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4:05:11 2
一種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源製作【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用於壓合背光源中的遮光膠帶,以提高背光源的良品率。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合治具,包括:上表面具有限位結構的基臺,壓合前,膠框上貼附有遮光膠帶的背光源置於所述限位結構中固定;一端與所述基臺固定連接的至少一個導軌;滑動安裝於所述至少一個導軌上、以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的壓板;以及與所述壓板傳動連接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壓板沿所述至少一個導軌移動,以使所述壓板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
【專利說明】一種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源製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背光源的組裝流程為:首先將背板、反射片、膠框組合成一體,將燈條和導光板組成一體,然後將上述兩個組合結構組合,接下來將擴散片、稜鏡片依次裝設於導光板上,最後在膠框上貼附遮光膠帶。在上述背光源的組裝過程中,遮光膠帶貼附在膠框上後,是由人工利用鑷子按壓遮光膠帶使遮光膠帶與膠框緊密連接,但是,通過鑷子按壓遮光膠帶易導致遮光膠帶壓合歪斜或因施力不均而造成遮光膠帶翹曲現象,從而導致背光源出現漏光現象,進而影響背光源的良品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用於提高背光源的良品率。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壓合治具,包括:上表面具有限位結構的基臺,壓合前,膠框上貼附有遮光膠帶的背光源置於所述限位結構中固定;
[0006]—端與所述基臺固定連接的至少一個導軌;
[0007]滑動安裝於所述至少一個導軌上、以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的壓板;
[0008]以及與所述壓板傳動連接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壓板沿所述至少一個導軌移動,以使所述壓板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
[0009]優選地,所述壓板面向所述基臺上表面的面上具有與貼附在所述膠框上的遮光膠帶形狀相匹配的凸起結構。
[0010]較佳地,所述凸起結構為適用於壓合矩形環狀的遮光膠帶的矩形環狀凸起。
[0011]進一步地,上述壓合治具還包括:設置於所述壓板上或設置於所述基臺上、以檢測所述壓板對所述遮光膠帶施加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
[0012]優選地,所述導軌數量為兩個,且兩個所述導軌的長度方向分別與所述基臺上表
面垂直。
[0013]進一步地,上述壓合治具還包括:分別與兩個所述導軌上端固定連接的橫梁,所述驅動裝置設置於所述橫梁上。
[0014]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為氣缸驅動裝置、液壓驅動裝置或伺服電機驅動裝置。
[0015]進一步地,上述壓合治具還包括:點亮置於所述基臺上的背光源的點亮裝置,所述點亮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基臺上的壓杆,所述壓杆具有可與所述背光源電性導通的壓片,以及與所述壓片電連接的電源。
[0016]本實用新型同時還提供一種整機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種壓合治具。[0017]當採用上述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對貼附在膠框上的遮光膠帶進行壓合時,首先將背光源置於基臺上的限位結構中固定,貼附在膠框上的遮光膠帶朝向壓板;然後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壓板沿導軌向下移動,使壓板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壓合完成後,壓板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沿導軌返回初始位置。與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通過鑷子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相比,壓板壓合是面壓合,而鑷子壓合點壓合,因此能夠使遮光膠帶均勻受力,如此可避免出現遮光膠帶壓合歪斜和翹曲現象,大大提高了背光源的良品率;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合治具及整機設備進行一次壓合即可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與鑷子壓合需要多次壓合相比,明顯提高了背光源的組裝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壓合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
[0020]10-基臺,20-導軌,30-滑塊,
[0021]40-壓板,50-驅動裝置,60-點燈裝置,
