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6:01:56 1
一種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鼓風機、集風管以及送風管,在所述集風管的下方設置有若干個出風管,在每個出風管的下方連通設置有出風件,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為球形,所述連接部的上端內側設有弧面,在所述連接部的上端螺紋連接有一球套,在該球套內設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和所述連接部的弧面形成與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形狀相匹配的容納腔,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設置在該容納腔內。通過旋鬆球套,利用出風管的下端部與連接部和球套之間形成的球鉸鏈副,調節出風管的傾斜角度,調整至合適角度後,旋緊球套即可,從而實現了對出風口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大大提高了冷卻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永磁鐵氧體拉條造粒,尤其涉及一種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注塑永磁鐵氧體的特點是既可以軸向單極充磁,也可徑向多級充磁,還可以軸向徑向複合充磁。產品外觀光潔無瑕疵,尺寸精度高,一致性好,無需後續加工,性能穩定,抗震耐衝擊,產品可複雜化,是精密微電機及自動化行業不可缺少的信號源和恆磁源,具有其他磁體無法替代和比擬的優越性。
[0003]對注塑永磁鐵氧體進行拉條造粒的造粒機包括熔化系統、塑化擠出機、冷卻系統、切料機和計量灌裝機。由於注塑永磁鐵氧體熔化、擠出後需要對拉條進行切粒,注塑永磁鐵氧體在熱狀態下,粒子易粘連結塊,造粒粗糙,因此,為防止切粒過程中出現粘料的情形,需要對注塑永磁鐵氧體拉條在輸往切料機之前進行冷卻。
[0004]目前,主要採用水冷卻方式,在注塑永磁鐵氧體塑化擠出之後,使用冷卻水槽進行進水進行冷卻或通過噴頭噴水進行冷卻,這兩種方法都需要與水接觸,雖然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但由於高溫下的物料與水接觸容易導致對水敏感的物料的發生降解等,導致最終的母料質量不達標,同時,導致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乾燥困難。因此,急需出現一種既能對塑化擠出後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進行冷卻,又不必使注塑永磁鐵氧體拉條與水直接接觸的冷卻裝置,從而確保擠出後的注塑永磁鐵氧體性能不發生改變,但又能及時的進行冷卻,且不需要乾燥處理的冷卻方式。
[0005]為此,現有專利號為21201320608446.3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造粒機冷卻傳送帶》公開了一種風冷方式,包括支架、傳送輪和傳送帶,所述支架內安裝有傳送輪和冷卻水噴淋裝置,冷卻水噴淋裝置位於兩個傳送輪之間,傳送帶為金屬傳送帶,傳送帶繞設在兩個傳送輪外側,所述的傳送帶為不鏽鋼傳送帶,所述的支架上設置有若干個風扇,風扇位於在傳送帶正上方。又如,專利號為21201320290263.1的中國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造粒機的風冷傳送裝置,包括機架、傳動帶、傳動帶驅動機構和至少一個冷卻風扇;傳動帶驅動機構包括主傳動軸、從傳動軸和驅動電機,主傳動軸和從傳動軸均可轉動安裝在機架上,主傳動軸通過傳動帶連接從傳動軸,驅動電機安裝在機架上,主傳動軸與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傳動連接;傳動帶上分布有網孔;冷卻風扇安裝在機架上並且處於傳動帶上方。但是,上述兩個實用新型均採用在輸送帶上安裝風扇的方式對拉條進行冷卻,在工作過程中,風扇高速轉動,給操作人員構成安全隱患,同時,冷卻效果差,另外,為提高冷卻效果,需要安裝很多個風扇,使得結構變得複雜、零散,此外,風扇安裝後,風扇的風口方向不能調節,缺乏靈活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冷卻效果好,且出風口可以傾斜調節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造粒機輸送帶一側的鼓風機、設置在所述輸送帶正上方的集風管以及連接所述鼓風機的送風口和所述集風管的送風管,所述送風管與所述集風管相通,在所述集風管的下方沿所述輸送帶的方向設置有若干個與所述集風管相通的出風管,在每個出風管的下方連通設置有出風件,所述出風件包括與所述出風管相連的連接部以及與所述連接部相連通的出風部,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為球形,所述連接部的上端內側設有弧面,在所述連接部的上端螺紋連接有一球套,在該球套內設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和所述連接部的弧面形成與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形狀相匹配的容納腔,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設置在該容納腔內。
[0008]作為改進,在所述球套的外部外設有防塵罩,有效防止灰塵進入密封套與出風管的下端部之間的配合間隙內。
[0009]再改進,所述出風部具有出風口,該出風口與所述輸送帶相對,所述出風件在所述出風口處具有一斜面,且該斜面與所述輸送帶的輸送方向相對,從斜面至出風口方向的過流面積變小,有利提高風速。
[0010]優選地,所述斜面與所述輸送帶的水平面夾角為30?60度。
[0011]再改進,每個所述出風管間距30?50臟,出風管之間的間距過大,導致注塑永磁鐵氧體拉條所在的輸送帶局部不能吹到冷卻風;出風管之間的間距過大,則造成相鄰的出風件吹出的冷卻風相互幹擾,降低了冷卻效果。
