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3:06:51 3
專利名稱: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組合式圍牆附屬配件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
背景技術:
臨時性短期圍牆一般是用灰磚做牆體,材料運輸成本高,壘磚施工工期長,勞動強度大,磚的製作也是非常破壞環境的,現場必須溼作業,要耗費大量的水、電,土建完工後還要做外面的抹灰等裝飾,費時費力費工,施工效率低,而且一旦圍牆內工程結束或者圍牆不用時,只能完全廢棄並拆除,不僅需要大量人力,且重複利用率低,造成大量浪費。所以目前會採用模塊化生產的組合式圍牆來替代原來的磚牆,所採用的組合式圍牆一般包括固定安裝在地基上的中心柱,安裝在中心柱上的套柱,和兩兩套住之間的圍牆板構成,這種圍牆易於安裝和拆卸,並可以重複利用,但是現在的中心柱和套柱基本是等長的,而中心柱是固定在地基上不可拆卸,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費,且現有技術中套柱和中心柱通過連接件連接,連接件製作成本較高且安裝也較為複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於安裝和拆卸、並儘可能減少拆裝過程中材料浪費、安裝簡單、防火的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包括牆柱和粘結在所述牆柱上的柱帽,所述柱帽的底面尺寸大於所述牆柱的頂面尺寸,所述牆柱包括相互對接並固定連接後形成空腔和凹槽的兩個半柱體,和固定在所述空腔內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頂面位置位於所述牆柱整體高度的1/3至2/3處,所述中心柱包括柱體和設置在所述柱體兩側的固定凸起,所述半柱體的空腔下部內側設置有與所述中心柱上的所述固定凸起相匹配的固
定槽,所述牆柱外表面設置有一層菱鎂水泥層。進一步,所述中心柱通過卡在所述固定槽內的所述固定凸起固定在所述空腔內。進一步,兩個所述半柱體通過穿過其上的螺栓連接孔的螺栓連接成一體。進一步,所述螺栓連接孔為兩對,其中一對位於所述空腔上部,另一對位於所述中心柱頂面上方。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結構簡單、易於安裝和拆卸、並儘可能減少拆裝過程中材料浪費、安裝簡單、防火。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牆柱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剖爆炸結構示意圖。圖中1、牆柱2、柱帽3、空腔4、凹槽5、半柱體6、中心柱7、柱體8、固定凸起 9、固定槽10、菱鎂水泥層11、螺栓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牆柱I和粘結在所述牆柱I上的柱帽2,所述柱帽2的底面尺寸大於所述牆柱I的頂面尺寸,所述牆柱I包括相互對接並固定連接後形成空腔3和凹槽4的兩個半柱體5,和固定在所述空腔3內的中心柱6,所述中心柱6頂面位置位於所述牆柱I整體高度的1/3至2/3處,所述中心柱6包括柱體7和設置在所述柱體7兩側的固定凸起8,所述半柱體5的空腔3下部內側設置有與所述中心柱6上的所述固定凸起8相匹配的固定槽9,`所述牆柱I外表面設置有一層菱鎂水泥層10。所述中心柱6通過卡在所述固定槽9內的所述固定凸起8固定在所述空腔3內。兩個所述半柱體5通過穿過其上的螺栓連接孔11的螺栓連接成一體。所述螺栓連接孔11為兩對,其中一對位於所述空腔3上部,另一對位於所述中心柱6頂面上方。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其特徵在於包括牆柱和粘結在所述牆柱上的柱帽,所述柱帽的底面尺寸大於所述牆柱的頂面尺寸, 所述牆柱包括相互對接並固定連接後形成空腔和凹槽的兩個半柱體,和固定在所述空腔內的中心柱, 所述中心柱頂面位置位於所述牆柱整體高度的1/3至2/3處, 所述中心柱包括柱體和設置在所述柱體兩側的固定凸起, 所述半柱體的空腔下部內側設置有與所述中心柱上的所述固定凸起相匹配的固定槽, 所述牆柱外表面設置有一層菱鎂水泥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柱通過卡在所述固定槽內的所述固定凸起固定在所述空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半柱體通過穿過其上的螺栓連接孔的螺栓連接成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連接孔為兩對,其中一對位於所述空腔上部,另一對位於所述中心柱頂面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圍牆用柱體,包括牆柱和粘結在所述牆柱上的柱帽,所述柱帽的底面尺寸大於所述牆柱的頂面尺寸,所述牆柱包括相互對接並固定連接後形成空腔和凹槽的兩個半柱體,和固定在所述空腔內的中心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易於安裝和拆卸、並儘可能減少拆裝過程中材料浪費、安裝簡單、防火。
文檔編號E04H17/20GK202899770SQ2012205128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7日
發明者焦長海 申請人:天津孚達昌科技有限公司