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簡稱陝(三門峽的城市簡稱應該用)
2023-05-26 08:56:32 3
三門峽的城市簡稱應該用「虢」
文/郭仞堂
三門峽市地處黃河金三角,轄2市2縣2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產業聚集區,面積有10309平方公裡,人口約230萬人。她地處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心區域,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黃帝文化、虢國文化、老子文化等遺址遺蹟伸手可及,文物精粹腑首皆拾。在這眾多的歷史文化符號中,最能代表三門峽地域文化的文字符號應該是「虢」。
公元前1046年,歲次乙未(夏曆羊年),周武王滅商建周,定都鎬京。他採用分邦建國的「分封制」策略,安撫殷商遺民。三門峽古陝州一帶被封為對周朝建國有功的焦人,故稱「焦國」。
根據現有的歷史文獻分析,虢國的最早封地應該在建周之前、今寶雞附近的「周原」一帶。因虢國最早的兩位封國國君虢仲、虢叔,是周武王姬發的叔叔、周文王姬昌的弟弟。虢仲、虢叔與文王姬昌同為姬姓,分封之後以國為姓才變成虢仲、虢叔。在周原上的二個虢國城垣,相距只有十幾裡地,沒有明確的地理邊界。簡單的說,周原上的最早兩個虢國,只有城池,沒有封地。虢仲、虢叔在與兄長文王共有的土地上長期擔任周王室的卿士,謀劃著滅商建周的大業。
隨著西周政治中心的東移,一撥虢人到了河南滎陽虢亭一帶建國後稱「東虢」,另一撥虢人來到了三門峽、盧氏、靈寶一帶,後於幽王七年(前775年)滅掉了焦國,奪取了城池,建立了強大繁榮的「三門峽虢國」,有人稱之為「南虢」。後來,周天子又將「東虢」的地盤封給了鄭國,「東虢」子民又西遷到三門峽黃河北岸的芮城、平陸一帶,有人稱之為「北虢」。「南虢」、「北虢」實為一虢,都城在「上陽」,宗廟在「下陽」。「崤山、中條隔河望,上陽、下陽一家人」。當時的「三門峽虢國」,管轄著今靈寶、盧氏、陝縣、湖濱、澠池、義馬以及陝西華陰、山西芮城、山西平陸在內的廣大地域。
0古代「三門峽虢國」的強大與繁榮不必言說,上村嶺840座虢國貴族墓地與名揚中外的「虢國博物館」,琳琅滿目的文物精粹,已經向世人做了證明。虢季佩戴的「玉柄銅芯鐵劍」,將中華民族的冶鐵史向前推進了近200年,引來了「世界冶鐵會議」在我市召開。「上陽城」遺址的發現,將三門峽的建城歷史定格在2800年前,「玉天鵝」的出土,將「天鵝城」的歷史追溯到2800年前。「三門峽虢國」是東西二虢的歸宿地,「三門峽虢國」是古陝州的前身,「三門峽虢國」已經出土的37000件(顆)文物填補了我國周文化的空缺。「三門峽虢國」是今天三門峽管轄的這片土地上有著封國歷史的「焦」、「虢」二國的勝者和強者,「三門峽虢國」歷代國君都在周王室中擔任卿士(相當於今國務院總理),政治地位十分顯赫,一人之下,萬人至上。
03從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知:「虢」與「郭」是通假字,音同義同字不同。「三門峽虢國」是全球2000多萬虢、郭氏宗親的祖源地,郭姓人口佔據中華民族姓氏排名第18位。在江西、湖南一帶,至今仍保留著從虢國故土走出去的幾萬口虢姓人。歷史上,郭氏家族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湧現出了如唐朝名將郭子儀、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現代文學家郭沫若、「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等郭氏名人。還有一大批正在奮鬥的郭氏名人,如「亞洲糖王」郭鶴年,馬來西亞富商郭令燦,臺灣首富郭臺銘,上海復星實業郭廣昌,量子專家郭光燦等。如果將三門峽簡稱定為「虢」,將極大地鼓舞全球虢、郭氏兒女到三門峽尋根祭祖、旅遊觀光、投資興業的熱情和信心。
04在三門峽這塊土地上,到處都有「虢」字為頭的文化元素。「虢國墓地」、「虢國博物館」、「虢國公園」、「虢國路」、「虢風會館」、「虢翠園小區」、「虢國文化有限公司」、「虢國文化研究會」、「虢都宴」、「虢國糊餑饃」、「虢州羊肉湯」、「虢石硯」、「虢酒」、「虢國蘋果」等等。三門峽豫劇團的排演的《虢都遺恨》,獲得「中國地方戲金獎」。靈寶縣城的地名叫「虢鎮」,盧氏縣東郊有「虢臺廟」。對三門峽市民來說,「虢」字並不陌生,「虢」字舉目能見,「虢」字含義深刻,「虢」字深入人心。
0在中華大地上,每個古老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簡稱。如:開封簡稱「汴」,南京簡稱「寧」,成都簡稱「蓉」,南陽簡稱「宛」,寧波簡稱「甬」。多少年來,三門峽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一直沒有自己的簡稱,許多人自稱為「峽市」。「峽市」二字毫無文化氣息,且陋氣很重,聽起來很彆扭,問起來沒內涵。單在黃河上,就有「龍羊峽」、「劉家峽」、「李家峽」、「青銅峽」、「三門峽」幾個叫峽谷的地方。人們還常常把黃河「三門峽」當做長江「三峽」,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當然,也許有人認為三門峽的前身是古陝州,用「陝」字比較確切。筆者認為:「陝」為州,「虢」為國,級別不一樣。另,「陝」字已經是陝西省的簡稱。或許有人會說「虢」字難寫,外地人不認識。試問:河北簡稱「冀」,河南簡稱「豫」,江西簡稱「贛」,廣東簡稱「粵」,湖北簡稱「鄂」,哪個字好寫好認?這都要有一個接受適應的過程。若在市區的醒目位置,豎立幾尊青銅器銘文上「虢」字的雕塑,市領導講話帶頭使用「虢市」簡稱,加上世界虢、郭氏族人的尋根謁祖、口口相傳,三、五年功夫便可普及到家喻戶曉。
作者介紹:
郭仞堂,男,1950年8月生,河南省盧氏縣人。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三門峽市虢國文化研究會會長。
伊涵,原名郭麗萍,靈寶市作家協會會員,三門峽市虢國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全球郭氏企業家風採》平臺主編,《伊涵原創》平臺主播,《青年文學家》雜誌全國聯盟會三門峽分會主席。喜歡讀書,寫作,彈古琴,唱歌,朗誦。用眼睛觀察世界,用心靈感受美好,用文字記錄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