[0012]再改進,在所述輸送帶兩側設置有包裹所述集風管的支撐架,防止集風管在風冷過程中出項晃動,提高穩定性。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通過在輸送帶的一側設置鼓風機,鼓風機將風輸送至集風管,由集風管集中將風均勻輸送至輸送帶上方,再利用出風管和出風件,將冷卻風吹向拉條,一方面,由集風管代替了原安裝在輸送帶上部的風扇,提高了安全性,同時,使得風冷裝置結構更為緊湊;另一方面,鼓風機的風量遠遠超過了風扇能提供的風量,減少鼓風機的數量,另外,通過旋鬆球套,利用出風管的下端部與連接部和球套之間形成的球鉸鏈副,調節出風管的傾斜角度,調整至合適角度後,旋緊球套即可,從而實現了對出風口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大大提高了冷卻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出風管和出風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圖3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圖4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0]如圖1至5所示,本實施中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包括鼓風機1、送風管2、集風管3、球套8、密封套9、防塵罩10、出風管6和出風件5等。
[0021]其中,鼓風機1設置在造粒機輸送帶7 —側,集風管3設置在輸送帶7正上方,送風管2連接在鼓風機1的出風口和集風管3之間,且送風管2與集風管3相通,在集風管3的下方沿輸送帶7的方向設置有若干個與集風管3相通的出風管6,在每個出風管6的下方連通設置有出風件5,出風件5包括與出風管6相連的連接部52以及與連接部52相連通的出風部53,出風管的下端部61為球形,連接部52的上端內側設有弧面522,連接部52的上端外側設有外螺紋521,在連接部52的上端螺紋連接有一球套8,在該球套8內設有密封套9,密封套9和連接部的弧面522形成與出風管的下端部61形狀相匹配的容納腔54,出風管的下端部61設置在該容納腔54內。
[0022]為了防止灰塵進入密封套9與出風管的下端部61之間的配合間隙內,在球套8的外部外設有防塵罩10。
[0023]另外,出風部53具有出風口,該出風口與輸送帶7相對,出風件5在出風口處具有一斜面51,且該斜面51與輸送帶7的輸送方向相對,從斜面51至出風口方向的過流面積變小,有利提高風速。其中,斜面51與輸送帶7的水平面夾角為30?60度。
[0024]此外,每個出風管6間距30?50臟,出風管6之間的間距過大,導致注塑永磁鐵氧體拉條4所在的輸送帶7局部不能吹到冷卻風;出風管6之間的間距過大,則造成相鄰的出風件5吹出的冷卻風相互幹擾,降低了冷卻效果。
[0025]最後,在輸送帶7兩側設置有包裹集風管3的支撐架,防止集風管3在風冷過程中出項晃動,提高穩定性。
[0026]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輸送帶7的一側設置鼓風機,鼓風機1將風輸送至集風管3,由集風管3集中將風均勻輸送至輸送帶7上方,再利用出風管6和出風件5,將冷卻風吹響注塑永磁鐵氧體拉條4,一方面,由集風管3代替了原安裝在輸送帶7上部的風扇,提高了安全性,同時,使得風冷裝置結構更為緊湊;另一方面,鼓風機1的風量遠遠超過了風扇能提供的風量,減少鼓風機1的數量,同時,集風管3延伸覆蓋輸送帶7的正上方,可以根據設置多個出風管6來為注塑永磁鐵氧體拉條4進行冷卻,大大提高了冷卻效果。
[0027]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出風口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來提高冷卻效果。具體為:通過旋鬆球套8,利用出風管的下端部61與連接部52和球套8之間形成的球鉸鏈副,調節出風管6的傾斜角度,調整至合適角度後,旋緊球套8即可,從而實現了對出風口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大大提高了冷卻效果。在此過程中,密封套9作為彈性元件,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球鉸鏈副連接的穩定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造粒機輸送帶一側的鼓風機、設置在所述輸送帶正上方的集風管以及連接所述鼓風機的送風口和所述集風管的送風管,所述送風管與所述集風管相通,在所述集風管的下方沿所述輸送帶的方向設置有若干個與所述集風管相通的出風管,在每個出風管的下方連通設置有出風件,所述出風件包括與所述出風管相連的連接部以及與所述連接部相連通的出風部,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為球形,所述連接部的上端內側設有弧面,在所述連接部的上端螺紋連接有一球套,在該球套內設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和所述連接部的弧面形成與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形狀相匹配的容納腔,所述出風管的下端部設置在該容納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球套的外部外設有防塵罩。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部具有出風口,該出風口與所述輸送帶相對,所述出風件在所述出風口處具有一斜面,且該斜面與所述輸送帶的輸送方向相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面與所述輸送帶的水平面夾角為30?60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出風管間距30?50_。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永磁鐵氧體造粒機的冷卻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輸送帶兩側設置有包裹所述集風管的支撐架。
【文檔編號】B29C47/88GK204172326SQ201420548663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3日
【發明者】宓建峰 申請人:寧波辰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