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用鈦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3:31:41 1
專利名稱:換熱器用鈦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用管,具體地說是一種換熱器用鈦管。
背景技術:
換熱器作為熱交換設備的關鍵部件,其性能和運行的可靠性,將直接影響設備整體運行的經濟性和安全性。目前,換熱器用管材多採用不鏽鋼管和薄壁鈦管(壁厚0. 7mm以下)。不鏽鋼對於酸、鹼、鹽的耐腐蝕性較差,特別是在海水介質中,造成使用壽命較短。薄壁鈦管雖然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但由於其機械強度較差,極易使管材產生碰傷、彎曲、 不圓,薄壁也導致耐流體衝刷性能不足。同時,鈦的導熱係數較差,僅為鋼的1/5,要達到同樣的換熱效率,鈦管必須增加換熱表面積,材料消耗增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熱效率高、機械強度高的換熱器用鈦管。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換熱器用鈦管,它包括管體,管體上設有鰭片,所述的鰭片與管體為整體成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鰭片為螺旋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鰭片每英寸的個數為沈 36,齒高為0. 66 mm 1. 25 mm,齒厚為 0. 28 mm 0. 33 mm。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其結構簡單,加工、 使用方便,由於鈦管上設有整體螺旋鰭片,大大增加了表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優異的耐腐和耐衝刷性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由圖1可知,一種換熱器用鈦管,它包括管體1,管體1上設有鰭片2,所述的鰭片 2與管體1為整體成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鰭片2為螺旋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鰭片2每英寸的個數為沈 36(本實施例為沈),齒高為0. 66 mm 1. 25 mm (本實施例為0. 66 mm),齒厚為0. 28 mm 0. 33 mm (本實施例為0. 28 mm)。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用鈦管採用三輥斜軋成型,即在光管內襯一芯棒,經軋輥刀片的旋轉帶動,鈦管通過軋槽與芯棒組成的孔腔在其外表面上加工出鰭片2。本實用新型加工、使用方便,由於鈦管上設有整體螺旋鰭片,大大增加了表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優異的耐腐和耐衝刷性能。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鰭片2每英寸的個數為32,齒高為1.20 mm,齒厚為0.30 mm。餘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1.一種換熱器用鈦管,它包括管體(1),其特徵是管體(1)上設有鰭片O),所述的鰭片 (2)與管體(1)為整體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用鈦管,其特徵是所述的鰭片( 為螺旋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換熱器用鈦管,其特徵是所述的鰭片( 每英寸的個數為洸 36,齒高為0. 66腿 1. 25 mm,齒厚為0. 28腿 0. 33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熱效率高、機械強度高的換熱器用鈦管,它包括管體(1),其特徵是管體(1)上設有鰭片(2),所述的鰭片(2)與管體(1)為整體成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使用方便,由於鈦管上設有整體螺旋鰭片,大大增加了表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優異的耐腐和耐衝刷性能。
文檔編號F28F1/06GK202229642SQ20112037064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張橋伍, 謝禕, 鄧棟林, 鄒仕民, 郝世海, 鍾敏 申請人: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