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算不算東北城市(東北最有可能成為直轄市的城市)
2023-06-12 13:52:30 1
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是東北地區的三個省級行政區,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建國初期,東北在新中國建設中貢獻巨大,曾經是共和國的「長子」,是全中國的楷模。發展至今,日漸衰落的東北,已經由「長子」淪為「孫子」,不時還會遭來罵聲一片。在嘆息今日東北敗落的同時,同樣也驚訝於東北昔日的富強。
東北三省共有35個地級市,在去年的經濟發展調查中,只有四個城市GDP超過了5000億,分別是大連—7001.7億、瀋陽—6470.3億、長春—5904.1億,哈爾濱—5249.4億。而排名第五的大慶只有2568.3億,不及哈爾濱的一半。毫無疑問,如果東北會出現一個新的直轄市,那必然是這四個城市之一。
由於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體量只有一萬億出頭,兩省相加與遼寧一省相當,所以只有遼寧省有能力提供一座直轄市所需的資源。否則哈爾濱與長春一旦獨立於本省,黑龍江與吉林將失去經濟支柱,同時無法協調本省資源,失去本省中心。
大連的經濟實力高於瀋陽,但毫無疑問,瀋陽的戰略地位與綜合實力高於大連,畢竟瀋陽不僅僅是遼寧的省會,還是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但正是因為如此,瀋陽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瀋陽未來可能是一線城市,可能超過成都,超過武漢,但永遠無法成為直轄市,遼寧需要它,東北需要它,它永遠不可能獨立出遼寧,與東北三省同級。
有人會說,大連呢,為什麼不讓大連成為省會,讓瀋陽升格為直轄市呢?
原因在於大連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大連三面環海,是一座狹長的半島,輻射區域有限,因此無法替代瀋陽。
既然如此,大連又為什麼有希望成為直轄市呢?
首先,大連的優勢極為突出,擁有東北第一、中國第十大港—大連港,豐富的海洋資源,優越的氣候條件(標準的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兼有海洋性的氣候特點),發達的交通,豐富的人力資源(大連工資較低),較低的房屋成本(大連在全國的二線城市中房屋價格較低),基礎設施良好,教育水平高於三省平均。
同時,劣勢也很明顯,在最新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大連人口達到732萬,是東北三省有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儘管如此,卻只排三省第四,所以從人口規模上來說 還是有一定劣勢的。
其次,大連市總面積12573.85平方千米,相較於東北的其他城市,大連市佔地較小並且是典型的六山一水三分田,土地有限。由於大連吸收外資過於集中於日本,受累於日本經濟低迷,大連經濟受打擊頗重。另一方面,東北地區大環境經濟推退導致大連港貨物吞吐量逐年減少。諸如此類,都是大連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但近幾年,一個提議受到極大關注,那就是讓大連與營口合併,若如此營口港與大連港合併,將成為與廣州港並列的中國第四大港,吞吐量超過50萬噸,同時集中海運資源,利用率將大大提高。
港口 2019年1-10月吞吐量(萬噸)
1 寧波舟山 93832
2 上海 60100
3 唐山 53579
4 廣州 50613
5 青島 47929
6 蘇州 43708
7 天津 41602
8 日照 28689
9 煙臺 32475
10 大連 30097
11 鎮江 26689
12 南通 26593
13 黃驊 23909
14 泰州 23377
15 南京 21506
16 深圳 21225
17 廣西北部港灣 20918
18 營口 19667
19 連雲港 19576
20 秦皇島 18252
21 江陰 18148
22 廈門 17881
23 湛江 17647
24 福州 17245
25 東莞 15829
26 重慶 13899
27 珠海 11642
28 杭州 11177
29 泉州 10550
30 蕪湖 10286
與此同時,新城市人口將至千萬大關,城市面積大大增加,新城市將不再是狹長的半島,戰略縱深大大優化,不止可以輻射東北三省,還可以拉動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等諸多北方省份的經濟,經濟引領作用大大增強。
新建的大連灣國際機場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海上機場,機場運行之時大連海運航運將提高一個檔次,與營口合併,與營口陸運優勢互補,將是雙贏的創舉。
過去的幾年來,此議題被人們不斷提起,卻又不斷擱置。根本原因在於大連的經濟幾年來過於疲軟,使營口不願意與大連合併。
但是,RECP的籤訂無疑是大連的機遇,在RECP的大框架下,中日韓自貿區協定的進程也大大加快,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會得到結果,屆時,大連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到那時,與營口合併,優化資源,成為直轄市可能就順理成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