇帝趙恆將其賜予原名「昌南」的制瓷小城。
從此,「景德鎮」騰空而出,這裡開始從「歷代不替,唯器不甚精,名亦未大著」轉身為「天下鹹稱景德瓷器」。
這裡也從此踏上了陶瓷之都的漫漫長路,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以一種產業,維續千年至今不衰的城市,陶瓷貫穿了它所有文化的枝枝蔓蔓。
宋朝至明朝景德鎮窯場空間演化分布示意圖
後經過唐宋兩朝的發展與營造,景德鎮的瓷器,已足以動人心魂。忽必烈馬上取天下,建立元朝後,百業待興,便迫不及待先在浮梁縣(今屬景德鎮市)設立浮梁瓷局。
景德鎮浮梁古縣衙
元巨大的版圖,為景德鎮的瓷器,注入了新的可能。當來自波斯的蘇麻離青遇到景德鎮的高嶺土,中國陶瓷史上最難以理解的瓷器——元青花,誕生了。這種瓷器遠銷西亞和歐洲,並迅速走向世界各國。
元朝滅亡後,但青花瓷卻聞名世界,震爍古今,開啟了中國釉下彩瓷器的宏大篇章,成為最重要的瓷品之一。
御窯廠
明代洪武至清代宣統近600年間,歷代帝王都在此設立了「御窯廠」。
......
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景德鎮,每個時代的景德鎮又賦予這片土地以新的輝煌。
正所謂:千年制瓷,造就千年瓷都。
不管是之前的「昌南」還是後來的「景德鎮」,這裡的故事,正如它熊熊燃燒的爐火般,被歲月銘記!
從昌南到CHINA昌南昌南,顧名思義,在昌江之南。(一說是新昌縣以南)。董必武曾詩云:「昌南自昔號瓷都,中外馳名譽允孚。」
就是這樣的昌南,它在群峰環抱中,如畫如屏,山高林密,山水相依,水量豐沛,氣候溫和。集大自然山水之靈氣,孕育蘊藏了豐富優質的制瓷原料,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性原料,馳名世界的高嶺土,質堅如燧石,條痕如玉石,水土宜陶。
嘉靖年間景德鎮全圖
如此地理環境為制瓷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附近城市鄉鎮的人們就開始到這裡做陶瓷討生活求生存!
他們背井離鄉,他們甚至都沒考慮過所做的一切能夠閃耀世界,他們也許僅僅只是為了生存,也許只是為了能夠背井離鄉後有一日能衣錦還鄉光宗耀祖。
他們也許和如今來景德鎮「景漂」的年輕人不一樣,但是正是他們,為景德鎮的繁榮做好了堅實的鋪墊與傳承。
人們都說景德鎮就是一座外來人組成的城市,如果你沿著孕育了他們的昌江,或許還能夠找到當年他們留下的歷史痕跡。同時,在也是昌江,讓他們的「作品」走向了全國乃至世界!
據傳,明朝時期,波斯商人將「昌南」瓷器帶到歐洲,同時把「昌南」一詞帶了過去......久而久之,昌南(諧音china)便演化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
所以說,china從昌南開始。當然這種說法後面遭到了「闢謠」,有觀點說China是秦的譯音,也有觀點說China起源於古梵文,初作Cina,後來演變成我們中國的英譯詞。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收藏的景德鎮瓷器
也有人說,china的由來早於景德鎮的陶瓷,也有人認為china和景德鎮沒有絲毫關係。
還有更多關於china由來的觀點......但不管怎麼樣,在這裡也不做具體探討。最起碼的是,如今china與「昌南」與「景德鎮」之間的關係,早已在大部分人心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地位。
至於,以景德鎮為代表的陶瓷是否能夠代表我們博大精深的祖國,我想,不言而喻!
同時,從「昌南」到「china」到「景德鎮」,這一過程,可以說是景德鎮發展的見證,更是「瓷都」地位的最好說明!
景德鎮,輝煌的制瓷業景德……業制陶器,利濟天下,行於九域,施及外洋。四方遠近事陶之人,挾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趨之如鶩。明萬曆年間,「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遊徒,每日不下數萬工」。
——《明清經濟及中外關係》
明代及清前期是景德鎮瓷業的繁榮期,御窯廠的建立進一步鞏固了景德鎮在皇家心中的地位。以御窯為中心,眾民窯圍繞分布,「官民競市」的常態之下,景德鎮瓷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國內貿易遍及全國,海外貿易通達世界,它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鎮」,也真正確定了「世界瓷業中心」的地位。
景德鎮御窯
明代景德鎮瓷業的輝煌一直延續到了清前期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鎮區範圍仍在向東、向南擴張著,皇家御窯廠仍然源源不斷地通過運瓷古道、官馬大道和運河將瓷器運送至京師。
景德鎮到處都留著昔日繁榮的痕跡。
晚清鴉片戰爭後,戰火紛飛的中國處於蕭條時期,英法等國的傾銷讓景德鎮乃至中國成為了最大的「陶瓷進口國」,「世界陶瓷中心」的頭銜已從景德鎮轉移到了國外。
在20世紀80-90年代,景德鎮瓷業的發展更是達到了高峰,景德鎮陶瓷產量及銷量均超過了歷史記錄。
人民大會堂國宴瓷
此次之後,景德鎮的制瓷業也開始走下下坡,尤其是十大瓷廠時期,一度從輝煌走向倒閉,景德鎮的制瓷業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寂。
如今御窯附近的黃老大鎮窯遺存
國營宇宙瓷廠
三寶國際陶藝村
再到後面,就是我們看到的新景德鎮制瓷業的發展,這也帶來了一批又一批新的追尋夢想的「景漂」,這其中就有我們看到的「陶溪川」「三寶國際陶藝村」「明清作坊群」「建國瓷廠文創園」「古窯民俗博覽區」等等。
三寶國際陶藝村「主持人」——李見深正在參加封窯儀式中祭酒的環節
景德鎮的制瓷業也開始走向了國際化的文創路線。這也是千年古城「瓷都」景德鎮走向轉型的一個見證。
如今的建國瓷廠已成為了瓷文化創意園
陶溪川
景德鎮的制瓷自始至終都是讓人驕傲與稱讚的。從高嶺土被發現及擁有了國際化的命名,到閃耀世界,再到傳統制瓷業走向衰弱和國際化文創路線的嘗試。景德鎮,這座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態擁抱這個時代!
御窯廠博物館
如今走進景德鎮,也許並沒有大都市的繁華,也許有些傳奇的故事已經被歲月淹沒,也許你會在好奇中失望......
但是當你真正融入這座城市後,你會發現它充滿活力與創意的一面,也會發現它安逸與古今傳承的一面,甚至你會停下來好好感受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
這就是瓷都,景德鎮!一座與國同名的城市,一座講述著千年制瓷業輝煌的城市!她是中國瓷都、世界瓷都,她更是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與創意之都!
景德鎮人世世代代以手藝為榮,千年守望,生生不息。這裡的奇蹟,在未來的千年也將永續。
#江西風景獨好##景德鎮##瓷都##江西##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