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輔助血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3:15:16 1
專利名稱:左心輔助血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心臟治療器械,特別是一種用於搶救左心衰竭病人的左心輔助血泵。
對於心臟嚴重衰竭的病人,將要面臨死亡,任何藥物搶救治療無效時,要搶救病人,唯一的方法是使用一種輔助血泵,把左心房或左心室的血液抽出,再注向患者的動脈系統中,使患者衰竭的心臟可暫時獲得休息,逐步恢復其功能。與此同時,亦保證病人全身各個重要器官,如腦、肝、腎等能得到充分的動脈血灌注,不因心力衰竭而發生缺血的現象。在已有技術中,這種泵的結構如
圖1所示,它主要由氣室(4)、血室(1)和設置於兩室之間的隔膜(2)組成。在氣室(4)上設有空氣進出口(3),在血室(1)上設有入血口(5)和出血口(6)。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往氣室(4)抽氣時,隔膜(2)被下拖,出血口(6)瓣膜(61)關閉,入血口(5)瓣膜(51)打開,血液從入血口(5)流入血室(1)內;往氣室(4)送氣時,隔膜(2)被推向上,此時入血口(5)瓣膜(51)關閉,出血口(6)瓣膜(61)打開,血流從出血口(6)射出。通過反覆往氣室(4)抽氣和充氣,隔膜(2)便周期上下運動,不斷抽血與供血,維持人體的血液循環。但是,已有的血泵常有這樣一個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即泵內容易產生血栓,致使相當一部分的病人應用血泵後產生不同程度的腦卒中,引起死亡或殘廢等嚴重併發症。究其原因仍然是血泵結構不合理。現有血泵的入血口(5)斜置於血室(1)上,而出血口(6)則沿軸向設置於血室(1)的頂部。雖然血液在血室(1)內可作旋轉運動,但由於出入口在同一平面內,而且血流首尾相接血室(1)內,仍然會產生血流旋渦、撞擊和血流不連續等現象;此外,血室(1)中心沒有阻隔,血流在血室(1)內容易發生橫流,形成短路或湍流。上述這些現象都容易產生血栓,這正是已有血泵之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已有血泵的缺陷,提供一種避免或減少血栓形成的左心輔助泵。
上述任務是這樣實現的如圖2和圖3所示,該泵與現有技術相同,包含有血室(1)、入血口(5)、出血口(6)、隔膜(2)、氣室(4)和空氣出入口(3),其不同之處是入血口(5)沿切線方向橫置於血室(1)上,出血口(6)沿切線方向傾斜向上橫跨於入血口(5)上,在血室(1)頂部中心設置一個球面凹坑(7)。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與已有技術一樣,但經過上述改進後,血液流動受到約束,只隨血泵(1)的圓形結構自然形成螺旋向上的血流,其出入口血流不在血室(1)內發生相接,因此能有效地防止湍流、剪切、撞擊和流動不連續等現象發生。經在模擬循環臺中用顆粒示縱法觀察本血泵的流態,整個血流呈流線型連續進行,無斷裂或不連貫現象,也未見湍流與血液留區,呈現出良好的順流性和射血功能,並使血液充分衝洗整個泵體的邊緣部位,比較有效地克服已有血泵之不足,杜絕和減少血栓的產生,避免引起腦卒中等嚴重併發症。
圖1為已有左心輔助血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入血口(5)與水平線的夾角以不大於15°為好,出血口(6)與水平線的夾角最好為30°~60°,入血口(5)與出血口(6)之間的夾角以30~60°為好,超出上述範圍,本血泵性能降低,順流性差,有可能出現湍流,產生血栓。使用本血泵作長時期輔助循環轉流時,可採用無支架豬瓣代替常用的有支架豬瓣作瓣膜,可獲得較好的抗凝血性能,減少血栓的形成,若使用本血泵作短期的體外循環手術時,可採用結構比較簡單的車輪瓣。本實用新型由環氧樹脂製成,在血室(1)內壁塗有聚氨脂薄層,使血液不致接觸樹脂。隔膜(2)採用聚氨脂製成。
本實用新型適合於搶救面臨死亡的左心衰竭病人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左心輔助血泵,包含有血室(1)、入血口(5)、出血口(6)、隔膜(2)、氣室(4)和空氣出入口(3),其特徵在於入血口(5)沿切線方向橫置於血室(1)上,出血口(6)沿切線方向傾斜向上橫跨於入血口(5)上,在血室(1)頂部中心設置一個球面凹坑(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血泵,其特徵在於入血口(5)與水平線的夾角以不大於15°為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血泵,其特徵在於出血口(6)與水平線的夾角最好為30°~6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血泵,其特徵在於入血口(5)與出血口(6)之間的夾角以30~60°為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的左心輔助血泵,其結構特徵是入血口沿切線方向橫置於血室上,出血口沿切線方向傾斜向上橫跨於入血口上,並在血室頂部中心設置形成螺旋上升的血流,呈現出良好的順流性和射血功能,比較有效地解決已有血泵出現的湍流、剪切、撞擊和流動不連續等問題,從而避免和減少血栓的產生。本實用新型適合於搶救心力衰竭的病人使用。
文檔編號A61M1/10GK2178532SQ9321863
公開日1994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13日
發明者羅徵祥, 葉椿秀 申請人: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