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8:10:41 2
專利名稱: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
背景技術:
丙醛是一種化學性質相當活潑的低碳醛類,由乙烯低壓經羰基合成制丙醛,低壓羰基合成法逐漸成為丙醛生產的主要方法和發展方向,主要為溶性銠絡合物複合催化劑存在的水相中,將稀乙烯(含其它氣態烯烴和氣態烷烴及惰性氣體)與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製備丙醛。丙醛的化學性質相當活潑,由於它易氧化,易縮合,所以在丙醛的工業合成過程中,會有乙烯原料沒有反應,會有丙醛類聚合物的產生,丙醛易與水形成共沸物,在粗丙醛中會含有水分等雜質。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回收利用粗丙醛中的乙烯溶解氣和水分,減少粗丙醛氧化物的含量及丙醛類縮聚物。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包括氣液分離裝置、低壓蒸發裝置和脫水單元,所述氣液分離裝置的液體物料出口通過冷卻裝置與低壓蒸發裝置的物料進口連接,低壓蒸發裝置的蒸汽出口通過冷卻裝置與丙醛儲罐連接,所述丙醛儲罐與脫水單元連接。進一步,所述冷卻裝置為冷卻器。進一步,所述低壓蒸發裝置的液料出口與生產丙醛的反應器連接。進一步,所述氣液分離裝置為汽提塔。進一步,所述低壓蒸發裝置為精餾塔。具體的提純過程為來自乙烯吸收塔的含有溶解的乙烯和乙烷等輕組分的粗丙醛,與直接來自粗丙醛儲槽的粗丙醛匯合,一起進入氣液分離裝置,提取回收出乙烯,氣液分離裝置出來的溶解催化劑的丙醛液體物料經冷卻器冷卻後進入低壓蒸發裝置,經低壓蒸發裝置內的換熱管從上而下被加熱後,其中的丙醛被氣化,從蒸汽出口出來經冷卻裝置冷卻後通過脫水單元脫水,得到精製丙醛。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I)提高原料利用率,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每年節約用水1000噸,減少廢液排放量1600噸;(2)提高產品丙醛的純度,降低產品丙醛的水含量;(3)降低產品丙醛的丙酸含量,提高原料乙烯利用率提高。
圖I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所述實施例。如圖I所述,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包括汽提塔I、熱交換器、丙醛儲罐、輸液泵、精餾塔2、丙醛膜脫水單元3 ;所述熱交換器包括第一熱交換器4、第二熱交換器5和第三熱交換器6,所述輸液泵包括第一輸液泵7、第二輸液泵8和第三輸液泵9,所述丙醛儲罐包括第一丙醛儲罐10和第二丙醛儲罐11 ;汽提塔I的塔底液料出口通過第一熱交換器4與第一丙醛儲罐10的進液口連接, 其出液口通過第二輸液泵8經第二熱交換器5與精餾塔2的蒸汽入口連接,精餾塔2的塔頂蒸汽出口通過第三熱交換器6與第二丙醛儲罐11連接,其出液口通過第三輸液泵9分別與丙醛膜脫水單元3及精餾塔2的回流液進口連接,精餾塔2的塔底液體泵入生產丙醛的第一合成反應器循環使用。提純時,來自乙烯吸收塔的含有溶解的乙烯和乙烷等輕組分的粗丙醛,與直接來自粗丙醛儲槽的粗丙醛匯合,一起經第一輸液泵7泵入汽提塔1,提取回收出乙烯,分相的溶解催化劑的丙醛液體物料經第一熱交換器4冷卻後進入第一丙醛儲罐10,然後經第二輸液泵8泵入第二熱交換器5通過導熱油蒸發,蒸汽進入精餾塔2,氣化的丙醛從塔頂蒸汽出口通過第三熱交換器6冷卻進入第二丙醛儲罐11,其中的丙醛一部分經第三輸液泵9輸入丙醛膜脫水單元3脫水後得到精製丙醛,一部分經第三輸液泵回流入精餾塔2。如上所述,儘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氣液分離裝置、低壓蒸發裝置和脫水單元,所述氣液分離裝置的液體物料出口通過冷卻裝置與低壓蒸發裝置的物料進口連接,低壓蒸發裝置的蒸汽出口通過冷卻裝置與脫水單元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裝置為冷卻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低壓蒸發裝置的液料出口與生產丙醛的反應器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液分離裝置為汽提+ +R ο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低壓蒸發裝置為精餾+R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丙醛精製提純系統,包括氣液分離裝置、低壓蒸發裝置和脫水單元,所述氣液分離裝置的液體物料出口通過冷卻裝置與低壓蒸發裝置的物料進口連接,低壓蒸發裝置的蒸汽出口通過冷卻裝置與脫水單元連接;本實用新型(1)提高原料利用率,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每年節約用水1000噸,減少廢液排放量1600噸;(2)提高產品丙醛的純度,降低產品丙醛的水含量;(3)降低產品丙醛的丙酸含量,提高原料乙烯利用率提高。
文檔編號C07C7/00GK202808650SQ20122047834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李剛, 徐彬彬, 王濤, 王海霞, 賈露露, 蔣偉, 徐錢山 申請人:南京榮欣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