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皮革乾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3:49:5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革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皮革乾燥設備。
背景技術:
皮革乾燥是在乾燥箱內進行的,現有的乾燥箱一般包括箱體、軌道和風機,軌道穿過箱體,風機提供乾燥空氣。現有的乾燥箱為單層結構,乾燥氣流的利用率低,乾燥慢。鑑於此,現有技術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皮革乾燥設備,設置兩個獨立的乾燥腔體,腔體間的空氣可循環利用,提高了乾燥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皮革乾燥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箱體、第一風機組件、第二風機組件、第三風機組件,所述箱體具有第一乾燥腔和第二乾燥腔,該第一乾燥腔的上方設有第一進氣腔,該第一乾燥腔的下方設有第一出氣腔,該第二乾燥腔的上方設有第二進氣腔,該第一乾燥腔的下方設有第二出氣腔,所述第一風機組件具有第一進風口和第一出風口,該第一進風口連接至所述第二出氣腔,該第一出風口連接至所述第一進氣腔,所述第二風機組件具有第二進風口和第二出風口,該第二出風口連接至所述第二進氣腔,所述第三風機組件具有第三進風口和第三出風口,該第三進風口連接至所述第一出氣腔。
在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皮革乾燥設備中,該皮革乾燥設備還包括多個軌道,至少一根的所述軌道穿過所述第一乾燥腔,至少一個的所述軌道穿過所述第二乾燥腔。
在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皮革乾燥設備中,所述第一出氣腔具有至少一個的多孔板。
在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皮革乾燥設備中,所述軌道上設有多個掛晾結構和掛架,所述掛晾結構包括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所述掛架由立杆、橫杆以及兩根支杆組成,所述立杆的一端可轉動地連接至所述第一夾板或第二夾板,該立杆的另一端連接至橫杆的中部,該橫杆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槽,所述支杆插在該固定槽內。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皮革乾燥設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乾燥腔和第二乾燥腔獨立乾燥皮革,兩個乾燥腔之間採用第一風機連接,腔體之間的空氣可循環利用,提高了乾燥效率。掛晾機構可實現多方向轉動,有利於整個掛晾系統的空間布局。掛架位於掛晾機構的下方,無論掛晾系統沿何種方向移動,掛架始終保持垂直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皮革乾燥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截面視圖;
圖3為圖1的第一風機組件的示意圖;
圖4為圖1的第二風機組件的示意圖;
圖5為圖1的第三風機組件的示意圖;
圖6為圖2的掛晾結構的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多個掛晾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8為圖6的局部視圖;
圖9為圖2的掛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乾燥設備用於乾燥皮革700。如圖1至9所示,其包括箱體210、第一風機組件220、第二風機組件230、第三風機組件240。所述箱體210具有第一乾燥腔211和第二乾燥腔212,第二風機組件230將外部空氣引入第二乾燥腔212,第三風機組件240將外部空氣引出乾燥腔,兩個乾燥腔之間採用第一風機連接,三個乾燥腔內的空氣達到循環利用的目的。具體而言,該第一乾燥腔211的上方設有第一進氣腔213,該第一乾燥腔211的下方設有第一出氣腔214,該第二乾燥腔212的上方設有第二進氣腔215,該第一乾燥腔211的下方設有第二出氣腔216。所述第一風機組件220具有驅動機構221、第一進風口222和第一出風口223,該第一進風口222連接至所述第二出氣腔216,該第一出風口223連接至所述第一進氣腔213,所述第二風機組件230具有驅動機構231、第二進風口232和第二出風口233,該第二出風口233連接至所述第二進氣腔215,所述第三風機組件240具有驅動機構241、第三進風口242和第三出風口243,該第三進風口242連接至所述第一出氣腔214。所述出氣腔(214、216)和進氣腔(213、215)具有至少一個的多孔板217。
該皮革乾燥設備還包括多個軌道100,一根軌道100穿過所述第一乾燥腔211,另一根軌道100穿過所述第二乾燥腔212。軌道100上設有多個掛晾結構500和掛架600,所述掛晾結構500包括第一夾板510和第二夾板520,所述掛架600由立杆610、橫杆620以及兩根支杆630組成,所述立杆610的一端可轉動地連接至所述第一夾板510或第二夾板520,該立杆610的另一端連接至橫杆620的中部,該橫杆620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槽621,所述支杆630插在該固定槽621內。掛架600位於掛晾機構500的下方,無論掛晾系統沿何種方向移動,掛架600始終保持垂直狀態。
該掛晾結構500還包括第一扣接件530、第二扣接件540,所述第一夾板510上設有第一滾輪511,所述第二夾板520上設有第二滾輪521。該第一滾輪511和第二滾輪521均位於所述軌道100的上方,所述第一滾輪511的軸線與第二滾輪521互成鈍角。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軌道100截面為圓形,該軌道100位於所述第一夾板510和第二夾板520之間,該結構可保證夾板無法脫落。所述第一扣接件530固定在所述第一夾板510上,該第一扣接件530的兩端設有第一凹槽531,所述第二扣接件540固定在所述第二夾板520上,該第二扣接件540的兩端設有第二凹槽541。所述第一扣接件530和第二扣接件540經至少一個的緊固件相互連接,該第一凹槽531與第二凹槽541組成一球狀槽550。所述連接板560的兩端分別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內可轉動地設有一球狀體561,該球狀體561位於所述球狀槽550內。當第一扣接件530和第二扣接件540相互扣合時,第一凹槽531與第二凹槽541組成球狀槽550,連接板560的兩個球狀體561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掛晾機構500的球狀槽550內。掛晾機構500通過球狀體561連接,既可以在水平位置上改變方向,又可以沿上升段140和下降段150調整高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