[0022]70-背光源,71-膠框,72-遮光膠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由人工利用鑷子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背光源的膠框上,易導致遮光膠帶貼附歪斜或因施力不均而造成遮光膠帶翹曲現象,影響背光源的良品率,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合治具,包括:基臺,立設於基臺上的至少一個導軌,滑動安裝於至少一個導軌上的壓板,以及與壓板傳動連接的驅動裝置;壓合前,將貼附遮光膠帶的背光源置於基臺上,由驅動裝置驅動壓板朝向基臺移動,使壓板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背光源的膠框上,因壓板壓合(面壓合)時壓板與遮光膠帶接觸的面積遠大於鑷子壓合(點壓合)時鑷子與遮光膠帶的接觸面積,因此,可避免出現遮光膠帶壓合歪斜和翹曲現象,大大提高了背光源的良品率。
[0024]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25]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壓合治具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壓合治具包括:
[0026]上表面具有限位結構的基臺10,壓合前,膠框71上貼附有遮光膠帶72的背光源70置於限位結構中固定;
[0027]—端與基臺10固定連接的至少一個導軌20 ;
[0028]滑動安裝於至少一個20上、以將遮光膠帶72緊密壓接在背光源70的膠框71上的壓板40 ;
[0029]以及與壓板40傳動連接的驅動裝置50,驅動裝置50驅動壓板40沿至少一個導軌20移動,以使壓板40將遮光膠帶72緊密壓接在膠框71上。 [0030]當採用上述壓合治具對貼附在膠框71上的遮光膠帶進行壓合時,首先將背光源置於基臺10上的限位架構中固定,並使貼附在膠框71上的遮光膠帶72朝向壓板40 ;然後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壓板40沿導軌20向下移動,使壓板40將遮光膠帶72緊密壓接在膠框71上;壓合完成後,壓板40在驅動裝置50的驅動下沿導軌20返回初始位置。
[0031]從上述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通過鑷子將遮光膠帶72緊密壓接在膠框71上相比,壓板40壓合時壓板與遮光膠帶72接觸的面積遠大於鑷子壓合時鑷子與遮光膠帶72的接觸面積,即由採用點壓合改進為採用面壓合,能夠保證遮光膠帶72均勻受力,如此可避免出現遮光膠帶72壓合歪斜和翹曲現象,大大提高了背光源的良品率。此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壓合治具進行一次壓合即可將遮光膠帶72緊密壓接在膠框71上,與鑷子壓合需要多次壓合相比,明顯提高了背光源的組裝效率。
[0032]繼續參閱圖1,具體實施時,上述基臺10為板狀結構,且基臺10的上表面設置有用於支撐和定位背光源在基臺10上位置的限位結構,該限位結構的具體結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在此不做詳細描述;壓合前,背光源70放置於基臺的限位結構中固定,並使遮光膠帶72朝向壓板40。
[0033]導軌20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導軌20的數量可以一個、兩個、三個等,導軌20數量越多,可以防止壓板40在水平方向內晃動,避免壓板40壓偏遮光膠帶72,在本實施例中,導軌20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導軌20的長度方向分別與基臺10上表面垂直。
[0034]壓板40是上述壓合治具中的關鍵部件,用於將遮光膠帶72緊密壓接在膠框71上,壓板40滑動安裝於導軌20上,但不限於此,也可以通過滑塊30滑動安裝在導軌20上,具體地,滑塊30滑動安裝於導軌20上,壓板40固定安裝於滑塊30上,如此便於替換不同結構的壓板40,使壓合治具能夠對不同的形狀的膠框71和遮光膠帶72進行壓合。
[0035]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為了便於將遮光膠帶72緊密壓接在膠框71上,並避免壓板40壓傷背光源70的其它部件,優選地,壓板40面向基臺10上表面的面上具有與貼附在膠框71的遮光膠帶72形狀相匹配的凸起結構(圖中未畫出)。而在現有的背光源70中,膠框71 一般為矩形環狀框,因此遮光膠帶也是矩形環狀結構,因此,較佳地,凸起結構為適用於壓合矩形環狀的遮光膠帶的矩形環狀凸起。
[0036]為了保證背光源的良品率,優選地,上述壓合治具還包括:設置於壓板40上或設置於基臺10上、以檢測壓板40對遮光膠帶72施加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如此可以避免過壓或壓傷膠框等問題出現,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背光源的良品率。
[0037]繼續參閱圖1,上述壓合治具還包括:分別與兩個導軌20上端固定連接的橫梁,驅動裝置50設置於所述橫梁上;上述驅動裝置50具體為驅動裝置為氣缸驅動裝置、液壓驅動裝置或伺服電機驅動裝置,在本實施例中選用氣缸驅動裝置,其中氣缸筒固定在橫梁上,氣缸杆的伸出端與壓板40 (無滑塊30時)或滑塊30 (有滑塊30時)固定連接。
[0038]在利用上述壓合治具在對背光源70中的遮光膠帶72和膠框71壓合完成後,一般需要將背光源點亮,以檢測背光源是否有漏光等不良,為了減少背光源周轉時間,提高背光源檢測效率,進一步地,上述壓合治具還包括::點亮置於基臺10上的背光源70的點亮裝置,點亮裝置包括:設置於基臺10上表面的壓杆60,壓杆60具有可與背光源70電性導通的壓片,以及與壓片電連接的電源;當壓合完成後,壓杆60下壓,使壓杆60中的壓片與背光源70的晶片電連接,通過電源供電點亮背光源70,從而可以檢測該背光源70是否有漏光等不良。
[0039]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通過鑷子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相比,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合治具對貼附在膠框上的遮光膠帶進行壓合,壓板壓合是面壓合,而鑷子壓合點壓合,因此能夠使遮光膠帶均勻受力,如此可避免出現遮光膠帶壓合歪斜和翹曲現象,大大提高了背光源的良品率;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合治具進行一次壓合即可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與鑷子壓合需要多次壓合相比,明顯提高了背光源的組裝效率。
