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板型硬質搭扣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9:06:21 1
專利名稱:一種平板型硬質搭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用小五金服裝成衣配件,具體地說是一種搭扣。
背景技術:
搭扣是一種常用的日用小商品,主要應用在服裝上作為紐扣、掛鈎的替代品。現行 的搭扣多認為為那種軟質的尼龍產品。然而這種產品極易變性老化而失去扣合作用,即便 在有效期內,其缺點也很多,如常粘掛些雜物、毛絨等,以致造成許多麻煩。有些硬質產品如 掛鈎等,則明顯帶有過高的突出部分,甚至尖端,既不方便使用,又不安全,尤其在內衣的應 用中。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既具有方便的扣掛功能,又牢固、安全、防刮扯的搭扣件。
發明內容為實現所開發的搭扣件既具有方便的扣掛功能,又牢固、安全、防刮扯,本實用新 型提供一種平板型硬質搭扣。它的凹槽瓣是在基板上製成頭部槽口和尾部槽瓣針線孔,並 延展出下部槽底和下部頭端鉤窩;它的凸鉤瓣是在構成鉤頸的板形頸板頭部製成鉤軛並延 展出鉤趾,尾部制出鉤瓣針線孔。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由凹槽瓣和凸鉤瓣兩配件構成 動配合結構搭扣體。凹槽瓣有凹槽瓣基板、槽口、槽底、鉤窩和槽瓣針線孔五個主要部段;凸 鉤瓣有鉤趾、鉤軛凸鉤瓣頸板和鉤瓣針線孔四個主要部段。凹槽瓣是在基板上製成頭部槽 口和尾部槽瓣針線孔,並延展出下部槽底和下部頭端鉤窩;凸鉤瓣是在構成鉤頸的板形頸 板頭部製成鉤軛並延展出鉤趾,尾部制出鉤瓣針線孔;搭扣體採用無稜角、尖端的平板型凹 槽、凸鉤結構。 扣合時,首先將凸鉤瓣與凹槽瓣頭頭相對、鉤與槽;然後將鉤趾的頭端伸入槽口並 繼續向槽底擦伸,直到整個鉤趾平貼到槽底;最後借回縮力將尾端臥於鉤窩中。解開時,首 先將鉤趾向其頭部平移,使之尾端脫離鉤窩;然後將鉤趾的尾端拉出槽口 ;最後將鉤趾向 其尾部斜向繼續拉出。 本實用新型由於設計成了平板型無稜角、尖端結構,使得產品在方便使用的同時, 又具有了牢固、安全、防脫、防刮扯效果;適於利用的材料均有現成的標準產品,且結構簡 單、成本低廉、易於批量生產。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_平板型硬質搭扣的一個實施例側向剖視圖。
附圖2是該實施例中平板型搭扣的凹槽瓣結構視圖。 附圖3是該實施例中平板型搭扣的凸鉤瓣結構視圖。 在附
圖1、附圖2、和附圖3所示的平板型硬質搭扣實施例視圖中1.凹槽瓣基板, 2.槽口,3.鉤趾,4.槽底,5.鉤窩,6.鉤軛,7.凸鉤瓣頸板,8.槽瓣針線孔,9.鉤瓣針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在附
圖1、附圖2和附圖3所示的平板型硬質搭扣實施例視圖中搭扣由凹槽瓣和 凸鉤瓣兩配件構成動配合結構體。凹槽瓣有凹槽瓣基板(D、槽口 (2)、槽底(4)、鉤窩(5) 和槽瓣針線孔(8)五個主要部段;凸鉤瓣有鉤趾(3)、鉤軛(6)凸鉤瓣頸板(7)和鉤瓣針線 孔(9)四個主要部段。 扣合時,首先將凸鉤瓣與凹槽瓣頭頭相對、鉤與槽;然後將鉤趾(3)的頭端伸入槽 口 (2)並繼續向槽底(4)擦伸,直到整個鉤趾(3)平貼到槽底(4);最後借回縮力將尾端臥 於鉤窩(5)中。解開時,首先將鉤趾(3)向其頭部平移,使之尾端脫離鉤窩(5);然後將鉤 趾(3)的尾端拉出槽口 (2);最後將鉤趾(3)向其尾部斜向繼續拉出。 在附圖2所示的平板型搭扣凹槽瓣結構視圖中在凹槽瓣基板(1)上壓製成頭部 的槽口 (2),並延展出下部的槽底(4)和下部頭端的鉤窩(5),再在凹槽瓣基板(1)的尾部 衝制出槽瓣針線孔(8)。 在附圖3所示的平板型搭扣凸鉤瓣結構視圖中構成鉤頸的板形凸鉤瓣頸板(7) 的頭部製成鉤軛(6),並延展出鉤趾(3);凸鉤瓣頸板(7)的尾部衝制出鉤瓣針線孔(9)。
權利要求一種平板型硬質搭扣,其特徵是由凹槽瓣和凸鉤瓣兩配件構成動配合結構體,凹槽瓣有凹槽瓣基板(1)、槽口(2)、槽底(4)、鉤窩(5)和槽瓣針線孔(8)五個主要部段;凸鉤瓣有鉤趾(3)、鉤軛(6)凸鉤瓣頸板(7)和鉤瓣針線孔(9)四個主要部段。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平板型硬質搭扣,其特徵是凹槽瓣是在凹槽瓣基板(1)上 壓製成頭部的槽口 (2),並延展出下部的槽底(4)和下部頭端的鉤窩(5),再在凹槽瓣基板 (1)的尾部衝制出槽瓣針線孔(8)。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硬質搭扣,其特徵是凸鉤瓣為構成鉤頸的板形凸鉤 瓣頸板(7)的頭部製成鉤軛(6),並延展出鉤趾(3);凸鉤瓣頸板(7)的尾部衝制出鉤瓣針 線孔(9)。
專利摘要一種平板型硬質搭扣。它由凹槽瓣和凸鉤瓣組成,凹槽瓣是在基板上製成頭部槽口和尾部槽瓣針線孔,並延展出下部槽底和下部頭端鉤窩;凸鉤瓣是在構成鉤頸的板形頸板頭部製成鉤軛並延展出鉤趾,尾部制出鉤瓣針線孔。以此,實現了所開發的搭扣件既具有方便的扣掛功能,又牢固、安全。
文檔編號A44B11/25GK201480197SQ20092016675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3日
發明者黃豔芳 申請人:黃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