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池管理模塊的連接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4:25:29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電池管理模塊連接件。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用電裝置對電源的需求,促使了電池行業的迅速發展。為了滿足各種用電裝置的需求,電池的容量越來越大,且通常會配置電池管理模塊對電池進行管理,用以採集分析電池一生的信息,保證各種用電裝置在使用電池時的安全。
現有技術中主要包括了智能電池的理念在於電池與其管理系統一體化,電池內包括了電池與電池管理模塊,但很少涉及到電池管理系統如何與電池進行結合的,特別是多節電池組成的電池模塊與電池管理模塊的結合形成的智能電池模塊,電池模塊與電池管理模塊之間需要通過大量的連接線連接,造成連接線相互纏繞,無法順利區分與分離,給電池模塊和電池管理模塊的更換帶來很大的麻煩。
由此可見,智能電池是包括了電池與電池管理模塊的新型電池,就需要大量的電池管理模塊,需要設計可大量工業化生產的結合方式,同時又必須具有可靈活更換的特點,才能確保不增加實際使用過程中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旨在提供一種布線簡單,方便電池模塊和電池管理模塊更換的智能電池管理模塊連接件。
為了達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智能電池管理模塊的連接件,其包括若干個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和模塊插口集合片,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與模塊插口集合片連接,模塊插口集合片上設有與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相對應的若干個模塊插口。
優選地,所述的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包括電壓採集線、電池均衡線、溫度採集線、供電線和通訊線。
優選地,所述的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包括電壓採集線,模塊插口集合片通過電壓採集線與電池極柱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包括均衡線,模塊插口集合片通過電池均衡線與電池極柱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的條數與模塊插口的個數相同。
優選地,所述的模塊插口設在模塊插口集合片的四個側壁上。
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智能電池管理模塊連接件能使電池連接線布線簡單化,電池連接線不會相互錯亂與纏繞,連接方式清晰可見,可靈活更換電池模塊和電池管理模塊,不會增加實際使用過程中工作量,也更有利於實際操作,同時便於電池模塊與電池管理模塊批量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智能電池管理模塊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智能電池管理模塊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3智能電池管理模塊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實施例1:
結合附圖1所示,一種智能電池管理模塊的連接件,其包括兩條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3、4和模塊插口集合片2,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3、4與模塊插口集合片2連接,模塊插口集合片2上設有與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相對應的若干個模塊插口。
本實施例的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3、4分別連接至接口11,接口11分別命名為E1、E2。
使用時,電池管理模塊可以直接插在模塊插口集合片2上,簡化了電池模塊與電池管理模塊的布線。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相比,實施例2增加了多條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23,該些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23分別連接至接口21,接口21分別命名為E1、E2……E12,與此之對應的,模塊插口分別為a1、a2……a12。該些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23包括電壓採集線、電池均衡線、溫度採集線、供電線和通訊線等,從而,接口E1、E2……E12可能為電池極柱、溫度傳感器、電源接口、網絡埠等。
當電池模塊與電池管理模塊需要進行連接時,只需要將電池管理模塊直接插在模塊插口集合片2上即可。
這樣布置電池管理模塊接口和模塊插口的目的在於:使電池連接線的布置更加清晰,防止電池連接線相互交錯和纏繞,便於後期更換電池模塊和電池管理模塊。
實施例3:
結合圖3所示,多個電池1組成電池組。本實施例針對單個電池設置兩條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3、4,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3、4與模塊插口集合片2連接,模塊插口集合片2上設有與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相對應的若干個模塊插口。電池管理模塊接口線3、4連接至電池1的接口(極柱)11。
使用時,電池管理模塊可以直接插在模塊插口集合片2上,簡化了電池模塊與電池管理模塊的布線。
以上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