[004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整機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種壓合治具。具有與本實用新型前述實施例提供的壓合治具相同的有益效果,由於壓合治具在前述實施例中已經進行了詳細說明,此處不再贅述。
[004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整機設備,包括壓合治具,該壓合治具包括:上表面具有限位結構的基臺,壓合前,膠框上貼附有遮光膠帶的背光源置於所述限位結構中固定;一端與所述基臺固定連接的至少一個導軌;滑動安裝於所述至少一個導軌上、以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的壓板;以及與所述壓板傳動連接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壓板沿所述至少一個導軌移動,以使所述壓板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
[0042]採用如上所述的整機設備,在對貼附在膠框上的遮光膠帶進行壓合時,首先將背光源置於基臺上的限位結構中固定,貼附在膠框上的遮光膠帶朝向壓板;然後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壓板沿導軌向下移動,使壓板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壓合完成後,壓板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沿導軌返回初始位置。與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通過鑷子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相比,壓板壓合是面壓合,而鑷子壓合點壓合,因此能夠使遮光膠帶均勻受力,如此可避免出現遮光膠帶壓合歪斜和翹曲現象,大大提高了背光源的良品率;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整機設備進行一次壓合即可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膠框上,與鑷子壓合需要多次壓合相比,明顯提高了背光源的組裝效率。
[0043]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合治具,用於將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背光源的膠框上,其特徵在於,包括: 上表面具有限位結構的基臺,壓合前,膠框上貼附有遮光膠帶的背光源置於所述限位結構中固定; 一端與所述基臺固定連接的至少一個導軌; 滑動安裝於所述至少一個導軌上、以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的壓板;以及與所述壓板傳動連接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壓板沿所述至少一個導軌移動,以使所述壓板將所述遮光膠帶緊密壓接在所述膠框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合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板面向所述基臺上表面的面上具有與貼附在所述膠框上的遮光膠帶形狀相匹配的凸起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合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結構為適用於壓合矩形環狀的遮光膠帶的矩形環狀凸起。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壓合治具,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於所述壓板上或設置於所述基臺上、以檢測所述壓板對所述遮光膠帶施加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合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導軌數量為兩個,且兩個所述導軌的長度方向分別與所述基臺上表面垂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合治具,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分別與兩個所述導軌上端固定連接的橫梁,所述驅動裝置設置於所述橫梁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合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為氣缸驅動裝置、液壓驅動裝置或伺服電機驅動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合治具,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點亮置於所述基臺上的背光源的點亮裝置,所述點亮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基臺上表面的壓杆,所述壓杆具有可與所述背光源電性導通的壓片,以及與所述壓片電連接的電源。
9.一種整機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壓合治具。
【文檔編號】B32B37/10GK203697645SQ201420068223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7日
【發明者】周鵬 申請人:北京京東方茶谷電子有限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